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时间_日本时间差和中国时间差

日本与中国时差是1个小时。日本位于东九区,而中国位于东八区。日本的时间比中国的时间快1个小时。例如,当中国是8点时,日本则是9点。当中国是11点时,日本则是12点。当中国是17点时,日本则是18点。当中国是20点时,日本则是21点。时区是一个基于地球的自转和经度来划分的时间标准区域。由于地球每天围绕其轴线旋转一周,因此被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代表一个小时。时差,是指两个地区地方时之间的差别,出自于《明史·天文一》。时差的计算方法为两个时区标准时间(即时区数)相减,时区的数值大的时间早。比如中国是东八区,美国东部是西五区,两地的时差是13小时,北京比纽约要早13个小时。

24个小时。

日本的时间是24小时的而且比中国要晚一个小时也就说比如现在中国是1点日本就是俩点了新翻25时的意思其实就是凌晨一点的意思26时就是俩点这种说法不科学就好像中国嘛有不分上午下午的说16点是4点对不对日本就不会。

十二小时制和二十四小时制从上午1:00到下午12:59(01:00到12:59)是相同的,除了在二十四小时制中没有AM/PM标记。从下午1:00到12点(13:00到24:00)十二小时制加上12小时就能转换成为二十四小时制,从12点到凌晨12:59(24:00到24:59)12小时制需要减掉12小时转换到24小时制。可以参见右侧的表格。少数特殊情形,如日本的电视台深夜电视节目,特别是深夜动画,在预告该节目的播出时间时,有些会写为超过24小时制的时间,例如“水曜日(星期三)26:30”,即为“木曜日午前02:30”,以使收视用户不致混淆而错过收视时间。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十二小时制显示时间的系统通常会将中午表示为“12:00noon”而将表示为“12:00midnight”,习惯使用二十四小时制的人可能会对此产生理解错误。

优点二十四小时制比起十二小时制有很多优点:不会混淆上午的时间和下午的时间(在十二小时制中7点钟既可以指上午也可以指下午)。在日程表或类似的文件中,一眼就可以看清时间是上午还是下午。这对于需要全天24小时运作的机构尤其重要,例如航空公司、铁路的时刻表和军队。能够精确描述某一天的时间。例如:“2月3日12:00”就很难确定是“2月3日00:00”还是“2月4日00:00”(即“2月日24:00”)24时制在电脑领域中较易按时间顺序排列。十二时制的时间需要转换成24时制才能照正确顺序排列。例如上午12:30(00:30)若按字符顺序排列会被排在上午11:30(11:30)后。在英文中这个问题更为严重因为英文将区别上/下午的AM/PM写在最后,这会造成上/下午的时间在照字符排列时更进一步的被混在一起。24时制则可以轻易的按照字符排列又同时照时间顺序排列而不必使用额外的程式码修正顺序。

缺点受到传统的行针式钟表影响,大部分人日常生活习惯上,都是使用十二小时制称呼及理解时间,例如下午5:00(17:00),日常生活中,一般都是以下午5:00称呼及理解,甚少会用17:00。当使用二十四小时制,提及下午1:00(13:00)至下午/晚上11:59(23:59)时,大部分人都需略作思考,将之换算为十二小时制,才明白所指的时间,稍为不便,甚至可能换算错误而出现误会,例如误以为18:00为下午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