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天气_西伯利亚天气有多冷
1.西伯利亚是个啥地方,为什么这个地方老是向我国吹冷空气?
2.西伯利亚气候成因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在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上,很少有国家像中国这么四季分明的,中国最热的天气、最冷的天气都不会太过离谱。但是,同在一个地球上的其他国家可能就没有这么好运了。许多国家会经常出现极端天气,有的国家热得像"蒸炉",有的国家冷到变"速冻",在这些国家生活还是非常辛苦的。
西伯利亚属于俄罗斯的一部分,这个地方就经常会出现极端天气,有时候冷到零下70度!零下70度是什么概念?这简直就是速冻天气,真的就是滴水成冻!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西伯利亚人究竟是怎么生活的呢?西伯利亚的美女们说,这种天气,最怕的就是有生理需求。那么,究竟是什么生理需求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关于西伯利亚的生活条件
西伯利亚属于俄罗斯的一部分,这里不仅面积很大,而且,这里的极端天气你只要见识过一次,就会终身难忘。其实,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西伯利亚形成的时间还是非常久远的,石器时代,这里就开始出现人烟了,后来,这里一度还是较为繁华之地,毕竟这里出现过不少强悍的民族,我们所熟知的匈奴、突厥,最早期的时候便是从这里发迹的,然后才一步步强大起来。如今,西伯利亚这里人烟稀少,毕竟极端天气太折磨人了,很少有人愿意在这里生活。
你不要看不起西伯利亚,其实这里还有各种各样的,这里甚至还被称呼为是"俄罗斯的粮仓",由此可见,俄罗斯对西伯利亚的重视程度。西伯利亚的面积很大,大约有1322万平方公里,从地形上来说,这里有平原,有高原,当然,也有山地。虽然,鲜少有人真的愿意住在这里,但这里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人,只不过相对比较少而已!其实,俄罗斯很大,居民愿意居住在哪里都可以,但很多人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想一直生活在这里。
残酷的西伯利亚天气
说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我想,非俄罗斯莫属了。这个国家即属于欧洲,又属于亚洲。当然,大多数人还是认可俄罗斯是欧洲国家的,毕竟,它的首都在欧洲。俄罗斯其实本身也是很冷的,但是俄罗斯里的西伯利亚更冷。冷到什么程度呢?冷到西伯利亚整个区域常年都有积雪,最冷的时候,竟然可以达到零下70摄氏度!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这里,真的有人因为天气冷而死去。
西伯利亚整个区域都是很冷的,但是,就在西伯利亚区域内,还有一个最冷的地方——奥伊米亚康村。为了告知大家这里天气严寒,这里还专门设置了最低温度的指示牌,提示大家到这里来的话,一定要注意保暖。说真的,如果一般人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是很难存活的,但是战斗民族就是战斗民族,他们依靠着自己的强健体魄,就这么在这里生活下来。当然,为了抵御严寒,西伯利亚也做了很多基础设施,比如说,这里到处都有加热管,想喝热水一点问题都没有。
遇到生理问题最尴尬
如果,你关注俄罗斯古装剧的话,一定经常听过西伯利亚这个地名,因为,只要谁犯了错,就会被流放到这里。由此可见,这里的天气究竟恶劣到什么程度。当然,现代西伯利亚并不是什么流放地,虽然这里人不多,但还是有人居住的。而且,如今,拥有现代化的设备,室内的温度还是能够保证的。不过,想要在这里生活,需要注意很多东西,比如说在室外,是不能随意流泪的,因为刚留着就可能结冰。遇到这种问题,会十分糟心!
有不少西伯利亚的美女说,在西伯利亚生活,最怕的就是遭遇生理问题——上厕所。当然,这里指的是,在室外上厕所。因为在室外想要上厕所会脱裤子,冷就算了,刚上厕所,可能就被冻住了。所以,很多西伯利亚人,是不会在室外上厕所的,如果真的在室外有这方面的问题,他们一定会强忍着。而且,他们也会事先注意,如果知道自己长时间在室外的话,他们会尽量少喝一点水。在西伯利亚生活,如果真的遭遇特别严寒的天气,大家一般都是在家的,出去可能会比较危险。
战斗民族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说实话,俄罗斯不仅仅只有西伯利亚冷,可以说,俄罗斯全境就没有一个特别温暖的地方。长久以来,俄罗斯人都生活在严寒当中。也许是真的习惯了吧,他们已经练成了铮铮铁骨,完全靠着自己一身的正气去抵御严寒。他们的冬天跟我们的冬天不一样,在中国生活觉得冬天很冷的人,一定要去俄罗斯生活一段时间,我相信,到时候你一定会完全改观。俄罗斯的寒冷,不是普通的寒冷,而是"痛彻心扉"的寒冷。
说真的,我们真的要佩服俄罗斯。虽然他们的国家很冷,但是他们能够在寒冷当中"苦中作乐"。他们专门建设了关于冰雪的游乐场,他们利用一切寒冷,做了很多很好玩,也很有意义的东西。现在,每年还是有很多人专门会去俄罗斯进行旅游,让大家一起去体验一下,在冰天雪地里的快乐!其实,有时候活着心态一定要好,战斗民族,就是心态很好,要不然,也就不会成为战斗民族了。
结语
在西伯利亚,如果遭遇零下70度的极端天气,究竟该怎么办呢?像这样的情况,一般需要减少外出。有些俄罗斯美女说,如果遭遇极端天气,她们是不敢在室外上厕所的,如果真的有这种生理反应的话,她们会拼命忍着。
李白在《赠孟浩然》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李白佩服孟浩然,而我十分佩服西伯利亚人。即便他们身在极寒的地区,他们也并没有抱怨,反而积极的生活,这一种心态令人称赞!
参考文献:
《春日》《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赠孟浩然》
西伯利亚是个啥地方,为什么这个地方老是向我国吹冷空气?
天气预报西伯利亚寒流现在改称寒流天气。俄罗斯北部的寒流叫西伯利亚寒流是西伯利亚高压的俗称。西伯利亚高压,也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或亚洲高压,是半永久性冷高压,多发生于秋分、冬至之间,位于西伯利亚、蒙古地区的大范围高气压(反气旋)中心,是典型的大陆气团。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冬季时,大陆降温快,海洋降温慢。西伯利亚位于最广阔的大陆亚洲和最广袤的海洋太平洋的交界处,海陆热力差异巨大,气流自太平洋流向欧亚大陆,流向广袤的西伯利亚。大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北半球最强覆盖面最广的高压。高压中心位置在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压一带,冬、春季向其东部移动,受此高压控制区天气晴朗,严寒。其高压脊经常伸向我国北方,强冷的西北气流南下时常形成寒潮天气,通常被我们称为西伯利亚寒流。
西伯利亚气候成因
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群众习惯把寒潮称为寒流。所谓寒潮,
就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
风的天气过程。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一天内达到
10℃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 5℃以下,则称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
过程。可见,并不是每一次冷空气南下都称为寒潮。每当寒潮即将来临时,
气象台就发布寒潮警报,要求大家迅速做好防寒抗冻准备工作。
寒潮是怎样形成的呢?我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从我国往北去,
就是蒙古国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西伯利亚是气候很冷的地方,再往北去,
就到了地球最北的地区--北极了。那里比西伯利亚地区更冷,寒冷期更
长。影响我国的寒潮就是从那些地方形成的。
位于高纬度的北极地区和西伯利亚、蒙古高原一带地方,一年到头受
太阳光的斜射,地面接受太阳光的热量很少。尤其是到了冬天,太阳光线
南移,北半球太阳光照射的角度越来越小,因此,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热量
也越来越少 ,地表面的温度变得很低 。在冬季北冰洋地区。气温经常在
-20℃以下,最低时可到-60℃--70℃。1 月份的平均气温常在-40℃
以下。
由于北极和西伯利亚一带的气温很低,大气的密度就要大大增加,空
气不断收缩下沉,使气压增高,这样,便形成一个势力强大、深厚宽广的
冷高压气团。当这个冷性高压势力增强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像决了堤的海
潮一样,一泻千里,汹涌澎湃地向我国袭来,这就是寒潮。
每一次寒潮爆发后,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就要减少一部分,气压也随之
降低。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冷空气又重新聚集堆积起来,孕育着一次新的
寒潮的爆发。
寒潮影响的范围很广,其东西长度可达几百千米到几千千米,但其厚
度一般只有二三千米。寒潮的移动速度为每小时几万米,与火车的速度差
不多。影响我国的寒潮大致有三条路线:一条是西路。这是影响我国时间
最早、次数最多的一条路线。强冷空气自北极出发,经西伯利亚西部南下,
进入我国新疆,然后沿河西走廊,侵入华北、中原,直到华南甚至西南地
区。第二条是中路。强冷空气从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一
带,经过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进入华北直到东南沿海地区。第三条是东
路。冷空气从西伯利亚东北部南下,有时经过我国东北,有时经过日本海、
朝鲜半岛,侵入我国东部沿海一带。从这条路线南下的寒潮主力偏东,势
力一般都不很强,次数也不算多。
1、纬度高
2、冬季为大陆冷高压中心,易受极地寒冷气流影响
西伯利亚大部分属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特征
冬季漫长严寒,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短促温暖,月平均气温在10°c以上。年降水量300~600毫米,由于蒸发弱,相对湿度较高。气温年较差大。这是因为本区为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且纬度高,冬季黑夜时间长,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又有积雪覆盖,地面辐射冷却剧烈,受不到海洋气团的调节。它东西延伸成宽广的带状,因纬度较高,故冬季漫长而严寒;暖季短促,气温年较差特别大。降水稀少,集中于夏季,但气温低,蒸发弱,相对湿度却很高。自然植被为针叶林。
中西伯利亚的气候特征
中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域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北方,纬度偏北,地势高亢,西距大西洋遥远,东离太平洋虽然较近,但东、南侧都有高山屏障,受海洋影响不大;唯北向北冰洋畅开。所以本区气候特点是大陆度特别强,降水量少,比西伯利亚气候条件更为恶劣,是极端严酷的大陆性气候。
冬季,本区地表强烈冷却,太阳辐射量很少,平均每年80千卡/厘米2,气压很高,整个区域基本上被冰洋气团和极地西伯利亚干冷气团控制。冬季气温很低,1月平均气温南部为-20~-27℃,北部为-43~-50℃(在最寒冷的一些日子气温可降至-60~-68℃)。本区1月平均气温竟比同纬度其它地区6~14℃。由于辐射时冷却而产生的逆温度可达千米以上,一些山间盆地谷地更有助于气温的逆增现象。
位于本区东北的东北西伯利亚上扬斯克(位于海拔120米的雅纳河中游谷地)和奥依米亚康(位干印迪吉卡-河上游谷地)地区,因处在巨大的上扬斯克—科累马山弧北侧的河流谷地,其东、西、南三面为高山环绕,特别有助于冰洋气团寒冷空气的侵入和下沉停滞,再加之这里地处高纬,所以冬季气温较低,被称作北半球的“寒极”,奥依米亚康(绝对最低气温是-71仑)和上扬斯克(-68℃)有“寒极两个女儿”之称。这里冬季气旋发达,几乎无气旋活动,天气晴朗少云,降水量不多,为3O~150毫米,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5—25%。
中西伯利亚的夏季气温相对较高,7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4~16℃,南部个别地区可超过20℃,日平均气温可达11~35℃,连奥依米亚康也曾测得32℃的绝对最高气温。暧季降水量多,占全年降水量的75~80%。
本区年降水量比西西伯利亚少,除了沿叶尼塞河河谷的东部狭窄地带及南西伯利亚山地外,年降水量一般在411毫米以下,而“寒极”地区更少。稀少的年降水量、极大的年较差及大陆度(东西伯利亚的大陆度都在80%以上),说明东西伯利亚是亚洲大陆性气候最强烈的地区。
极端严寒的大陆性气候导致本区永久冻士的广泛分布,在北部永冻土深达500~600米,有的地方甚至达到800~1500米,参数山区永冻土厚为200~400米。在南西伯利亚山地的阿尔泰等高山地区也分布着永冻土,且发育有现代冰川,在平原低地区地下冰到处可见。在本区松塔尔—哈亚塔山脉、契尔斯基山脉等地,山地冰川的总面积超过380万平方公里,雪线高2100~2600米,冰舌可下伸至800~2000米处。
由于本区山地颇大的高度,所以气候的垂直带性变化也较明显,尤其是在南西伯利亚山地,如降水分布,在山麓低地年降水泥只有300~400毫米,但在2000~2500米处降水量可增至700~1000毫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