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市天气预报一周_涿州天气24小时预报
1.涿州怎么读
涿州被淹主要与其降雨量巨大、地理位置特殊、排水系统不完善等有关。
1、降雨量巨大
此次涿州的降雨量非常大,平均降雨量高达398毫米,超过了正常降雨水平。大量的降雨导致地表水快速积聚,形成洪水。
2、地理位置特殊
多条河流在此汇入,包括北拒马河、琉璃河和小清河等,这些河流上游受台风降雨影响,水位迅速上涨,洪水泛滥,造成涿州地区的河水暴涨。尤其是北拒马河上游来水最大洪峰达到4500立方米/秒,超出了涿州地区的防洪能力。
3、排水系统不完善
由于此次降雨过程连续时间长、降水强度强、覆盖范畴广,涿州地区的排水系统承受不住如此大的水量,导致积水迅速增加。此外,涿州地区地势较为平整,地下排水不畅,也会加剧洪涝的情况。
如何预防暴雨:
1、监测天气预报:持续关注气象预报,了解可能出现暴雨的时间和地点,以便提前做好准备。
2、清理排水系统:清理雨水排水沟、下水道和水泵,确保排水系统畅通,减少积水的可能性。
3、建立防洪设施:在易受洪水影响的区域,建立防洪设施,如堤坝、护坡、河道疏浚等。
4、规划合理用地:避免在易受洪水侵袭的地区建设房屋和基础设施,合理规划城市用地,保留自然的排水通道。
5、建设蓄水设施:建设蓄水池、水塘等设施,用于暴雨时暂时蓄存雨水,减轻排水系统的压力。
涿州怎么读
涿州地势相对平坦。
涿州市境内地形总体特征是西高东低,地势相对平坦。全境地处太行山前倾斜区,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海拔69.4米,最低海拔19.8米,地面坡降1/660左右。地貌形态受拒马河冲积影响,南北各有二级阶地,高差2-4米不等。
涿州市毗邻北京,地处华北平原西北部,北京西南部,京畿南大门。介于东经115°44′-116°15′、北纬39°21′-39°36′之间,东临固安县,西接涞水县,北通北京市,南到高碑店市。东西横距36.5千米,南北纵距25.5千米,总面积751平方千米。
涿州地形导致洪涝灾害
地形上,涿州是处在太行山脉的山脚下,地势非常平坦。而台风杜苏芮所携带的大量水汽经过涿州的时候,刚好遇到了太行山脉的阻拦,加上冷空气的影响,这里就非常容易出现短时的极端暴雨天气。
极端的暴雨天气全国各地都有可能出现,但是涿州地势比较特别,遭受的洪涝灾情就更加严重。太行山脉的各种雨水从山上下来,都是冲着涿州来的,因为涿州市河流太多,辖区内有永定河、白沟河、小清河、琉璃河、北拒马河、胡良河等,北京下的雨水最终都流到涿州了。涿州变成了一个聚水盆了。
而且因为涿州不像北京门头沟那样的山区,涿州是平原之地,洪水到达涿州市后,排水就没有那么快,加上雨水不停的下,排水又慢,就很容易出现长时间的洪涝水灾。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涿州市
涿州读zhuō zhōu。
涿州市,河北省辖县级市,由保定市代管。地处河北省中部、保定市北部,地处京、津、保三角地带,京畿南大门。2022年末,涿州市常住人口655213人,比2021年末减少7319人,其中城镇人口3909人、乡村人口255504人。
涿州市总面积751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10个镇、1个乡,设有京南经济开发区(辖京南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松林店经济开发区)。市驻双塔街道范阳西路51号。
涿州市,古称涿鹿、涿邑、涿郡、范阳、涿州路、涿县。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地质构造属太行山山洪冲积扇,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拥有丰富的水利、地热和沙石料,古有“幽燕沃壤”“督亢膏腴”之称。
涿州市气候
涿州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显著,温差变化大,四季分明。涿州市的春季,日照时数逐渐延长,地面增温快,内陆低气压活动频繁。但北部干冷空气仍不断南下,继续对涿州产生影响,故多风、干燥。
夏季,受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影响,海洋吹向大陆的夏季风盛行,湿热多雨。秋季,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中心东移,西风盛行,暑热消退,气温逐渐下降,气层比较稳定。故常出现“云淡、风清、天高、气爽”的天气。冬季,因受蒙古强大高气压的影响,自内陆吹向海洋的西北风盛行,雨雪稀少,寒冷干燥。
涿州市年平均温度11.6℃。7月份温度最高,月平均温度为26.1℃。6月份极高温度41.9℃。1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温度零下5.4℃。年较差31.5℃。无霜期累年平均为178天。初霜最早在10月2日,最晚在10月27日。地面温度累年平均为14.2℃。累年平均冻土深度为40厘米。冻土时间最早在12月3日,解冻在3月11日,最长连续冻结122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涿州市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