1.河南十大气候 寒潮,台风,强降雨雪都经历过

河南几号有大暴雪天气现象_河南几号有大暴雪天气

根据天气预报,大暴风雪将于25日至29日卷土重来。据说2022年春节会冻哭,新一轮寒潮来袭。本次降雪主要集中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河南西部和南部、湖北、安徽、江苏中部、湖南北部等地区,已发布今年首个暴雪蓝色预警。

2022年寒潮最新消息

全国天气预报最新消息:预计25日至29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将再次出现大范围降温雨雪天气。本次降雪主要集中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河南西部和南部、湖北、安徽、江苏中部、湖南北部、贵州北部等地,部分地方有大雪或暴雪;湖北西南部、贵州、湖南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明显,将有冻雨。比如贵州、南京等地将迎来今冬第一场雪。可以看到,这次下雪的地方会更往南,雪线整个西段会从陕西南部推到贵州,雨雪强度会更强。

从最新的天气预报可以看出,第二轮雨雪范围更广,强度更大,一直持续到29日。多地有暴雨或暴雪,快过年了。过年的时候会很冷吗?看看农夫的谚语。

1.大寒下雪一直到年底,一直持续到上半月。

大寒节气在四月或九月左右,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寒潮冷空气将带来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根据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小寒更冷,而在南方地区,大寒是名副其实的,冷的程度比小寒好。

俗话说“大寒下雪到年底”,北方地区的大寒虽然没有小寒,但也很冷,冰冻,雨雪天气不断,一次持续很多天。大寒是年前的最后一个节气,所以一直下雪到年底是很正常的。“岁末”是指腊月的结束。那么,这预示着什么?过年还会继续吗?看看谚语是怎么说的。

俗话说“一直持续到正月上半月”,因为大寒的节气一般在农历一月初结束,据说过年会很冷,下雪是常事。这个说法的意思是,如果大寒节气那天下雪,会持续到年底,也就是说过年也会下雪,而且会下很多天,可能会下到正月上半月或者更久。这句谚语的主要表达是,如果在大寒中连续下雪,那么在春节期间也会一直下雪。

2.腊月二十下大雪,正月二十取暖。

“12月20日”指12月20日;“正月二十”是次年的1月20日。如果腊月二十下大雪,过年会下雪吗?下面这句谚语很清楚。

谚语说:“腊月二十大雪,正月二十天暖。”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如果在十二月二十日下雪,在正月二十日仍然会变暖。这是什么意思?

人们常说腊月是一个非常寒冷的月份。记得小时候腊月总有刺骨的北风,空中飘着鹅毛大雪。有时候,整个腊月几乎没有晴天。一直下雪到春节,春节期间还会继续下。即使正月不下雪,地面的冰雪也很厚,天气也会很冷。如果积雪融化吸收了地表热量,那就更冷了,所以人们会在春节期间在家里生火,驱走寒冷。正月二十还在回暖,意味着冷的时间更长。

字体2010年01月10日预计,甘肃东南部、西南地区东部的部分地区将有大雪

4.加固脚手架等易受雪压的临时搭建物,将室外牲畜赶进棚内饲养。

河南十大气候 寒潮,台风,强降雨雪都经历过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1月25日起至29日,中东部新一轮大范围雨雪天气再次上线!预计1月25日至29日,青藏高原中东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黄淮西部和南部、江汉、江淮、江南西部和北部及贵州中北部等地将先后出现有小到中雪或雨转雪,其中,甘肃东部、陕西南部、河南西部和南部、湖北安徽江苏西部、湖南北部、贵州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湖北、安徽中部、河南东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雪或特大暴雪。湖北西南部、贵州、湖南中西部、江西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冻雨。

大雪、暴雪天气,路面积雪结冰、湿滑难行,建议广大驾驶人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避免自驾车出行,以降低安全风险。确有驾车需求的,请戳图学习冰雪路面安全行车要点!▼

来源: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12月28日,河南气象局召开新闻通报会,正式发布2019年河南十大天气气候,寒潮,强降雨,强降雪,高温都经历过,最严重的还是“温比亚”台风。

10. 3月中旬遭遇强风袭击

3月15-16日,河南省出现大风、寒潮天气,各站极大风速均在10米/秒以上,沿黄及以北大部超过20米/秒,新乡局地最大瞬时风速达30米/秒;有24个站达寒潮标准,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京广线以东地区。受其影响,河南省有40个站出现倒春寒,有42个站出现轻到中度的晚霜冻。大风导致部分地区农作物及蔬菜大棚、太阳能发电板、输电线路等设施不同程度受损。

9.12月初河南省出现持续低温过程

12月4-10日,河南省出现持续低温过程。这次低温过程具有降温幅度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极端性强、伴随雨雪等特点。最低气温连续降温幅度在8.6-15.4℃之间,除豫西南外,河南省95个县(市)降温幅度在10℃以上,尤其是沿黄及以北地区大部以及豫东东部地区降温在12℃以上。降温伴随雨雪过程,有效改善土壤墒情。此次低温过程,有效地改善了空气质量,解除了前期持续10天的重污染天气过程;低温也能降低各类病虫越冬基数,减轻来年春季病虫害的危害,但对设施农业生产有一定不利影响;此次低温过程使人体感觉异常寒冷,对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8.秋冬季河南省出现近10天大范围雾霾天气

11月24日-12月3日,河南省出现年内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范围严重雾霾天气,其中11月27-29日,河南省京广线以东地区出现大雾,商丘、周口、开封、漯河、许昌、驻马店六地区大部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的强浓雾,部分地区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特强浓雾。河南省北部和中东部地区空气污染严重,重度及以上等级污染日数长达7~9天,并出现1~2天的严重污染,11月28日省会郑州空气质量指数高达420,为此次重污染过程中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之最。

7.5月中旬强降水导致多地出现洪涝灾害

5月15-20日,河南省出现大范围强降水过程,豫西南大部、豫南东部和豫北局部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上,南阳市平均降水量达115.3毫米,河南省共有22个县(市)出现暴雨,淮滨、南阳2县(市)为大暴雨;范县、荥阳、内乡、镇平、南阳5县(市)日降水量突破5月历史同期极值。暴雨和大风造成多地出现城市内涝,市内交通受到严重影响,即将成熟的冬小麦倒伏。?

6.4月多地出现罕见暴雨天气

4月中下旬河南省出现了2次暴雨天气过程,分别是4月11-13日,商丘、周口、漯河和南阳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南阳局地出现大暴雨;4月20-22日,黄河以北和洛阳、平顶山、南阳、信阳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雨。邓州、汝阳、林州3站日降水量突破建站以来4月历史同期极值,尤其是林州、台前、汝阳、滑县、永城、柘城、漯河、邓州等8个县(市),在建站至2019年的60年左右的时间内,4月份出现暴雨次数仅为1-5次,因此这8个县(市)今年4月出现暴雨是比较罕见的。

5.6月多地降水突破历史同期极值

6月18-19日,河南省沿黄及以南地区出现大范围降水过程,周口-驻马店-南阳一带过程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上,局部超过150毫米,南阳西峡、淅川和驻马店西平3站日降水量突破6月历史同期极值。6月25-26日,河南省沿黄及以北地区出现大范围降水过程,大部地区过程降水量超过50毫米,豫北局部达100毫米以上,淇县、沁阳2站日降水量突破6月历史同期极值。焦作市区1小时降水量达58毫米,造成城市内涝。

4.夏季高温日数多持续时间长

今年夏季河南省平均高温日数为25.7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3.6天,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五多。7月15-26日,河南省出现今年最强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河南省平均高温日数9.5天,有107个县(市)高温日数超过5天,其中60个县(市)达10~12天,主要分布在中东部、豫北和豫南的部分地区;有23个县连续高温日数达到或突破建站以来历史极值。7月25日高温覆盖范围和强度最大,河南省平均最高气温达38.0℃,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站有117个(占总测站数的96%),37℃以上的站有102个(占总测站数的84%),焦作最高达40.2℃。

3. 4月初晚霜冻和倒春寒引发冻害

4月3-7日,河南省出现大范围的寒潮、大风天气,3日起河南省气温自北向南快速下降,4日北中部最高气温较2日降幅在20~28℃,河南省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降至10℃以下,最低气温沿黄及其以北降幅在10~17℃,其他地区6~10℃,共有52个站出现寒潮;3日和6日河南省出现7~8级左右偏北风,北中部阵风9~10级。豫北和中西部部分地区共23个站出现轻度晚霜冻,河南省均出现倒春寒。此次灾害使正处于抽穗期的冬小麦、蔬菜、果树等遭受冻害,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很大影响。

2.1月上旬寒潮暴雪强势来袭,多站降雪突破极值

1月3-5日,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出现10毫米以上暴雪天气,中南部大部地区出现20毫米以上大暴雪,其中信阳、驻马店和南阳部分县市出现30毫米以上特大暴雪,河南省有12个站日降雪量突破建站以来1月历史同期极值。豫南积雪深度多在20厘米以上,鸡公山最大达41厘米。此次降雪对各地交通运输、居民生活、工业生产、设施农业等带来较大影响和危害,但对净化空气质量、降低森林防火等级、补充水库蓄水量、增加土壤墒情、降低病虫害十分有利。

1. 台风“温比亚”袭击豫东造成严重洪涝灾害

8月17-19日,受台风“温比亚”登陆后减弱的台风低压影响,河南省出现今年汛期最强降水过程,京广线以东地区出现大范围暴雨,商丘、周口地区出现特大暴雨,共有8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建站以来历史极值,其中夏邑站355.2毫米超过历史极值的两倍,商丘站363.6毫米接近汛期总降水量常年平均值。受其影响,商丘、周口等地出现严重的城乡内涝,京九和陇海铁路商丘境内限速运行,部分城市电力短暂中断、列车晚点、航班延迟或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