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前汶川地震15位跳伞勇士,4999米高空生死盲跳,你还记得吗?

2.今日16时55分哪地震

3.四川大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四川地震55米巨蟒_四川地震55米巨蟒是真的吗?

5·12汶川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UTC+8)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8分04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 里氏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矩震级为7.9Mw),地震烈度达到11度。此次地震的地震波已确认共环绕了地球6圈? 。

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门、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5·12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其中,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一般灾区共186个县(市)。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

扩展资料:

汶川地震产生影响:

1、影响范围

5·12汶川地震包括震中50千米范围内的县城和200千米范围内的大中城市。陕西、甘肃、宁夏、天津、青海、北京、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内蒙古、广西、广东、海南、江西、西藏、江苏、上海、浙江、辽宁、福建等全国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有明显震感。

2、经济损失

截至2008年9月4日,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人民币。四川损失最严重,占到总损失的91.3%,甘肃占到总损失的5.8%,陕西占总损失的2.9%。

3、文物损失

5·12汶川地震对四川省文物造成一定影响,受损文物约占全省文物五分之一。绵阳市8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5处严重受损,30个省级文保单位,24个受损。其中平武县有3500年历史的报恩寺损毁严重。都江堰40余处古建筑中,有95%在这次地震中受损,其中受损最严重的,除了泰安寺还有二王庙、伏龙观、青城山天师洞的皇帝殿等。

百度百科-5·12汶川地震

14年前汶川地震15位跳伞勇士,4999米高空生死盲跳,你还记得吗?

5月14日清晨,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三天,接连两天的大雨终于停了。此时,空降兵某部接到总参谋部命令:立即派遣伞降人员进入震中茂县,执行通信联络、灾情勘察、情况上报任务,为上级决策提供依据!

很快,一架运输机飞到重灾区茂县上空。当时机上除了5名机组人员,还有100名官兵,按第一分队的15名队员将首批伞降,第二分队的85名队员将第二批伞降。这是在4999米的高空,如果再算上茂县平均4000米以上的海拔,这里无疑是万米高空。运输机测风测雨的雷达扫描仪上显示的回波越来越强烈,大雨打在运输机玻璃舱上“”作响。透过机窗向下看,地面上高山耸立,悬崖陡峭,林木参天,还有震中灾区地面上那裸露着钢筋的片片废墟。机上的伞降队员没有人知道跳下去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

14日中午12时左右,运输机一步步接近震中茂县灾区,并开始在其上空盘旋,寻找最合适的伞降时机。大约5分钟后,运输机下方的云层突然散开一个伞降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可以看到茂县城关大桥,于是伞降指挥官立即抓住瞬间即逝的有利时机,果断下达伞降命令,李振波大校第一个跃出机舱,紧随其后的是6名伞降队员。瞬间内,雪白的伞花朵朵绽放,飘向孤城茂县。

然而,令人预想不到的是,茂县上空的云层瞬息万变,原本打开的伞降窗口瞬间关闭,运输机只好继续在上空盘旋,大约又过了七八分钟,云层中伞降窗口再次出现,8名伞降队员没有丝毫犹豫,抓住有利时机,迅速跃出机舱。可这之后,茂县上空开始下起雨,且雨势越来越大,伞降窗口再次关闭,原本准备第二批伞降的85名伞兵,只好坐在运输机里,继续在上空盘旋……

12时25分,震后第一批伞降的15名勇士,终于踏上了震中茂县的土地。

少将痛苦的抉择

5月20日,指挥此次空降的空降兵某部少将指挥官王维山接受记者访时,向记者讲述了这次空降的前前后后。

“这是一次痛苦而艰难的抉择,是历史上所没有的———一方面要坚持执行总部下达的命令,另一方面还要保证官兵的安全,下这个决心太不容易!” 王维山感慨道。

有过400多次跳伞经验的王维山少将,深知这次任务的艰巨: 茂县地形特别复杂,全部为陡坡悬崖,无着陆地点;境内山峰多在海拔4000米左右,平时训练中只需在数百米高度跳伞的空降兵,今天却要在4999米高空实施伞降,而在海拔4000米以上跳伞就需要氧气面罩;伞兵要从云层上空跳伞,对云下情况一无所知,只能全靠伞降队员自己控制。

但王维山没有太多时间迟疑,他迅速决定派一支15人的小分队先头空降茂县。这15名官兵全部是空降兵骨干,拥有100次以上跳伞经验,熟悉山地尤其是汶川地震灾区的山地地形。

李振波,空降兵研究所所长,大校军衔,18年入伍。作为空降空投总指挥,新一代伞兵主战伞也是在他的领导下研发的;研究成功时,李振波还是试跳第一人。在得知四川发生地震需要支援后,李振波主动请战,最终被任命为这支空降小分队的队长。

任涛,四川德阳籍战士。他的奶奶在此次地震中遇难,岳母也受了重伤。他把悲痛悄悄藏在心底,全身心投入到救灾中。因为他熟悉当地地形,所以他被任命为首批伞降小分队引导队班长,担起“尖刀”角色。

……

让我们一起记住这15名勇士的名字:李振波、王军伟、李志宝、殷远、郭龙帅、李亚军、赵海东、赵四方、雷志胜、刘文辉、王磊、余亚宾、任涛、李玉山、向海波。

事关生死的情报

接到命令后,15名伞降队员立即准备好了空降所需重要装备:滑行伞、GPS卫星定位系统、海事卫星电话、必需的干粮和饮用水以及必需的药品。

出发前,按照空降兵部队的传统,王维山亲手在15名官兵的左臂系上了一条鲜艳的红丝带,以祈祷平安。

但是,第一个跃出机舱的李振波刚离机就遇到了意外的险情:跃出机舱后,他的主伞迟迟没能打开,他的身体在空中一落千丈,耳边风声呼呼,生命危在眼前。但他很快冷静下来,在下降到离地面大约700米时,他沉着地打开了备用伞,终于安全地落到地面。

通信士官雷志胜成功着陆3分钟后,就立即与指挥所建立了通信联络,他在第一时间报告了着陆情况,并提供了一份事关战友生死的重要情报:地面地形情况复杂,不利于大队人马实施高空伞降;天气又在变坏,而且剩余85人所用的伞具都是圆伞,不像他们所用的翼伞那样灵活抗风,所以建议取消剩余人员的空降行动。

此时,飞机已经第三次在茂县上空盘旋。机舱里,剩余的伞兵们分成两排站了起来……关键时刻,飞机舱门缓缓关上了,先头小分队提供的情报让指挥官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20分钟后,14名伞兵已经全部集结到李振波的身旁。他们很快与茂县县长取得了联系,并把茂县的受灾情况向指挥部作了报告。一直到当天下午15时,李振波大校才抽空向妻子盛亚玲报平安。“我们15人安全到达了。”他喘着粗气,只说了这么一句话。

靠降落伞御寒

在接下来的7天7夜里,无论是遭遇余震还是暴风雨,无论是缺粮还是断水,都没有影响15名勇士完成任务的决心。

上报灾情是这支伞降小分队的首要任务。着陆当天下午3时,他们就利用携带的通信设备首次传回了茂县的灾情。为了进一步摸清茂县与汶川交界处的准确灾情,他们在每人负重20公斤装备的情况下,躲着余震落下的飞石,踏着山体滑坡的泥石,艰难地向震中汶川县挺进。他们每天在海拔3000多米的泥石流山路上行进30公里,所有人的脚上都起了血泡,5名队员的裆部溃烂。

出发时为了携带更多的设备,这15人每人只随身穿了一套迷彩服,带了不足3天的干粮和饮水。因此从17日起,他们开始断粮,没有水喝,更没有药品,大家的嘴因为上火都起了水泡。夜幕降临,他们只能钻进降落伞里抵御川西高原的夜寒,5名队员因此感冒。

他们的艰苦没有白费。经过勘察,他们先后在茂县、汶川沿途选择机降场6个,指挥引导机降、空投20余架次,尤其是在茂县南镇牟托村勘选的空投、机降点,一举解除了附近乡镇10万受灾群众和伤病员的困境。

5月20日,李振波大校翕动着干裂的嘴唇说:“在茂县灾区的7个昼夜里,我和战友们冒着多次余震,翻越了4座3000多米高的山峰,徒步220公里,先后在7个乡55个村庄侦察灾情,向上级报告重要灾情30多批次,为指挥部指挥部队开进和部署抗震救灾提供了科学的信息依据。”

在向汶川挺进途中,这支伞降小分队还发现了被困在山谷的150多名民众,其中包括在当地写生的成都美术学院47名师生以及106名中外游客。他们火速将这一情况上报,请求支援。

和妻子的通话

7天7夜,这15名勇士从来不向上级指挥官说他们所遇的艰险,但李振波大校与妻子难得的几次通报平安电话透露了他们的艰辛:

5月15日晚上10点左右,盛亚玲终于再次等来了丈夫李振波的电话。“我们已经从茂县徒步走到了汶川。”“你吃了吗?”“从出发到现在,只吃了包方便面。”“那边情况怎样?”“我们周围一边是山洪,一边是悬崖。”“要注意安全。”

通话总是这么简短。盛亚玲又是一夜未眠。

第二天,她试着回拨卫星电话,不通。晚上7点左右,丈夫用自己的手机打来了电话,她异常惊喜。“马上要去都江堰了。”“你现在在干什么?”“指挥集、侦察信息,向上级汇报,救助重伤员。”

5月17日20时,虽然知道丈夫此刻一定很忙,盛亚玲仍忍不住拨通了他的电话。“今天往都江堰途中碰到泥石流、山体滑坡,现在要撤回到汶川,明天赶往成都。”“现在就怕发生疫情,你要注意防范。”“放心,我会把14人安全带回部队!”“你们现在过得怎么样?”“不管走到哪里,百姓对我们都非常好。这几天没洗过脸,没换过衣服,晚上实在困了,就用伞做睡袋睡一会。”

传言与真相

当这15名空降兵成功降落震中的当天,网络上就出现了“空降兵牺牲4人,10人联系不上”等传言。在访过程中,当本刊记者与空降部队官兵谈及外界对他们的传言时,他们不约而同地说:“我们无暇顾及外界的说法,我们是在尽我们的职责。”

事实上,外界对空降部队的性质和伞降的真实情况了解并不多。据36岁的空降部队某部营长肖亮介绍,空降部队具有机动能力强,突击速度快的特点。在救援灾区时最常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直升机将部队直接运送到目的地的“机降”,一种是用运输机将空降兵送到目的地上空,伞兵跳伞降落的“伞降”。

“由于这次灾区所在地地势非常复杂,林木多,断壁多,地震后的地面变化大,容易造成伤亡。在这种情况下,派15名官兵伞降侦察灾情,大部队实施准确机降的救灾措施非常正确。”

安全归队后,空降部队医务人员为15名官兵做了体格检查。除了在伞降过程中扭伤腰的一位少校,其他人的身体都很健康。受伤的那名少校感动地说:“在这7个昼夜里,每当休息时,哪怕是片刻的休息,战友们都来给我按腰捶背,是战友情、同志爱,给了我力量和勇气。”

经历7天7夜的连续作战,这15名勇士显得有些疲惫,但灾区的人民还在等待着他们,他们来不及休息,很快又投入下一场战斗。

今日16时55分哪地震

在15位身穿军装的战士,将酝酿壮志与无悔的 遗书 送交上级后,他们迈着坚定的步伐,走上了拯救生命的飞机。

500米、1000米、3000米......当飞机升到 4999米高空 时,这15位英雄纵身一跳,开始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生死行动。

这就是2008年 汶川地震 中的15名勇士,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为万千百姓带去了温暖和安全。这15位英雄当时都做了什么?后来又都怎样了呢?

2008年5月12日 ,山摇地晃,楼崩树折,在天地的怒吼和人类的惨呼声中,一场以四川省汶川为中心的8级大地震席卷千里。

此时紧邻重庆的湖北省也是地震山摇,震感清晰十足。位处孝感的 空降兵15军 气氛立马紧张起来,军长王维山陷入了深深的震撼与担忧中。

这不是一般的天灾,很可能要出大问题! 在预感到地震的严重性后,出于军人的敏感,他一声令下,15军立即陷入了全军备战状态。

15军这支部队 历史 悠久且辉煌,在转型空降兵前,它是抗美援朝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 “千岁军” ,培养出了邱少云、黄继光等诸多悍不畏死的战斗英雄。即便建国前,在的中原地区,它也有着不俗的战绩。

直到 1961年4月 ,这支陆地称王的部队结束了它的陆战生涯,在支持祖国空降兵种建设的道路上当起了急先军。

从跑到飞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少不了摔跟头,从资金到人才,从技术到经验,这些都是 探索 路上不可避免需要积累的财富。

在不断的训练中,15军总结出了自己的口号: 通过“地面苦练”和“空中精跳”,腿部需要经历“三肿三消”,才能最终“冲上云霄”。

正是在这种艰苦的训练下,我国空降兵逐渐由少变多,走上正规化道路。而这支部队的出现,让我国无论在作战战备还是救灾抢险上,都有了更多的底气。 去年的河南洪灾、前年的湖北黄梅县大坝决堤,都能看到空降兵们第一线支援的身影......

14年前的汶川地震,在交通、通讯全部阻断的情况下,分发物资、沟通各地、建立站点、拯救群众......

这些工作自然少不了从天而降的“天神”们。所以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全体官兵全部做好了奔赴战场的准备,更是将生死置之度外,提前写好遗书,准备冒死救援万千受灾群众!

在大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凌晨,空降兵研究所所长 李振波 便接到指令,立即组织并指挥尖兵突击队,赶赴震中茂县,执行其他兵种力所不能及的特殊任务。

此时由于强力地震的影响,受灾最严重的 茂县、北川 等地,无论是道路还是通讯,已经全部中断,甚至时不时的余震,更是威胁着试图挺进险地的救援队伍的生命安全,空降兵成了最迅速也是唯一一支能够参与救援的队伍。

大灾面前,时间就是生命。 在清楚了形式和自身重要性后,李振波没有丝毫犹豫,立马筛选聚集100名精锐空降兵战士,他们各自折叠背负好了自己的降落伞,喊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第一”的口号,和40吨紧急筹措的物资一起飞往第一线。

此时茂县已经与外界 失联 近一天,全国人民都为之担心,在时间就是受灾群众生命的前提下,这支突击队很想立即跳到灾区,开始救援与通讯重建等工作。

茂县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四周都是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所以飞机最低也只能维持在5000米左右的高空位置,空降兵们必须从这个高度跳伞下去开始救援,这无疑几何倍数的加大了空降兵们的降落难度!

这是空降兵队伍成立近60年来,第一次以空降形式参与到非作战任务中来。 更让这100人紧张的是,他们平常训练基本都是在数百米高空进行跳伞工作。现在高度提升近10倍,能不能保证自身安全降落地面,无论是他们自己还是部队,心里都没底。

更何况现在茂县建筑装置几乎全部损毁,地面根本没有任何标识,也没有任何指导,甚至连具体气象条件都处于不明状态。贸然执行空降任务,很可能会直接撞上附近高山崖壁,或者直接落入险地,死伤几率极高!

可不管怎么样,人民群众的安全才是第一位。 抱着有去无回的慷慨壮志,这些空降兵们准备立即跳下去执行任务。

就在他们已经做好心理建设的时候,天不遂人愿,任务暂停了。当天上午茂县天气并不好,狂风暴雨闪电雷鸣,大大增加了飞机飞行难度。在飞机从 8000多米高空 ,穿破乌云下降到6200米后,机身已经结满冰霜,不仅外窗模糊,看不到外部情况,就连舱门都打不开了。

这样下去,很可能就是机毁人亡的命运。 不仅灾民救不到,机上上百条生命也将白白葬送。在8次下降尝试失败后,李振波只得下令重新返航,暂停救援任务。

早在飞机奔赴茂县的路上,李振波便开始思考空降方案。面对当地复杂的地形,极端的天气以及5000米高空 寒冷缺氧 的挑战,他不得不慎重慎重再慎重。虽然是抱着必死决心来的,但他不想有哪怕一点的无谓牺牲。

“茂县地形太复杂,能调控方向,就意味着可以选择一个好的降落地点。” 在反复思虑和观察具体情况后,李振波决定用可调节方向的翼形伞进行空降任务。

方向确定后,李振波立马紧急调配了25面 翼形伞 。一切准备就绪,接下来就是人员的选拔。

面对威胁生命的任务,大家虽然心中都有畏惧,但责任感和队友情同时让他们更加积极,全部都踊跃报名,想要做那第一个敢死之人。

李振波很清楚任务的难度和危险系数,他第一个加入了这支充满危机的队伍。 在经过筛查后,他又挑选了22名精通翼形伞操作的战士组成勇士队。其中有14人和他参与第一场空降行动,剩余7人编入预备队,担任此次的跳伞指导任务。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一个好时机。 5月14日 上午,持续了数天的阴雨天气终于结束,天空放晴,正是执行任务的绝佳时机。

机不可失,此时距离黄金救援时间的72小时已经过半,一刻都不能耽误。上午11点37分,随着飞机腾空,机上的15位勇士全都一脸严肃,做好了随时空降的准备。

这其中年龄最大的便是48岁的领导李振波,他已经超过了部队45岁的空降年龄限定。 但他不希望自己只是眼睁睁的看着手下战士们冲锋陷阵,冒死前行,他想做他们的领头人,和他们一起承担将要面临的危险与困难。

所以在挑选队员时,他第一时间将自己列入其中。他给的理由也很军人: 一我的经验比你们足,二我是领导,三这是命令!

在他的坚持下,他成功加入这支 “敢死队” 。而在执行任务时,他也成了领头第一个跳下飞机的勇士!

其他14人的名字分别是 于亚宾、任涛、李玉山、向海波、雷志胜、赵四方、刘志宝、赵海东、郭龙帅、李亚军、刘文辉、王磊、王君伟、殷远。

面对即将挑战的危险,他们全都紧张万分,却又各自有着各自的坚持。比如年龄最小的 向海波 ,他当时只有23岁,正是 社会 上大学毕业,享受生命的最好年级。但他却不希望自己的一生屡屡无为,他想要为祖国为人民做些什么,留下自己的痕迹。面对他的再三坚持,本来拒绝他参与此次任务的李振波,最后时刻也同意了他的加入。

他们中有人上阵前给父母妻儿做了 “最后的道别” ,将号反复告知家人知晓。也有人给恩爱的女友打了预防针:“抢险救灾有一定危险,如我回不来了,别哭,等那里建好了,去四川看看我。”

而这场任务中感触最深、情绪最激烈的便是 任涛 了。因为他家就在四川震区,上战场前他已经从妻子那收到了悲痛万分的消息:他家在地震中被夷为废墟,母亲也因此受了重伤在医院接受治疗,祖母更是没能挺过这一关,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总之,怀着各种各样的愿景和抱负,这15位勇士共同为着拯救民众、抢险救灾这一个目标而努力。在队长李振波跳下飞机后,其他队员怀着澎湃的情绪,依次跳了下去。

“怎么有这么多高压线!”显然,第一个跳下机舱的队长李振波隐约看到了地面的情形,他也没想到茂县的情况这么复杂。

怀着忐忑的心情,在缺氧头晕、严寒侵袭的情况下,他强忍着经历了1500米的下坠过程,在3500米高空准备打开翼形伞,可 这时却发现他背着的降落主伞出现问题,根本就打不开。 好在凭借30多年的经验,他没有惊慌失措,在距地面700米时,他沉着冷静地拉开了另一边的备用伞。

和李振波遇到相同情况的还有 王君伟 ,好在他们都打开了备用伞,有惊无险地落到了地面上。虽然在落下后,树枝将李振波的腿刺穿、雷志胜的右腿也撞到石头上。但基本问题不大,他们还有足够的能量去做接下来的任务。

“解放军来了!我们有救了!” 这15位勇士还没有完成任务,第一时间便起到了激励人心的作用。无论是受伤的还是忍饥挨饿的老百姓们,立马有了主心骨,也有了与死神抗争下去的勇气。

而此时受伤的李振波也并没有停下来养伤,身为队长的他,马不停蹄地便奔赴茂县县城,直接联系到了当地。在获知茂县具体情况后,他将消息第一时间传给了外面的 指挥部

不仅如此,面对极为复杂的空降环境,为避免过大损失,他们建议取消其余空降兵空降, 由他们15人去做这场引导空援的重要任务!

这可不是件轻松的差事,这15位英雄花费了整整7天7夜的时间,徒步220公里,翻越3000米以上海拔的山峰4座,前后途径了7个乡镇、55个村落探察具体受灾情况,为指挥部第一时间提供了重要灾情信息,并引导空投物资、建立临时机场, 直接间接拯救了10多万的灾民。

值得一提的是,仅执行任务的第二天,他们便排除了有决堤风险的两个水电站,同时救出被困在附近的106名中外游客以及47名美术学院师生......

直到5月19日,这15位勇士才从忙碌中解脱,离开茂县,重返队伍。 此时的他们衣衫褴褛,疲惫不堪。在突然放松后,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扛住,病倒在了病床上。病好后他们回归部队,各自开始了自己新的任务和生活。

时隔12年,直到 2020年9月17日 ,在空降兵成立70周年的庆典上,这15位勇士再次聚首。回顾过往,全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他们中大部分人已经复员退伍,分布在天南海北,做生意、当警察等等,干的工作也是各不相同。 当年的15人,就只有李振波、于亚滨、殷远、向海波和李玉山五个人仍在军队中。 其中仍在原单位任职的李振波,在2021年便退休回家养了老。

15人中的李亚军最让人羡慕,因为汶川地震的这次救灾行动,他得到了当时参与救灾的一名女大学生青睐。灾后女生主动追求,甚至奔赴李亚军家乡看望其父母,两人最终走到一起,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雷志胜复员后回到家乡街道办事处工作,过着平凡而又忙碌的生活。对此他十分知足,乐在其中。

赵海东回到部队后的半年便退伍回家,当了老家陕西榆林市的一名公路管理员。

郭龙帅退伍后转业到交通运输局工作;王磊则在辽宁的退伍军人培训基地做老师;王君伟去了四川乐山警局当一名警察;任涛当货车司机,跑起了长途运输......

留在部队中的于亚宾在空降兵某部引导队当队长;殷远在空降兵某大队一营二连当班长;李玉山在部队做上了伞训主任的职位;最年轻的向海波也在空降兵某部当引导队的文书。

虽然如今他们已经不在同一个部队,分散在不同地域。但相信无论何时,他们都不会忘掉2008年那段刻骨铭心的救援经历。也希望他们初心不改,在各自的岗位继续散发璀璨的光辉!

四川大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6.3级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1月22日16时55分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北纬30.3度,东经101.7度)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18千米。

据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介绍,这次汶川发生地震是我国大陆内部地震,属于浅源地震,其破坏力度较大。

张国民说,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范围内,而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达到650公里左右。其中,浅源地震的发震频率高,占地震总数的70%以上,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85%,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对人类影响最大。

专家表示,全球7级以上地震每年18次,8级以上1-2次。我国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推挤,地震活动比较频繁。张国民说,从大的方面来说,汶川地震处于我国一个大地震带--南北地震带上,中部地区的中轴地震带位于经度100度到105度之间,涉及地区包括从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属于我国的地震密集带。从小的方面说,汶川又在四川的龙门山地震带上。因此,这里发生地震的几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