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国柏林遭遇低温天气,这种天气会造成什么不良影响?

2.柏林冷了吗什么意思

3.圣地亚哥和蒙得维的亚的气候特点?

柏林天气_柏林天气预报30天查询

 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又译为新罕布夏州)是位于美国新英格兰区域的一个州,绰号叫“花岗岩州”,因为本州盛产花岗岩,另外也是因为这个州比较坚守传统观念,非常节俭。

中文名称: 新罕布什尔州

外文名称: New Hampshire

别名: 花岗岩州

所属地区: 美国新英格兰区域

驻地: 康都特Concord

面积: 24,0平方公里

人口: 849,000人

州鸟: 紫梅花雀

州花: 紫丁香

州长: 约翰·林奇(民主党)

参议员: 贾德·格雷格、约翰·苏努努

主要城市: 曼彻斯特Mancheste、南雪Nashua

概况

新罕布什尔州(又译为新罕布夏州或新汉普郡州),其名称来自一六二九年,因一位船长,是英国罕布什尔人,因此命名该区为新 林奇州长罕布什尔。

一六二三年,英人始向该州殖民。一七七六年一月五日,首先宣告独立,反抗英国。该州箴言就定为:“不自由,毋宁死。”LiveFreeorDie。一七八八年六月二十一日批准宪法,成为美国第。以紫丁香花purplelilac,作为州花。

州府是康考特Concord,位于该州南中部,人口约三万。曼彻斯特Manchester位于康考特南方,人口九万,是该州最大之都市。朴次茅斯Portsmouth是该州唯一港口,在该州州东南。得海姆Durham在朴次茅斯西北方,一八六六年在此地创设新罕布什尔大学UniversityofNewHampshire,现今学生近万人。

该州特征有二:第一, 新罕布什尔州旗它是美国著名的滑雪之州。该州内,有些大山,坡度不陡,夏季凉爽,宜于徒步登山以避暑。也有一些山坡,陡而且直,形成天然滑雪场。冬季内,雪层甚厚,滑雪者多来此地,作滑雪运动。滑雪场所,也有特殊设备,例如建造登高坡之电梯ski-lifts,以华供滑雪者上高坡。第二,该州花冈岩品质甚佳,产量甚大。因此,该州的别名,也叫做“花冈岩之州”graniteState。

主要物产有皮革、牛奶、肉牛、火鸡及苹果。工业发达,有电器工业、纺织工业及造纸工业。

该州之内,有名山(华盛顿峰及怀特山脉),有大湖(该州中部在叫做温尼伯索基湖),有河,有泉,有残丘,有冰蚀地形,有茂密森林,夏季凉爽而干,宜于旅游,成为麻、康、纽等州人士游乐胜地。旅游业非常发达。全州土地有五分之一,已划入公园区。

新罕布什尔州的格言是:“不自由,毋宁死”。

州花为紫丁香,州鸟为紫红朱雀,州树为白桦树。

新罕布什尔州最著名的是它是竞选预选的第一站,每次总统竞选时,民主党和共和党都要在这个州选举党的参选候选人。这个州还有秋季最漂亮的红叶以及美国居民点气候条件最恶劣的记录。2003年这个州选出一位公开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者的圣公会主教,又是一件引起世界注目的事情。

在2010年1月1日,新罕布什尔州的同性婚姻法案正式生效,新罕布什尔州正式成为全美第五个承认同性婚姻的地区。

新罕布什尔州还是冬季冰上运动的好地点。 新罕布什尔州在美国政治上有着相当崇高的地位。这里的人民在美国立宪史上曾经投下决定性的一票,2003年这个州选出一位公开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者的圣公会主教,引起世界注目。

朴次茅斯是该州唯一的海港和渔业的中心,以盛产龙虾著称。大工业都市曼彻斯特属于本州。

新罕布什尔州是美国唯一一个没有法律强制规定开车必须带安全带,骑摩托必须带头盔的州。

新罕布什尔州没有所得税。规定酒类买卖只能由州营商店经营,可以弥补因为没有所得税缺少的收入,但也由此造成新罕布什尔州的酒类最便宜,许多外州人来此购买,在沿着州际公路和州界因此设立了许多酒类商店。

新罕布什尔州有著名的“苏格兰高地运动会”,为此州专门在苏格兰申请一种苏格兰花格呢的图案,在运动会期间警察都穿着这种图案的苏格兰花格裙。

2000年,美国统计局曾公布说新罕布什尔州有一个镇只有一个居民,但县长不承认,说这个镇已经无人居住。

新罕布什尔州议会有415名议员,这在英语世界中仅比美国众议院和英国下院人数少,占第三位。新罕布什尔州议会的议员每年只有100美元的工资,还是18世纪时的工资,所以目前议员们大部分是有钱人或退休的,但众多议员所制定的法律更接近大部分人的意愿。

该州拥有著名的达特茅斯学院。该校建于1769年,是美国第九所最早的大学,为常春藤联盟成员之一。达特茅斯学院的入学竞争极为激烈,本科入学率为15.6%。达特茅斯学院的无线网络遍布校园各个角落,是全美无线化做得最好的高校之一。

美国第十四任总统弗兰克林·皮尔斯出生在此地。1986 年,该州的一位社会研究老师克丽斯塔被选为美国第一位平民航天员,但在航天飞机挑战者号爆炸中身亡。 1999 年,它成为美国第一个同时拥有女性州长、参众两议院议长的州。《初恋50次》的男主角,好莱坞著名演员亚当·理查·桑德勒在新州曼彻斯特长大。

================================================================================================================================

小档案

人口∶1,172,700

新罕布什尔州的地理位置面积∶9,024 平方英哩,面积排名第四十四

首都∶康科 Concord

州税∶没有州税,但有 8% 的房间和餐点税。

新罕布什尔州宁静、和平的大自然,并不代表这里的一切。新罕布什尔州在美国政治上有着相当崇高的地位。这里的人民在美国立宪史上曾经投下决定性的一票,而每一个选举年时的总统初选都在新罕布什尔州举行。

在新罕布什尔州,人口最多的是 Merrimack Valley区,这里有非常浓厚的艺术和历史气息,这里也是州及州府〈State House〉的所在地,这里有非常多的艺廊及一个震教徒〈 Shaker 〉的屯垦区。

Hillsborough 地区则有美国第十四任总统富兰克林·皮尔斯〈Franklin Pierce〉的出生地。

教育及艺术是悠闲的 Dartmouth-Lake Sunapee 区的精神所在,这里有著名的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增添 Hanover 市的学术气氛,著名的雕刻家奥古斯都·盛·高登斯〈Augustus Saint-Gaudens〉在 Cornish 小镇遗留下他最后的作品。

地理环境

约在1-6.4万年以前最后一次冰期中,“威斯康星冰川”象巨型压路机那样从西北向东南扫过新英格兰地区,在该州造成奇特的冰蚀地貌,到处可见冰谷、冰斗和冰穴。全州1300多个湖泊和池沼中,多数为冰碛湖和冰蚀湖。湖泊水面占州总面积的3%,全境多山,有8个1600米以上的高峰,61座200米以上的高山和157座800米以上的山丘。仅在东南部 新罕布什尔州景色[1]有一小片滨海平原。北部为怀特山脉,华盛顿山海拔1917米,是该州最高点,也是整个新英格兰地区最高峰。中部和南部为新英格兰丘陵。温尼珀索基湖为全州最大的湖泊,面积18000公顷。新英格兰地区有5条大河发源于该州境内:康涅狄格河、梅里马克河、皮斯卡塔克亚河、安德罗斯科金河、萨科河。康涅狄格河谷,土质肥沃,成为州内主要农业区域。谷的南部较宽,首府康科德,大工业都市曼彻斯特都在河谷内。梅里马克河由北向南流纵贯全州,河上筑有水坝,可利用水力发电。

天然林区极广,几达全州面积80%,其中多硬木林,针叶林也发达。是美国主要硬木材产地。每年9月末至10月初,枫叶红黄,松杉青绿,漫山遍野一片锦绣风光。白桦生长也很繁茂。林中野生动物丰富,如黑熊、白尾鹿、麝等。几乎灭绝的水獭,近年经保护后重又出现。鸟类中以松鸡、山鹬、雉和野鸭最多。

气候变化大。冬季漫长而严寒,有时连续几天降至-17℃以下,有美国居民点最恶劣的气候条件纪录;夏季比较凉爽。1月平均气温,南部在-6℃;北部在-12℃,南北相差6℃。7月平均气温南部为21℃;北部为16℃,南北相差5℃。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其中大部分是落雪。北部有时受到极地气团侵入。

编辑本段

人口组成

根据2003年统计局资料,新罕布什尔州的人口总数为1,287,687。

民族分布:

95.1% 白人

1.7% 拉美裔人

1.3% 黄种人

0.7% 黑人

0.2% 印第安人

1.1% 混血人种。

白人中最多的五个民族是:爱尔兰族(19.4%)、英格兰裔人(18%)、法国裔人(14.6%)、法裔加拿大人(10.6%)、德国裔人(8.6%)。

编辑本段

宗教信仰

新罕布什尔州居民信仰宗教的情况是:

基督教新教徒 – 41%

天主教徒 – 41%

其他基督教教派信徒 – 3%

其他宗教徒 – 2%

不信仰宗教的人 – 9%

新教的主要教派是:卫理公会(占全州人口总数11%)、浸信会(9%)、长老会和圣公会(总和2%)。

编辑本段

重要城市

曼彻斯特,是新罕布什尔州最大的城市

吉恩,又被成称为“榆树市”,虽然1930年发生的枯萎病已经将全市所有的榆树毁灭了。

康科德,州首府。

编辑本段

州内大学

州立大学

新罕布什尔大学(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

新罕布什尔大学德尔罕分校(Durham)

新罕布什尔大学普列茅斯分校(Plymouth)

新罕布什尔大学金恩分校(Keene)

新罕布什尔大学曼彻斯特分校(Manchester)

南新罕布什尔大学

吉恩州立学院

私立大学

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 达特茅斯学院法兰克林?皮尔斯学院(Franklin Pierce College)

新英格兰学院(New England College)

南新罕布什尔大学(Southen New Hampshire University)

圣母学院(Notre Dame College)

圣安赛姆学院(St. Anselm College)

寇比?索耶学院(Colby-Sawyer College)

托马斯·摩尔自由艺术学院

编辑本段

大事年表

想要了解新罕布什尔州,要先了解这里所经历过的历史。在英国船长马丁·普林〈Martin Pring〉航经Piscataqua 河下游二十年后,第一个白人屯垦区于 1623 在 Odiornes Point 及多佛〈Dover〉建立,在未来的一百多年中,这个地区都一直效忠英国的皇室。

当殖民者在也不能忍受英国的压榨,新罕布什尔州宣告独立,并于 1776 年成为第一个英国在美国的殖民地成立并接受临时及宪法。

Durham 镇是当时独立革命运动的中心点,爱国者由约翰·苏利凡〈Maj. Gen. John Sullivan〉的带领下,将从英军手中夺来的火器存在镇议会中,现址现在有一块碑纪念当时所发生的一切。在波特茅斯港〈Portmouth Harbor Trail〉还有许多的历史古迹见证这段历史。这一地区的 Exeter 小城现在有美国独立博物馆。

1603 年∶英国航海家马丁·普林〈Martin Pring〉是第一位到达新罕布什尔州的欧洲人。

1622 年∶约翰·梅森〈John Mason〉船长获得了一块土地,并且将这块土地命名为和英国一个郡同名的罕布夏〈Hampshire〉。

1776 年∶新罕布什尔成为第一个承认临时宪法和的殖民地,并且脱离英国而独立。

1788 年∶新罕布什尔州成为美国第九个认同美国宪法的州。

1842 年∶丹尼尔·纬斯特〈Daniel Webster〉调解了新罕布什尔及魁北克〈Quebec〉之间的边界纠纷。

1852 年∶新罕布什尔人富兰克林·皮尔斯获选为。

1944 年∶ The Breton Woods Conference 在这里召开,并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会〈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及国际重建及发展银行〈International Bank of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1952 年∶新罕布什尔州举行了第一次初选。

1963 年∶新罕布什尔州成立了美国二十世纪第一个合法的奖〈Lottery〉。

1986 年∶康科〈Concord〉地区的一位社会研究老师克丽斯塔〈Christa McAuliffe〉被选为美国第一位平民航天员,但在航天飞机挑战者号爆炸中身亡。

编辑本段

经济实力

新罕布什尔州1999年国民生产总值为444亿美元,占美国个州第39位,但人均收入为33332美元,占美国第6位。农业产品主要有牛奶制品、幼畜、生牛、苹果和蛋类;工业产 新罕布什尔州景色品主要有机械、电子设备、橡胶和塑料制品以及旅游业。

上个世纪新罕布什尔州的传统产业如纺织、制鞋、皮革和小型机械因为大企业的竞争而大幅度下降。但由于新罕布什尔州没有所得税,吸引了大批企业移到本州,尤其是从邻近的马萨诸塞州迁入不少诸如电子计算机产业、轻工业、特殊园艺和服务业的企业。但正是由于没有所得税,造成本州的财产税成为全国较高的。

“金三角”是全州的主要经济区,北起曼彻斯特,南至纳舒厄,东至朴次茅斯港口。因为有港口,又接近波士顿128号公路,运输便利,工业兴盛。该州是美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州之一。电子、化工和机械工业部门雇用人员最多。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传统的制鞋、木器制作、服装、纺织等业均有下降趋势,而航天工业却快速发展。公用事业、保险、银行、医药卫生、商业服务、批发和零售等行业也有很展。怀特山脉以北唯一的工业中心是柏林,有大型造纸厂和纸浆厂。石场遍布全州,怀特山脉的花岗岩为著名特产,为此该州有“花岗岩州”的别称。农业以禽蛋、乳品和蔬菜为主要收入来源。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主要经济部门之一,夏季是避暑胜地,冬季是滑雪的理想场所,一年四季游客络绎不绝。每年旅游收入几达15亿美元。

编辑本段

社会文化

博物馆

曼彻斯特市:曼彻斯特历史协会博物馆

柯瑞尔艺廊

康科德市: 新罕布什尔历史学会博物馆

达特茅斯学院:户德博物馆

艺术团体与相关活动

新罕布什尔交响乐团:位于曼彻斯特的宫殿剧院

新罕布什尔歌剧团:位于曼彻斯特的宫殿剧院

霍普金斯中心:位于达特茅斯学院

普瑞斯考公园:位于朴茨茅斯市,每年夏季会举办艺术节活动。

另外,在每年夏季,莫内纳克艺术中心以及新罕布什尔州音乐节会在该州各大城市进行音乐节目巡演。

编辑本段

旅游景点

主要休闲

白山国家森林(White Mountain National Forest)以及与之相邻的地区是新罕布什尔州最主要的休闲度区。可以从事诸如:露营、滑雪、溜冰、健行、钓鱼、划船、游泳等活动。这里拥有着全美最漂亮的枫叶,每年秋季,这里枫红似火,如梦如幻。另外,该州另设16处州立休闲区也可为人们提供有趣的户外活动。新罕布什尔州还有其他值得一游的地方,像:格林北方的新罕布什尔遗迹,科福顿的洛格兹矿、拉科尼亚的温尼佩绍基湖、北沙仑附近的神秘丘。

其它景点

Cannon Mountain Aerial Tramway

Canterbury Shaker Village

Crawford Notch

The Currier Gallery of Art

The Flume

Franconia Notch

Lost River

Pinkham Notch Scenic Area

The Profile

Saint-Gaudens National Historic Site

Strawberry Banke Museum

编辑本段

旅游资讯服务中心

New Hampshire Office of Tourism

172 Pembroke Road

Concord, New Hampshire 03302

电话 (603) 271-6666

传真 (603) 271-6784

=========================================================================================================================

其实百度百科都有,你自己搜索相关词条,就能得到答案。

=======================================

德国柏林遭遇低温天气,这种天气会造成什么不良影响?

冬天快到了,当然变冷了。不过最近有些地区突然变冷,当然这也是正常现象。

冬季,陆地温度比海洋低,在大陆内部形成强大的冷高压,气流由高压中心向四周辐散,其中向低纬运动的气团在性质上属于冷气团,它与暖气团相遇就形成了冷锋。冷锋过境时,形成阴雨(雪)天气、刮风、降温,过境后,气温湿度骤降,气压升高。冬季冷气团迅速南下(北半球,南半球相反),常形成灾害性的大风降温天气,甚至形成寒潮。

柏林冷了吗什么意思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明显对人体健康有害,会造成免疫力下降。除了感冒、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跌倒、骨折、冻伤等常见病外。,如果这种现象持续时间较长,还可能诱发抑郁、无助、心理失衡等心理疾病,以及冰雪反射光造成的角膜损伤,可能引起流泪、刺痛、畏光等症状。低温降雪是指由大量白色不透明冰晶(雪晶)及其聚合体(雪块)组成的降水。在雪晶体落下的过程中,在气温湿度、水汽过饱和、物理碰撞附着等气象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雪团,也称为雪花。

居民在寒潮期间感到不适,尤其是老人、孕妇、婴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等弱势群体,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有公共卫生和健康问题,请拨打公共卫生热线12320。由于缺乏保暖措施,南方居民防寒意识差,容易冻伤,甚至冻死。他们应该注意天气预报,及时购买衣服和保暖用具。

虽然北方地区的居民都有相应的保暖设施,但当寒潮来临气温骤降时,应进一步加强保暖保护,同时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极端寒冷地区的居民应注意天气预报,注意室内及自身保暖,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提前备好足够的保暖用品和食品,尽量不出门。低温雨雪冰冻是指在冬季长时期内,由于长期平均气温低于多年平均气温值,进而形成低温、积雪、结冰、冻雨等自然现象。造成我国低温雨雪冰冻的根本原因,是北方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地区强冷空气迅速南下与南方暖湿气流会合,形成了面积广泛、强度较大的雨雪天气。

同时,由于平均气温较低,雨雪很快凝结成一层薄而透明的冰层,对交通、室外供电设施和农作物生长都有很大影响。同时,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会加重慢性腰腿痛、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慢性疾病的症状。低温雨雪冰冻的发生,一般会引起天气的剧烈变化,此时亚健康人群和弱势人群更容易诱发和加重病情。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中老年人、孕妇、儿童、心脑血管疾病(如中风、冠心病等。),慢患者(如慢性腰腿痛、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抑郁症患者和体质弱的人等。这个时候需要多加注意保暖。

圣地亚哥和蒙得维的亚的气候特点?

柏林冷了吗就是问柏林的天气、气候,现在柏林是比较冷的。

柏林不但是德国的首都,也是一座历史名城,其名称始见于1224年。当时它只是西斯拉夫人的一个村庄。14世纪初,它与附近的另一个村庄科恩合并,仍称柏林。因为柏林市处于德国东抄北部的低地平原上,平均海拔在70米以下,纬度较高,因而一年四季气温较低。

柏林是德国也是整个欧洲最大的工业城市,主要工业有电子、机械、制药等。西门子等巨头企业早在19世纪就在柏林诞生了。勃兰登堡门是柏林市的象征,它位于柏林的市中心,原在东、西柏林交界处的东柏林一侧。始建于1791年,全部用乳白色的花岗岩建成。由6对大型石柱支撑的门楼上,有一辆象征胜利的战车青铜像,这是为了纪念普法战争而雕塑的。

如何应对低温天气

头要戴帽。头部裸露在外面很容易受风寒,现在天气变冷了,所以说要尽早做好御寒保暖的准备。对此,要记得戴帽子,最好是戴那种可以捂住耳朵的那种。当然,如果是长发的话,可以把头发披散下来,不扎发也能起到御寒保暖的效果。

给脚部保暖。天气变冷了要给脚部保暖。比如说穿好袜子和能够包住脚面的鞋子,比如说穿鞋底比较厚的鞋子,这样子的话,可以与寒冷的地方隔离一点点。

政治地理

一 海权、陆权、空权

地球的表面,被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国家,有的人口众多,象中国有10多亿人,占全球人口的1/4;有的人口稀少,如冰岛只有25万人。在组成上讲,加拿大和瑞士,是多种语言的国家,美国和苏联是多种民族的国家,比利时是多种文化的国家。政治地理是来分析国家的产生、发展和其特征,并探讨地理环境对国家制度与政治决策的影响,同时也研究国际关系,探讨大国和小国、富国和贫国之间的矛盾和协调。 这对世界人类的未来, 具有重要意义。在20世纪之初,德国的地理学家拉尔的国家有机体说,英国麦金德的大陆腹地说以及美国鲍曼的民族自决论,都曾对全球战略和国际政治,从地理学的角度发表不少的论述。这些论述后来被德国的纳粹地理学家豪斯浩弗(Karl Houshofer)所利用歪曲,以“生存空间”的理论来辩护它对外的侵略,受到后代地理学家的谴责。本世纪之初,保守的政治地理学家,都着重在说明海洋的重要性。海权被认为变成世界强国的重要基础,因此象英国、美国、德国都有扩大海军的。1890 年,美国海军将领马汉(Affred T.Mahan, 1840~1914)竭力鼓吹美国海军扩充的必要性,他认为海军的机动性,可使英国和美国,比陆权国家更有优势,他的说法大有助于美国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海军基地的扩充。他指出只有广阔的陆上土地,并非为强大的国力;而与海军配合,才可有军事实力,而这实力就是海权。所谓海权是海军、基地、安全航线的综合,拥有海权,即可以海制陆。而所需控制的则有:海峡、半岛、岛屿、运河。并举出重要海峡如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红海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对马海峡、白令海峡、达达尼尔海峡等。半岛如:阿拉斯加、堪察加、朝鲜、中南半岛、土耳其、希腊、意大利、伊比利安等。岛屿有:冰岛、 英伦二岛、马尔他、塞浦路斯、斯里兰卡、克里特、菲律宾、、琉球、日本等。运河主要指巴拿马、苏伊士、基尔运河等。可是马汉氏的海权论,未曾顾及到陆地交通的进展,可以阻止海军的进攻。他死以前,也未见到海军力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显示优势。他更未料到,当 1915年英国的海军旗舰,侵入黑海时,竟会被不强大的土耳其陆军所打败。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氏( Halford J.Mackinder),在19世纪末叶,预言“哥伦布时代”已经结束,世界上主要强国已控制了海洋。一反当时流行的马汉氏的海权论调,认为威胁英国海军霸权之新兴劲敌,为横跨欧亚大陆之陆权而非海权,并谓历史上欧洲时代即将过去,犹如河流时代和地中海时代业已消逝一样。 1904年,麦氏在英国学会上宣读 “历史之地理枢纽”论文,他说世界为一整体,欧亚非三洲为一世界岛;美洲和澳洲为之岛屿;而欧亚两洲之接界地区,西起苏联伏尔加河,东至中国的黄河,北至西伯利亚,南至印度,为世界之心脏地带。他并且说:“谁能控制东欧,谁就能控制心脏地带,谁能控制心脏地带,即可控制世界岛;谁能统治世界岛,即可统治世界。”麦氏之陆权论说,为当时政治地理学上主要思潮而风行一时。都认为欧亚非三洲联合之大陆,为一切大陆中人口最多,最丰,面积最大的陆块,故为人类生活重心。该区远隔海洋,有铜墙铁壁之固,无外患之忧,而其大部分河流皆注入北冰洋,此系一内陆湖,而无与大洋相沟通者,实在是世界上最完固之根据地。麦氏之说,有其不可泯灭之价值,可是它可修正之处亦不少,最主要有,第一,麦氏发表论文时,不曾意识到今日航空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长程飞机和洲际导弹,足以缩短世界距离,心脏地带任何一点,皆在敌人轰炸航程之内,谈不到绝对安全。第二,麦氏之说,受全球为麦克托(Mercator)投

影地图影响,对全球形状有所忽视。此类地图为圆筒形展开之平面投影图,在北纬区地域面积特别广大,所以认为北冰洋广阔无垠,为不可侵入之海洋。实际上它的面积不过1400万平方公里,只有地中海的2.5倍。而破冰船的使用和潜艇水下航行,已可通行无阻。同时飞越北极,为联络东西两半球最短航线,所以北冰洋不但不能保护西伯利亚安全,反为空军和洲际导弹进攻苏联北部捷径,换言之,北极区为大弧线所经,为今日世界交通之枢纽,昔日认为固若金汤的北极,正是今日受威胁最大和压力最重地带。正当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击败德国而拥有欧亚大陆“心脏地带”之际,美国有位政治地理学家,耶鲁大学教授史派克曼(Prof.N.J.Spykman),写了《美国之战略》一书,认为麦金德对大陆心脏地带之潜力,估计未免过高,他指出,连接挪威、瑞典、西欧大陆、意大利、南斯拉夫、巴尔干、土耳其、

中东、印度、中国大陆、朝鲜半岛之线,为包围大陆心脏地带之“内新月形地带”,亦称为“边缘地带”。连接冰岛、英伦二岛、伊比利安半岛、北非洲沿岸、亚丁、斯里兰卡、中南半岛、菲律宾、、琉球、日本、千岛群岛之线,为“外新月形地带”,他认为边缘地带是夹在大陆和海洋的中间地区,恰好成为陆权国家与海权国家间的一个缓冲地带,他并且修正了麦金德的三句名言而成为:“谁能控制边缘地区,即能统治欧亚大陆;谁能统治欧亚大陆,即能控制世界之命运”。自从意大利空军将领杜赫(General Douhet)倡议“空权论”后,都认为“空权可决定战争之命运”,各国竞相发展航空,以争制空权。二次大战期间,确收空军制胜之效。同时北极航线的发现,使人对地球为球形,更增深印象,而使东西两半球距离,尤其美苏两强国距离顿时缩小。在此期间德国发明导弹,美国发明,现时的洲际导弹,再进而发展人造卫星,登陆月球的太空船,轨道导弹,于是人类进入了太空时代。目前的政治地理,包括地面、海洋、太空,真是“上穷碧落下黄泉”的三度空间了。

二 国家要素的评估

衡量国家的政治地理,我们先要评估国家的面积、形状、疆界、位置和国都。

面积 地面上国家的面积大小不一,大的象苏联,达224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陆地面积1/6,比南美洲还要大;小的象卢森堡,只不过2586平方公里;象洲一样大的国家,则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中国以及巴西。面积大约为1000万平方公里。其次则为印度、阿根廷、扎伊尔。象英国24.4万平方公里,荷兰4万平方公里,黎巴嫩则为1万平方公里。国家面积的大小,不一定反映它在国际事务上的重要性,象巴西的面积要比英国大30倍,可是在国际上,巴西并不比英国重要。一个国家领土广大,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在战争时,有后退余地。同时国土一大,自然就有更多的农业和矿产,国土广阔,对国民心理也有好处,象美国、苏联、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的国民,容易有自信心。 国土广大的坏处是边远地区不易和中央心脏地区联系,举例来说,加拿大使没有1880年太平洋铁路的完成, 加拿大的内陆草原不可能和人口密集的东部连接起来,同时很有可能,加拿大的内陆草原会并入美国境内。同样,苏联的远东区,远离中心地带,而比较接近中国的心脏地区,所以西伯利亚铁路的建成,对连接苏联东西两部,实在太重要了。交通路线虽然可以解决广大领土的分隔问题,可是也增加了交通的费用。领土窄小的国家,就面临缺少,无法来发展各项经济事业的问题。世界上有 20%以上的国家,每年的国家收入只有 1 亿美金。而美国、苏联、日本等国在1000亿以上,象中国、墨西哥、印度,也在100亿以上。又象中美洲的许多国家,除了墨西哥,它们每年的总收入,竟不及1983年美国通用公司的1/3。

形状 国家占有一定的领土和空间,而空间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国家的空间形状,大致可分为团块形态,其周围大致与中心地区成等距离,象西班牙、法国、波兰、巴西都具有这种完整的几何形状;狭长形态,国土向某一方向伸延,象智利、挪威、意大利和日本都是例子。此类狭长形态的国家中,如智利那样;南北狭长的,称为经线国家;如印尼那样,向东西方向伸展的,称为纬线国家。有的国家,领土就比较分散,象菲律宾、印尼、日本和马来西亚等国,只有靠水路或空运,才可在国土的一头达到另一端。菲律宾是由大洋中一群岛屿所组成,日本则为四个大岛所组成。象意大利和马来西亚就是半岛形式了。

形状分散的国家,往往有领土难以统一的困难,象巴基斯坦,在 1947年,分为东西二部,远隔一千里,中间为北部印度所阻,就是明显的例子。西巴基斯坦,面积较大,也较富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占优势。东巴基斯坦,人口较多,比较贫穷落后。东西巴基斯坦都信奉伊斯兰教,可是教义的号召力不够强大,结果造成内战,东巴基斯坦在11年变成了孟加拉。

疆界 国家与国家之间一定有界线,而国界的划定,是国际间纠纷的主要原因,国界的划定,先要有条约,然后在地图上划定界限,在地面上立标志,看起来十分简单,实际上由于情报不够,地图不准确,地面崎岖等原因,问题甚多。最明显的例子,是 1881年阿根廷和智利签订条约的时候,以安第斯山的山顶,也就是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分水岭为两国的国界,本来是没有问题的,殊不知在安第斯山东边的河流,竟逐渐切割山峰而流注太平洋。因为疆界的移动,几乎引起两国的战争,最后总算在1920年武断的决定了疆界,才平安无事,可是仍旧是屡起争执的缘由。在人文现象上,有的国界由于人种的不同,或者发现新的矿产,更是争

吵的原因了。非洲东部的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为了欧加登的争执,就是很好的例子。在索马里看来: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南部和吉布提地方的人种都是它的属民, 更不巧的是在欧加登发现了铀矿, 更增加了疆界的复杂性。到1980 年,为了欧加登,两国不断冲突,而这冲突由于苏联和古巴站在埃塞俄比亚的一方,而美国支持索马里,使形势变得更严重了。

目前地球陆地表面,已被人类分割成不同政治区域,就是在南极洲,也已被阿根廷、新西兰、澳大利亚、挪威、智利和英、法等国,划分成各种属地了。陆地上的国际疆界已经分定了,不容再有扩张,有的国家就想往海上去开拓疆界。在 1950年以前,大部分国家都承认在沿海3英里以外,就属于国际“”了。可是1950年以后,许多国家为了扩充渔场及获取沿海的矿产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不断扩大领海范围, 11年以后有10%以上的南美国家竟将领海范围扩充到230英里以外了。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联合国连年举行海洋法会议,在 1982年订定了有关海洋的国际公法,规定领海只能伸展到12海里,又规定了经济圈,即可扩充到200海里,获得合法的经济开,同时也规定在重要战略港地,各国海军可自由航行。可是这种规定,美国、土耳其、以色列、委内瑞拉并不赞成,理由是有些国家虽然在沿海海底拥有矿产,如钴和镍,可是它们缺乏开技术,而这种矿藏应该由国际共管大家获利,这种领海的争执,影响到全球1/3的海面,代表了目前各国领海的观念,也是政治地理上的重要实际问题。

位置 国家在地表空间占有一定的位置。 所谓位置可分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前者是指在地面上已有确实的经纬度,一经确定而不会改变,后者是指一个国家和别的国家相比较而有关联所产生的位置,这种位置的重要性是会因时而变的,譬如某国曾是贸易路线的中心,相对位置十分重要,可是一旦国际贸易中心他移时,相对位置就不重要了。绝对位置对国家来说,是对纬度而言。很明显的,高纬和低纬的区域气候均不利于高级政治形式的产生,可是这也不是绝对的,如位于低纬度的印度,它的古代文化,远播异域,而本国的政治长期陷于奴属地位,这种矛盾现象是不容易解释的。印度热带疾病丛生,同时常出现大饥荒,这或许与自然环境有关系,可是政治的演进,多半要靠社会组织,印度社会的贵贱四等制,却是和气候没有什么关系吧!相对位置的优劣,要看与海洋的关系和离海的远近,有的国家海洋性强,有的国家表现大陆性,可是我们对此也不能武断,印度南部虽然三面环海,但是印度决不是海权国家,其居民也久不从事于海洋事业。近海而并不从事于海洋事业的,自然不止印度,别的国家还多着呢。同时海洋影响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也是随时间而变化的,象英国的相对位置在最早时期与欧洲大陆隔绝,不被外族所侵,而能维持其独立,时至今日它的相对位置恰能使其向海洋发展,前途如锦。又象法国,一面靠陆,三面靠海,这种位置,有时是

它的优点,也有时变成它的弱点了,因此相对位置是随时代而转移的。又如距海遥远的内陆国,以前并未觉得有何不便,可是19世纪以后,和邻近海洋的国家相比,就显得落伍和吃亏了。这些内陆国,四周被其他国家所包围,自己没有海口。若是邻国一旦发生问题,贸易路线,马上受到威胁,国内经济也告失常。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瑞士,就是这种情况。所以这种内陆国,无不想尽办法,要和海洋沟通。沟通之道,只有三种:第一种是经过国际河流而与海洋相通,所谓国际河流是18世纪的产物。认为河流不能专由一个国家来控制垄断,象欧洲的多瑙河,就是国际河流,可连接瑞士、奥地利、捷克和匈牙利等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因为奥匈帝国瓦解,中欧地区很多国家变成没有海口,因此在订定凡尔赛条约的时候,也把欧洲其他主要河流,如莱茵河、易北河、奥得河、维斯杜拉河都变成国际河流,为各国所享用。第二种是经过陆地孔道,就是借道他国,划成1条走廊,波兰走廊就是好例,把德国本土和东普鲁士分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可使波兰和新设港口格丁尼亚与波罗的海相通。现代的例子是非洲的扎伊尔从狭窄的颈地通到大西洋和以色列通到亚喀巴湾,大多数的沿海国家是不愿意把它们的领土划出孔道的。第三种是现代的方法,使内陆国经过别的国家到达海口,而使这海口成为自由市。在原则上,自从1921年的自由交流会议上已经通过,可使内陆国有通海之利,可是沿海国家并不一定遵守这原则。这种内陆国,在非洲最多,竟占半数以上。象马里就要靠通道经过加纳到阿比让的港口。经过其他国家,不免受到阻扰,就是不阻扰,也要付高昂的费用负担笨重货物的运输,这也不是合算的,更何况马里实际上又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上面所讲内陆国通海的困难,并不限于欧洲和非洲,只因为欧洲和非洲国家的数目比其他大陆要多得多,因此问题也变得更严重。拉丁美洲地区,也有两个没有出口的内陆国,那就是巴拉圭和玻利维亚,巴拉圭有个很优良的河道巴拉圭河,但是阿根廷和乌拉圭两国控制了该河的出海口。至于玻利维亚,因为秘鲁和智利两国对太平洋的阿里卡共同使用问题拒绝讨论,使玻利维亚始终没有出海口。有的办法和主张,能在欧洲适用,可是在南美就不适用了。这也就是各地的人文环境不同吧!

国都 国都的位置,关系一国的安危存亡,它是一国的神经中枢,人民的生活的指导中心。在政治地理上,是重要的题目。地理学家柯尼希(VanghamCornish)提出建都有三个条件:(一)叉路口。国都所在,必为一国交通中心,古代时陆空交通尚未发达,水道尤被重视为重要交通条件。

(二)谷仓。 国都为消费城市,粮食不可一日或缺,故其附近必为粮食富裕之区,此为经

济条件。

(三)要塞。国都的安全至上,必选地理形势易于防守者,如海洋、森林、河流都可被利用以加强防守,是为国防条件。以上条件属于地理因素。可是国都所在不仅限于地理条件,也有受历史影响的。举例来说,如美国的国都华盛顿, 设于1776年独立之时, 当时美国疆域只有13州, 而在13州中,华盛顿位置适中,以后国境向西开拓,但国都没有再迁。又如意大利的国都罗马,是另外一个例子,自罗马帝国以来,意大利半岛在统一时代总是控制着西西里、撒丁、科西嘉三岛,构成完整的政治空间,而以第勒尼安海为内湖,罗马适为其中心,可是近世意大利的区域重心已移往波河流域,但国都仍在罗马,而没有迁移。有的国家,因为领土或者国策改变,而国都迁移,如土耳其,其国都本为滨海的君士坦丁堡,海运便利,第一次大战后,内陆比较重要,乃迁都安卡拉。另一个例子是日本。在锁国时代,国力着重在西南半壁,国都定于濑户内海的京都,可称地位适中。及至太平洋时代,国力面向亚洲大陆,而沿海航运,又以东南面较为重要,远胜于北面的日本海岸,时异势迁,乃将国都自京都迁至东京。综观各国的国都所在,在地理位置上大致可分为两类:一为位于滨海之城,可称为海都;一为处于内陆,可称为陆都。

海都又可分为下列几种形式:

(一)海都向海上发展者——多利用半岛、岛屿、峡角和海峡,向海洋开拓领土,移民海外。如希腊的雅典,位于爱琴海和米尔通海之间,海湾深入,形势险要。又如意大利半岛上的罗马,面对第勒尼安海,居半岛之中。曾为独立国家中心的热那亚,面临利古里亚海;,居于亚得利亚海顶端以及比萨,均属形势险要之地。又如英国的伦敦、爱丁堡、加的夫,前者位于北海与英吉利海峡之间,后两者各有深湾不列多尔和福斯湾,都有地缘之利。又如丹麦的哥本哈根控制松德海峡,扼波罗的海通北海的咽喉,地位价值极高。

(二) 海都向陆发展者——自16世纪以来, 欧洲人移民南北美洲、 非洲、大洋洲时,由殖民地发展而成的独立国家,其国都或行政中心,也多在滨海之地,但当以后白人移民渐向内陆扩展,以便从海外祖国吸取供应,此类据点,为由海都向陆发展者,地位优越,往往成为独立新国家的国都。上述美国的华盛顿就是例子。此外如古巴的哈瓦那,南美洲诸国如委内瑞拉的加拉加斯,秘鲁的利马,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乌拉圭的蒙得维的亚,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智利的圣地亚哥,新西兰的惠灵顿以及许多欧洲在非洲的殖民地国家,都属这一类型。

(三)经济性决定的海都若干国家,虽为滨海之国甚至岛国,然而不能算是海权之国,但也不是白种人的殖民地,而是以农立国的独立国,其国都也在滨海之地。此乃沿海之地,气候上和经济上为全国最富庶最优越之区,因而成为国都,例如斯里兰卡的科伦坡,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芬兰的赫尔辛基,泰国的曼谷,缅甸的仰光,越南的河内,菲律宾的马尼拉,荷兰的海牙,葡萄牙的里斯本等都是。

所谓陆都,可有以下不同的类型:

(一)位于大陆中心的陆都——大陆国家一般海岸线短,领土略呈方形、长方形或近圆形,国都设于全国中心,交通方便,国防安全,如波兰的华沙,中世纪俄国的莫斯科,西班牙的马德里,土耳其的安卡拉,德国的柏林,都是例子。

(二)由于经济因素而成的陆都——有的陆都甚至靠近边界,这种情况不符合国防安全的需要,但位于气候适宜及重要经济地带而成为国都,如位于北部雨量较多,经济较为发达的伊朗国都德黑兰,就是例子,其余如伊拉克之巴格达,叙利亚之大马士革,外约旦之安曼,以色列之耶路撒冷,沙特阿拉伯之利雅得,均位于该国经济重心。

(三)由于交通因素——国都也有设于全国主要交通中心,所谓交通,主要为河流和道路。现代国都为铁路交通中心者,往往先决定为国都,然后由此为起点建铁路,向四方辐射。巴黎位于塞纳盆地,是水路系统中心,以后也是铁路中心。埃及的开罗,为尼罗河航运终点,尼罗河自此呈扇状,分流入海。奥都维也纳,匈都布达佩斯,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均握多瑙河航运交通的枢纽。伊拉克的巴格达,当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会合点,不仅为伊拉克经济中心,且为该国交通中心。此外陆路交通要站也有成为国都的,如阿富汗的喀布尔。阿富汗乃干燥之高原国,以畜牧为主,农作全靠灌溉,因喀布尔距东边海拜尔关口颇近,且占有印度与中亚间远古商业道路上之优越地位,故被选为国都。

(四)由于地势因素——赤道低纬地区,终年高温,不适人居。高原之地,则温度适宜,适于人口聚集,中美诸国除巴拿马外,国都均在内陆高原上,如墨西哥城两面临海,海拔高达2000多米,气候凉爽,成为国都。其他如哥伦比亚的国都波哥大,海拔2610米,厄瓜多尔国都基多,海拔2850米,玻利维亚的国都拉巴斯,高达3600米,都是佳例。在非洲东北角的埃塞俄比亚,亦为内陆高原,亚的斯亚贝巴,海拔高达2500米,气候凉爽,农牧发达,选为国都。

(五)由于其他人文因素——加拿大的国都,选在渥太华,而不选其他地位适中的都市如多伦多、温尼伯或维多利亚,是因为该城为加拿大东南部人口集中之区,约占全国人口2/3。而且是法人区(350万)和英人区(650万)交界地带上,而该市人口中,法人占1/3,英人占2/3,恰好代表全国民族的比重。又如澳大利亚的国都定为堪培拉者,则全受该国政治影响。澳大利亚在1927年前的国都为悉尼,为该国之最大商港,人口百万,相当于全澳洲人口的 1/7,国会认为国都不应设在人口密集的大都市,也不应设在某邦土地之内,使他邦有不平之感,乃在新南威士州,划出2434平方公里之地,称为联邦国都,是为堪培拉,此为受政治因素而成为国都的佳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