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台风形成的初期,在台风中心引爆几颗核弹能消灭或减弱台风吗?

2.台风突然降,我一个人在家怎么办

3.人站在大海边有台风为什么会把人吹到海中间

4.台风的破坏力令人惊恐,为什么“台风眼”处却风平浪静呢?

5.邻国史上最惨烈的海难是什么情况,1155人丧生,只因船长一个错觉?

6.台风眼讲的什么故事

有人进入过台风眼吗视频_有人进入过台风眼吗

这是一篇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的文章

原文如下(原文图都没有贴出来,可以直接搜原文看)

苦等了一夜!今晨八点,妮妲(强热带风暴级)在南沙登陆广州,风力11级,最大风速30米/秒,南沙区气象台7点55分发布了橙色暴雨警告......

在南沙龙穴岛,树木倒了一地。

但市区的观众朋友们表示,没啥感觉啊,跟平常下雨没区别!!

你是没区别,交警一大早就出门排查路面情况了。

广州市中心风力不大,这是因为市中心刚好位于台风眼......

9点36分消息。

预计“妮妲”还将以22公里的时速继续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受其右半圈强风和暴雨影响,今天白天广州市仍有持续性降水,累积雨量可达暴雨到大暴雨,一些地方风力可达8~10级。

深圳人一大早就看到狂风暴雨了,今晨3时35分,妮妲在深圳大鹏半岛登陆,登陆时最大风力42米/秒(14级,强台风级)。

感受一下~

左图:早上@深圳公安 微博发布的照片。右图:@深圳天气 于8时13分通报,全市阵风8级以上了,沿海最大阵风10到11级,台风红色预警信号生效中,尽量减少出门,上午最好不出门。

惠州由于正好在旋涡风雨区横扫而过的地方,不少树木被拦腰吹断。

珠海进入了十级风圈,全市进入一级防御状态。

央视记者直播。

珠海渔女正在受灾。

当年那位“抱树哥”继续在珠海前线为大家播报台风消息.....相比来说,今年他从容多了。

总的来说,有的“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呀!这强度似乎配不上红色预警信号啊!

不过中国气象史还是会铭记这一天,公元2016年8月1日,台风“妮妲”正面袭击珠江三角洲,广州市悬挂红色台风预警信号,这是广州创立天气预警16年来首次,并且在广州塔上向全市市民发出了天气预警。全市停工停产停课,更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8月1日晚上7时许,广州塔正悬挂台风红色预警信号,平时一路畅通的临江大道也出现了堵塞。

今晨2时14分,中央气象台把妮妲提升到“强台风”级别,最大风力14级,风速42米/秒(约151公里/时)。

早上四点,强台风妮妲又降级为台风。

看昨晚零点48分的雷达实况,妮妲的台风眼比整个香港还要大......

香港昨晚悬挂维持八号风球,坐八望十,一度有机会悬挂十号风球。这是什么概念?请看2009年台风莫拉菲(Molave)袭港挂九号风球的情况,每次刮风必会重温的经典画面:

让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地拍,和台风水融为一体....

你是风儿,我是啥......

风一样的男子......

当然,最经典的还是记者潘蔚林安全帽被吹走的那一霎那......

如今八号风球点算好?香港人在尖沙咀码头捉精灵!

台风有什么好怕的,现在最怕手机没电!

在没有现代防汛能力的80年前,这就是玩命。1937年9月1日香港“丁丑风灾”,造成了11000人死亡。1962年的台风温黛,是二战后吹袭香港最强的台风,整个沙田都被风暴潮淹没,造成183死388伤, 另有108人失踪。

1962年,十号风球温黛袭港。

玩不了pokemon的内地人怎么办?精神差些,看起来有点慌!

昨天下午六时左右,妮妲的风眼还在海上翻云覆雨、卯足了劲儿要朝珠三角奔袭而来,一阵恶风先行杀到广州,南沙阵风超14级.....

网传是台风登陆前的南沙港。

广州城中不少树木被连根拔起,停在树下的车就遭殃了......

微博用户@风中疾走 播报,广州某小区大树被吹得七横八落,砸中了不少轿车。

台风登陆前,@广州交通 通报:市道路养护中心南城养护所正在全力清理G105线k2571+300-k2576+800路段、S257线k0+000-k1+800路段倒塌的近50棵路树。

此时微信群里开始流传一些极尽夸张的小视频。

这么多小绵羊,一看就不是广州深圳啦!

连篮球架都吹走了?

其实这是2015年7月14日济南八级狂风突降暴雨,一位女士拍摄于济南天桥区北园高架桥与生产路交汇处的消防支队篮球场。

一边看着这些小视频,一边听着天气预报说这是广州有史以来首次悬挂红色台风信号,越来越慌了,赶紧下班!

到巴士站、地铁站一看,,怎么挤上去!?

左图:花城汇往体育西地铁站路上,黄埔大道西地下通道。右图:某地铁站,人民如潮涌,寸步难行。

深圳某公交车站。

平时就挤得连妈都认不出的体育西路站,今天把限流措施做绝了,直接拉闸!!

开门啊,我们不是walking dead!

《行尸走肉》第四季剧照。

珠三角城市的市民们,不是在赶去坐车回家的路上,就是在飞去超市抢购的路上。在家休(shang)息(ban)也就一两天,搞得跟朱元璋要“广积粮,筑高墙,缓称王”一样,一窝蜂跑去超市抢购屯粮,把干粮蔬果一扫而空!

下午18:40分左右,员村家乐福的蔬果肉类被抢购一空,结账处大排长龙。图/@爬小爬

菌类菇类都没了,台风天回家煲靓汤、打边炉吗?

大包小包出来带回家后,果然立马拍照分享!

我都分不清这是恐慌还是狂欢了!

好久没逛超市?妮妲说:你们要谢谢我!

晚上七点左右,风停雨歇,广州塔的红色警告也撤了下来,群里开始有人垂头丧气地说:“看来明天要照常上班了......”

19点20分,临江大道珠江边,一辆贴着“珠江堤防抢险应急”字牌的小面包车停泊在路边,几个工作人员在边上无聊地抽着烟。附近的大妈也开始回到江边广场,松了松筋骨,歌照唱,舞照跳。

马场路对出,临江大道珠江边。

没想到啊,一时风平浪静,马上段子横飞、谣言四出!

段子:7月31号之所以地震 , 今天明天之所以台风,是因为紫薇当年答应了尔康:山无陵,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紫薇刚刚嫁给了霍建华,妈个鸡导致现在这一出!

谣言:明天早上9点台风,请大家务必在早上8点之前到达公司,以免耽误项目进度。

一时之间,群情汹涌:这还是人吗?能好好跟省防总走,别走歪路吗?

有心记者去追查了下,原来是谣言。

总之,8月2号能宅就宅家里吧,煲煲美剧,看看**,就算是在家上班,也可以尽情瘫着。

昨晚广州地铁宣布部分路段已经暂停运营,广州东站停运,广深城际列车全部停运,必要时地铁高架段及地面段也停运!

广州地铁官方微博。

同时,城中的大商场也关门了,报纸也不送了,只能在网上看电子版。

台风天出门有风险。昨天受台风外围环流影响,台湾花莲地区出现间歇性豪大雨,中午13时40分许,台8线中横169.9公里处祥碌隧道东端发生落石,1辆游览车遭落石击中,目前有3人受伤,1名女游客当场死亡。

新浪惠州昨夜零点接获网友爆料,惠东平山蕉田路一男子突然倒地在街头,原因不明。希望他平安无事!

台风天气还在继续。南方人早已见惯不惯,这两天有第一次在南方经历台风的朋友吗?南方人对台风总是有特别的记忆,小孩子看到狂风吹袭就兴奋。北方也有风、雨、雪等灾害天气。大家都经历过什么样的灾害天气,那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答题不易

望采纳谢谢

台风形成的初期,在台风中心引爆几颗核弹能消灭或减弱台风吗?

福建人淡定的台风,多数挡在前面的台湾,可就一点也不淡定了!

谁都知道,多数台风的路径,都是从东边往西边走,当然,有少数奇葩台风有很奇怪的路径。而只要是东西向、东南西北向的台风,到福建之前,一定先到台湾。几乎所有登陆汕头以北、宁德以南的台风,都是登陆过台湾的"二手台",这些台风威力已经腰斩,因为打不过中央山脉这座"护国神山",以及"护闽宝岛"!

台湾人喜欢用"护国神山"这样的来称呼中央山脉,其实,这也是不尽公平的,中央山脉挡下台风之时,台湾东部的花莲、台东往往都是第一线、第一手的遭受摧残,那也是国土呀,也是百姓呀!

另外,台风其实来去很快,就像2018年的8号台风玛莉亚,风速每小时30公里,一天就可以跑720公里了,而台湾海峡只有130-300公里,不要半天就通过。但是,多数"穿心台"只要经过中央山脉,结构被破坏、速度放慢,需要在台湾西部重整,后遗症是: 台风滞留时间拖长,暴雨下不停,风灾可能少了,但是水患更为严重。护国神山是功是过,是谁(台湾西部、福建)的护国神山,也是常被质疑的!

广东是全中国台风登陆最多的地方,其次是海南、台湾与福建。所以,相较广东、海南、台湾,福建有一个台湾当天然屏障,比广东、海南、台湾淡定一点,也是正常吧!

开玩笑归开玩笑,台风这种天然灾害,千万不可低估,短时间的强风暴雨,是非常可怕的。我当年经历过台风眼通过的惨痛经历,先是狂风家里前院的围墙倒了,然后台风眼时风平浪静还看到太阳,之后狂风再起风向转变,后院的墙也倒了,屋顶被掀掉多处,以及接著淹水,只是来得快去得快,没有淹水三天而已。

台风,是一个需要小心、敬畏的大自然灾害!

你这样说是有失偏颇的,谁说福建人对于台风淡定了?你去问问沿海的渔民、农民,或者问问沿海的政府工作人员,看他们对台风淡不淡定?这样才能全面的看待问题嘛

不过也确实,福建人,包括广东、海南人在列,并不会很惧怕台风,不会听到台风就谈虎色变。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这些地区经常遭受台风侵袭,在防台上已经有相当充足的经验。现在的预报技术日趋发达,台风路径预报准确度大幅提高。气象局基本上可以提前1-2天,确定台风要登陆什么地方、影响哪些地方。沿海的台风预警机制,在这些年也逐渐成熟。台风登陆在当代已经是一件可预料、可预防、可预备的事情,因此只要不是太强的台风,大家也没有太慌张的必要。淡定但有所准备,是最好的态度。

其次,台风的到来也不全是坏事,有时候人们恰恰需要台风。如果长时间没有台风影响福建,那么可以推知,这段时间里福建很可能有不少地方遭遇酷暑、干旱。这就是台风对于我们的必要性。在适当的时候,它是解暑、消灾的功臣。

最后一点,也是福建独有的一点:登陆福建的台风,特别是厦门以北、宁德以南的台风,一般不会太强。为什么呢?因为台风在登陆这些地方之前,极大可能已经登陆了台湾。台风登陆台湾,基本上强度都要折半,到了福建自然杀伤力也就降低了很多。不过这不意味着就不需要防台了。举几个例子:2005年的龙王,是登陆过台湾的“二手台风”,但其暴雨使福州全城瘫痪,百余人丧生,杀伤力极大;2015年的苏迪罗,同样也是“二手台风”,但福建沿海几乎无一处幸免,基本上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经济损失极大。

2005年台风海棠

2015年台风苏迪罗

这提醒我们:台风不是什么牛鬼蛇神,面对台风不需要过度慌张。但是过度的淡定,不置一问,绝对是错误的态度。对于许多福建人,2016年的莫兰蒂,2006年的桑美,必定还印象尤新。对于福建沿海,必须每时每刻都做好最坏的打算,这样才可以有淡定的资本。

其实,在福建,台风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鄙人在厦门呆了三十余年,遇到正面袭击的台风也不过两次,第一次是1999年的14号台风“丹恩”,第二次是2016年同样是14号的“莫兰蒂”,两次台风对厦门的破坏简直可以用“惨烈”来形容。

然而,这种“惨烈”并不是对所有东西都有效,厦门,乃至福建的民居建筑对抗台风是绰绰有余的,最受影响的是满眼翠绿:园林绿化以及漫山遍野的果树,至于城市乡村简易搭盖、广告招牌则是无一可幸免。

但是,福建人民对抗台风是有经验的,渔船只要提早进入避风港,低洼区域做好防水,提前清淤,车辆停在高处,树木做好支撑(香蕉只能看运气了),损失是可以降到最低的。

之所以说台风可遇不可求,在于台风的路径和特性。

台风最大的破坏力在于以台风眼为中心,半径20-300公里的范围,这个区域虽然大,但仅仅只是风大而已,最恐怖的是台风过后倾盆而下的雨水,风雨交加才是破坏之王。

真正能达到最大破坏力的地方事实上也就方圆50公里以内,对于福建3300公里的漫长海岸线来说,能专攻一处实在机率不大。

再者小小的福建,其曲折的海岸线长度位居全国第二,如此坑坑洼洼的岸线和沿海高山,也足以使台风在刚接触陆地时便立即消减,因此我们在新闻中总是关心台风登陆时间,却从来不理会登陆后的走向,毕竟福建的高山历来就是台风最大的对手,一旦进入马上消亡。

而更重要的是,福建在东南方向还有一个最大的保护伞台湾,闽台之间最高的山位于台湾,其南北纵横的中央山脉是台风进入福建的第一道障碍,即使过了台湾,台风还未较弱,要在狭长的台湾海峡前行,还要考虑气流对台风的影响,台风在闽台之间太容易转向了,这是地形的严重影响。

因此,有台湾的第一道屏障减弱,台湾海峡的第二道转向,福建海岸线的第三道消减,真正到达福建的台风已经是屈指可数或者小的可以忽略了。

敬告各位游客,想要在厦门亲历真正的强台风,真的很难得。

没台湾的存在福建人肯定不会对台风如此淡定,比如2005年海棠,泰利,龙王,假如没台湾的话那年福建连续三个超强台风登陆,超强台风破坏力什么概念,你看看桑美时的苍南和福鼎还有莫兰蒂的厦门,还有威马逊的海南和雷州半岛,要是这种级别台风一年连续来三次哪个地方受得了

我们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每年刮台风下大雨对于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的事。没有台风没有雨对于我们福建来说不是什么好事,就像今年一样没有台风没有雨就变成干旱了,农作物都热死了。要是6号台风有从我们福建入境就好点了,最起码天气不会那么热,而且也可能河南不会受灾那么严重了。

由于没有台风,今年全中国火炉城市排名前10里面我们福建占了9个,史无前例的排名第一。剩下一个是新疆,现在我们福建热的程度堪比新疆吐鲁番。我们福建人民对待台风的态度是既怕它不来又怕它乱来。我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台风就是龙王和桑美台风,这两个台风我都是亲历者。

龙王台风在台湾花莲登陆的是64.9米/秒,17级台风。当时我家一楼被淹了,我们那边发生了山体滑坡,通往县城的客车停了,而福州市因为这次台风武警死亡86人,人民群众死亡和失踪人数不详。全省转移人数376万。

然而桑美台风才是建国以来到2014年以前杀伤力最强最大的台风,因为它也是17级超强台风而且登陆时恰逢天文涨潮期。它在浙江苍南马站镇登陆时福建福鼎白马岩测得最大风速为75.8米/秒,浙闽沿海总共104人遇难,福建省受灾人数为388万,经济损失111亿。当时我在宁德市区亲眼所见因风力太大导致两量大卡车发生对撞,司机被120救援人员拉去抢救了也不晓得还有没有活着。从那以后我对于台风都很敬畏也很淡定,对于个人预防台风或者暴雨也变得更加敏感。

1、见的多了。当地民众对于台风并不陌生,特别是现代天气预报出现之后,结合预报信息,什么级别的台风,造成什么程度的影响,基本了然于心,所以如何应对、防范,经验也极为丰富,很多时候就早早做足了准备,在真正风雨到来时,在我这个外人看来,就不是那么慌了。

2、台湾岛功不可没。台湾岛对于台风的削弱作用,还是比较明显,前两天还在学习中科院大物所的报告,关于台湾中央山脉对于台风的影响,造成副环流效应的研究,可以说,即使不登陆台湾,也能台风稍弱一些,福建受灾程度减轻一点点。

3、台风也是有用的。夏季副高西伸北抬,对于广袤的东南地区来说,特别是“七下八上”的时候,几乎都是高温少雨、伏旱为主的天气,倘若没有雨水的补充,旱象就要显露,时间一长,甚至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所以台风有时能够适时地提供这方面需求。

很淡定。第一,如果没有台风。福建的夏天是悲催的,副高的高温和干旱。第二,和广东浙江不同的是,福建往往有台湾挡一下,因此往往受到伤害低于广东浙江。除非没有被台湾挡住的桑美和莫兰蒂。第三,我们经历过桑美和莫兰蒂的人,已经对台风有了充分的认识和准备。第四,没经历过的人和小孩们都殷切期盼来来一个大台风感受下。这种属于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总之,我们是有准备的淡定。

一,我们大胡建作为南部沿海省份,经历台风是正常,记得有一年好像台风很晚才出现,我们还有点觉得反常。

二,确实,我们福建省经历的大多是二手台风,可能这个比例可以达到百分之98。大部分都是经过了台湾,经过台湾的中央山脉一拦阻,台风的威力确实也会减少非常多。

三,如果有台风是从南面正面登陆大胡建,那这将会是波及全省,甚至整个华东或华北。这时我们不可能淡定的。

四,台风的预报,台风信息的传达,还有我们自己千百年来的经验,这些都能让我们对于台风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可以做到不必非常担心。

五,八山一水一分田。我们福建省的地形地貌主要是以丘陵山地为主。且水文条件是没有大江大河,水系较不发达,这就造成我们虽然地处湿润气候,但我们自然蓄水能力有限,没有大江大水和湖泊储水。

这里说个题外话,我们福建省的森林覆盖率至达全国前列的,森林覆盖率并不是为了吹嘘,而是实实在在可以做到涵养水源这个功能。

台风最主要的正面作用是为我们带来降水,为整个秋冬少雨做准备。

对于土生土长的福建人来说,台风来临前的天气可以闷到你怀疑人生,都会盼着台风经过下点雨带来一丝凉爽。

说到淡定,谁淡定过啊,总是想着最好别在本地登陆,台风的威力非常的大,破坏力也非常大,福建人希望的是带点雨而不是风,不管是沿海地区还是靠内陆,都不会淡定的,只要是登陆到某一个地方,人们才会心安。

台风没有那么可怕的,习惯就好,我是福建人没有你们想得那么可怕,看看热闹就好

台风突然降,我一个人在家怎么办

台风往简单来说无非就是狂风夹杂着暴雨,但破坏力之强超出人的想象。把人卷上天,掀翻巨轮,将树木拦腰斩断或者连根拔起、掀翻大楼,对于10级以上的台风就是基本操作。就算是人类造的最大武器航空母舰,在台风面前也只能任风宰割。

1944年12月,“蛮牛”哈尔西率领包括13艘航母在内的美军庞大舰队,在菲律宾以东海域就遭遇到了17级台风“临幸”,虽然早就收到过预警,可哈尔西不信邪,带着舰队一头扎进了台风眼,结果13艘航母均遭遇重创,其中2艘甲板更是被当场掀翻,超过146架舰载机被吹报废或掉海里,3艘驱逐舰沉没,800多人员死亡,几乎是美海军除珍珠港偷袭之外损失最惨重的一次。人祸固然可怕,可天灾也绝不是徒有虚名。

成熟台风释放的热量,相当于每20分钟引爆一颗千万吨当量的核弹。每小时释放的热量足足顶2600多颗广岛爆炸的能量。广岛核爆的实际当量为1.5万吨,那么成熟台风一小时的热量至少顶3900万吨当量核弹。和真正地台风比起来,弱的太多了,就算是往台风眼扔核弹,也没啥实质性作用。

或许只有在面对超强台风这种天灾时,人类方能明白大自然才是地球的主宰。可偏偏就有人欲与天比齐。20世纪40年代以来,一直饱受台风蹂躏的美国人就开始琢磨灭台风的事。最初美国人想了一个法子,用大量军舰围住台风,然后各舰万炮齐轰,把台风活活打死。今天看来这根本就是个段子。二战后,美国人又打起了看家核弹的注意。自以为有这种毁天灭地的人类最恐怖武器,没有啥是它征服不了的。脑洞大开的美国人便想到了用核弹轰炸台风。

尤其是美国空军气象学家杰克.雷德,一直狂热提议用核爆威力削弱台风的云气并改变其轨迹。雷德推测,如果在台风眼引爆核弹,会把原本的沉降气流变成向上冲的高热,形成会高到平流层的真空,然后台风外侧较冷的水气急于填补空缺,也会往平流层上膨胀,对流层结构就会被彻底破坏,台风也就给消灭掉了。这位气象学家甚至还认为水下引爆比空中引爆更能有效地消灭台风。然而雷德在1956年和1959年两度提出这个想法,都没人理睬。美国之所以最终没用核弹轰炸台风,除了凭核弹威力根本就灭不了台风外,更糟糕的是核爆辐射尘会被台风大肆扩散,对陆地来说无异于末日打击。几乎就在设想核弹灭台风的同时。

1946年,美国人又提出用催化剂灭台风法。具体是用飞机在台风适当部位播撒大量的碘化银、尿素、水滴等催化剂,使云中产生大量冰晶和冻滴释放冻结潜热,使台风内部能量重新分布,最终减弱风速,理论模式的计算结果表明,用催化剂的方法,能使台风眼壁向外扩展10公里,并使海面最大风速减小3到4米。1947年,美国通用和陆海空军联合进行首个人工影响台风的实验—卷云计划。结果万万没想到,本来远离美国大陆的台风,在播撒大量的催化剂作用下,突然转头向西冲向大陆,最后高速登陆佐治亚和南卡罗来纳州,酿成巨大灾祸,成百上千人丧生

人站在大海边有台风为什么会把人吹到海中间

若是遇到了台风,尽量室内活动,若台风登陆了你所在的城市,不要慌,可以上电脑或看新闻了解台风最新情况,不要去室外,那里会很危险,登陆时,可能会有一断时间风小略微减小,或转晴(经过台风眼)时,也不要室外活动,因为经过台风眼的时间也大约只有10分钟左右,只有等台风彻底离开后,才能室外活动。

希望被采纳,谢谢!

台风的破坏力令人惊恐,为什么“台风眼”处却风平浪静呢?

台风当然不是台湾吹来的风.

台风和飓风都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只是发生地点不同,叫法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范围内发生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也就是说在美国一带称飓风,在菲律宾、中国、日本一带叫台风。

台风经过时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天气。风向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等压线和等温线近似为一组同心圆。中心气压最低而气温最高。

台风的成因,至今仍无法十分确定,但已知它是由热带大气内的扰动发展而来的。在热带海洋上,海面因受太阳直射而使海水温度升高,海水容易蒸发成水汽散布在空中,故热带海洋上的空气温度高、湿度大,这种空气因温度高而膨胀,致使密度减小,质量减轻,而赤道附近风力微弱,所以很容易上升,发生对流作用,同时周围之较冷空气流入补充,然后再上升,如此循环不已,终必使整个气柱皆为温度较高、重量较轻、密度较小之空气,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热带低压」。然而空气之流动是自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就好像是水从高处流向低处一样,四周气压较高处的空气必向气压较低处流动,而形成「风」。在夏季,因为太阳直射区域由赤道向北移,致使南半球之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向成西南季风侵入北半球,和原来北半球的东北信风相遇,更迫挤此空气上升,增加对流作用,再因西南季风和东北信风方向不同,相遇时常造成波动和旋涡。这种西南季风和东北信风相遇所造成的辐合作用,和原来的对流作用继续不断,使已形成为低气压的旋涡继续加深,也就是使四周空气加快向旋涡中心流,流入愈快时,其风速就愈大;当近地面最大风速到达或超过每秒17.2米时,我们就称它为台风。

从台风结构看到,如此巨大的庞然大物,其产生必须具备特有的条件。

一、要有广阔的高温、高湿的大气。热带洋面上的底层大气的温度和湿度主要决定于海面水温,台风只能形成于海温高于26℃-27℃的暖洋面上,而且在60米深度内的海水水温都要高于26℃-27℃;

二、要有低层大气向中心辐合、高层向外扩散的初始扰动。而且高层辐散必须超过低层辐合,才能维持足够的上升气流,低层扰动才能不断加强;

三、垂直方向风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层空气相对运动很小,才能使初始扰动中水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能集中保存在台风眼区的空气柱中,形成并加强台风暖中心结构;

四、要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转作用有利于气旋性涡旋的生成。地转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于零,向南北两极增大,台风发生在大约离赤道5个纬度以上的洋面上。

超强台风(SuperTY):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51.0米/秒,也即16级或以上。

强台风(STY):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41.5-50.9米/秒,也即14-15级。

台风(TY):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32.7-41.4米/秒,也即12-13级。

强热带风暴(STS):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24.5-32.6米/秒,也即风力10-11级。

热带风暴(TS):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7.2-24.4米/秒,也即风力8-9级。

热带低压(TD):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0.8-17.1米/秒,也即风力为6-7级。

邻国史上最惨烈的海难是什么情况,1155人丧生,只因船长一个错觉?

它里面的空气几乎是不旋转的,风很微弱,云常常是少云或是无云的。

台风是热带海洋上猛烈的大风暴,它实际上是范围很大的一团旋转的空气,边转边走,它的中心气压很低,四周的空气绕着它的中心呈反时针方向旋转的很急。低层空气边转边向低压中心流动,空气流动速度越快,风速也就越大。在台风中心平均直径约为40公里的圆面积内,通常称为台风眼。由于台风眼外围的空气旋转得太厉害,在离心力作用下,外面的空气不易进到眼区里去,所以眼区好像由云墙包围的孤立大管子。

台风眼是什么?

台风眼就是台风的中心区,是台风里的一小块晴天。台风眼外围的涡旋云区又叫云墙区。台风眼区的风平浪静与台风云墙区的狂风暴雨截然不同,眼区经过区域风速往往会迅速减小或无风,片刻的平静往往会让人误以为台风已经过去了,其实后面还有狂风暴雨。2012年台风“海葵”来袭,随着台风中心的靠近,杭城风雨反而小了,整座城市呈现出一片风平浪静。

气象专家表示,是因为杭州进入了“台风眼”。另外,台风云墙区往往是最危险的地方。云墙区内对流活动非常强烈,积雨云顶可达十几公里高度。台风最大风速发生在云墙内侧,最雨发生在云墙区内。台风眼区外的空气,向低压中心旋进,它们挟带着大量的水蒸气,由于不易进入眼区,而在其外围上升,形成大片灰黑色臃肿高耸的云层,下着倾盆般的暴雨。

而台风眼区内出现了下沉气流,因而云消雨散,夜间还能看到闪烁的星星。正如今年第5号台风威马逊的卫星图像所表现的那样,由于台风眼中一般是晴到少云天气,因而在卫星云图上呈黑色小圆点状。但台风眼移过后,天气将重新变得极为恶劣。

台风眼讲的什么故事

国家就是日本,而当时有一个叫洞爷丸的船想要到青森这个地方去。按道理来说,当时的天气预报报道有台风过境。让这些船立马停止航行,躲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去躲避台风。但是当这艘船的船长等了非常长的一段时间发现台风并没有过来并且天气还是非常好的,所以他就认为其实并没有台风就下令继续航行。就是当时这艘船的船长的这个错误的行为,导致了这个船上的所有人全都死于这场台风之中。在日本本州岛和北海道之间全都是大海,所以人们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船舶。有一个名叫洞爷丸的船想要开往青森这个地方去。在1954年海洋气象台报道在15号这天有台风过境,并且要求在船上航行的这些船只全部暂缓航班躲避台风。但是当时气象台的这个报道并没有出现并且台风延迟了好几天时间。当时这个船只的船长看见天空上出现了非常明媚的太阳以为台风并不会到来,所以就下令他的船员继续航行。在这艘船只出发的时候阳光已经消失了,当时船上的不少乘客比较恐慌,所以想要提前下船。这时船员安抚这些乘客说不要担心,这里非常安全。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个船只面临的环境之所以风平浪静,是因为他们正在处于台风眼这个位置。

如果再继续航行的话,那么周围非常危险。在这个船只航行了不久就下起了风雨,并且船体被风浪不断摇晃。由于风的力量太过强大让整个船只被掀翻。而这艘船上总共载着1000多乘客大部分死在了这场台风事故当中。在这个船只沉船之前已经发出了求救信号,但是由于当时台风正在进行,所以让相关救护车拖延了许久才能到达。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援,所以当时只有100多人获救,剩下的1000多个人全部都死了。

台风眼》讲述了梁思喆与曹烨从青葱到成熟十年间的故事。

十年前,音乐附中的首席小提琴手梁思喆遭遇了人生的至暗时刻,父母的争吵、高速的车祸、受伤的手指、残破的梦想将他的生活变得支离破碎。这时他意外地被著名导演曹修远选中参与**选角,17岁的梁思喆住进破旧的茵四街体验生活,在这里他遇到了小了他两岁三个月的曹导的儿子曹烨。

那个带着些天真的小少爷就这样闯入了梁思喆晦暗的人生,他如同向阳而生的向日葵般,充满热忱,阳光而温暖,那些略带着嚣张和单纯的言行背后是一颗温柔的心。

所以梁思喆在试镜之后明知道自己是陪跑却无法对这个少年讨厌起来,两个人同吃同睡,一起研究剧本,一起爬上天台弹吉他,一起在街口喂流浪狗,可是,三个月的相处后,这个如火一般的少年却在试镜的前一天悄悄离去,他将在父亲面前证明自己的机会割舍,只为给他一方蓝天。

这部**将梁思喆送到最佳男演员位置,而两个无话不谈的朋友却因为种种误会渐行渐远。再聚首,已经是十年后,长大成熟的他们也在接近彼此的同时看到了彼此曾经的默默付出,那些埋藏心底的深情将两个人紧紧缠绕在一起。

故事评价:

整篇是过去(回忆)与现在的剧情交互的形式,相逢于微时,少年时的感情真挚美好,就是两个少年,回到现在,两人决裂十年,梁思喆何时爱而能得,两个人什么时候在一起,以及插在其中的戏中戏,跟作者其他的作品有很大的区别,也吸引读者不断往下看,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小说。

这篇文最大的看点是感情,作者很擅长描写抽象的情感,这一点很难得,因为在她笔下两人的感情呈现在读者面前是一个外放的状态,但是剧情线还有更多的可能,这一点稍稍有点可惜。

浓烈的感情以激烈的戏剧冲突为载体,这篇文章剧情线虽然不够完美,但是作者实在太会描写情感了,瑕不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