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哪些是你去了安徽才知道的事情?

霍山县天气预报报_霍山天气网

请问谁知道大别山的历史

大别山

长江与淮河水系的分水岭。位於豫、鄂、皖 3省边境。 介於北纬30°10′~32°30′,东经112°40′~117°10′。西接桐柏山,东延为霍山(也称皖山)和张八岭,西段作西北—东南走向,东段作东北—西南走向。一般海拔500~800米,山地主要部分海拔1500米左右,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

山地地质构造基础是古生代华力西中期的秦岭大别山褶皱带。主要由前震旦纪地层和侵入岩构成,以花岗岩、片麻岩等为主。麻城以东部分受燕山运动影响更为显著。山地经褶皱后,曾一度准平原化。现今山地轮廓为此后的断层运动所形成。断层运动至今仍在进行,1923年霍山大地震即为明显一例。

大别山中山面积约占全部山区15%,其余多为低山丘陵。山间谷地宽广开阔,并有河漫滩和阶地平原,是主要农耕地区。山地多深谷陡坡,地形复杂,坡向多变,坡度多在25°~50°。大别山地势较高,南北两侧水系较为发育,分别注入长江和淮河。注入长江的主要河流有□水、□水、大悟河、滠水、潜水等;流入淮河的主要河流有□河、竹竿河、潢河、灌河、史河等。

大别山属北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典型的山地气候特徵,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温光同季,雨热同季,具有优越的山地气候和森林小气候特徵,具备森林的气候优势。年平均气温12.5℃,最高气温18.7℃,最低气温8.8℃,极端最高气温37.1℃,极端最低气温-16.7℃,1月份最冷平均温度0.2℃,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3℃,夏季平均温度22℃,冬季平均气温10℃,≥10℃积温4500-5500℃,气温年较差21.8℃。平均降水量1832.8毫米,年降水日数161天,空气相对温度平均79%,年日照时数平均1400-1600小时,年雾日102天,太阳平均辐射量110千卡/cm2,无霜期179-190天,年平均气温比附近的市、镇分别低5.2℃,降水比附近的地区多360毫米。

大别山森林海拔差异大,植被变化明显,高度从400多米至1700多米,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低海拔杉木、柳杉、马尾松等人工林成片分布,浑厚辽阔,林相整齐,层次分明。林中杉木、柳杉主干挺拔,生长茂盛;马尾松枝干苍劲,郁郁葱葱。栓皮栎、青冈栎、枫香、黄檀等生机盎然,欣欣向荣。间有小片修笪,掩映其中。海拔渐高,景观迥异峭壁间陡岩上,黄山孤松饱经风霜,傲首从容。山坡上,黄山松林迎风而立,树干弯曲,枝成旗形,优美异常。季节不同,景色各异。春天鲜花盛开,草木蔓发,松绿竹黄,百鸟相鸣;仲夏林木蓊翳,绿荫沉凝,凉风拂肌,几忘酷暑。秋至松竹沉黛,枫叶如火,硕果缀枝,百草含香。冬临风荡林海,雪压劲松,山色凝重,似露峥嵘;山顶积雪经久难消,与繁花绿叶相融,故有“天堂积雪”的美景。

我想知道湖北枝城 或枝城镇的历史越详细越好

宜都,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古城,中华早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红花套城背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7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曾在这里农牧渔猎。春秋战国时期,境属楚地,秦朝时县域属南郡,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置县,名夷道县,至今已有2138年的建制史。

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年)刘备改临江郡为宜都郡,宜都之名即始于此,取"宜于建都"之意,并派大将张飞为宜都太守。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吴大将陆逊占领宜都郡,获取夷道、夷陵、秭归等县,并任宜都太守在此筑城抗蜀,历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战"就发生在境内。

市府所在地故称"陆城"。自古以来,宜都就有“楚蜀咽喉”、“鄂西门户”、“三峡门城”的美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1949年7月宜都县解放,划属湖北省宜昌专区,1958年属宜都工业区,1961年宜都工业区撤销,仍属湖北省宜昌专区,10年后属湖北省宜昌地区,1987年11月30日经院批准撤销宜都县,设立枝城市,1998年,改称宜都市。 宜都人杰地灵。

这里是晚清著名学者杨守敬的故乡,杨守敬在历史地理、书法、金石、版本目录、藏书等多个领域著述宏丰、学高品富,被日本书法界尊称为“开山鼻祖”,今天长江三峡的名称,就是由他所定,杨守敬纪念馆就座落在秀丽的清江之滨。宜都还是中国人民 *** 独臂将军贺炳炎、宜昌市第一个 *** 员胡敌、湖北医科大学创始人朱裕壁的故乡。

宜都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貌以丘陵为主,陆地面积中山区占11.7%,丘陵占79.5%,平原占8.8%。有长江、清江、渔洋河三条主河流,还有大小溪河39 条,均属长江水系。

市境地貌特征构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位于王家畈乡的帽子尖,海拔1064.6米,为境内最高峰,位于枝城镇的长江之渚--关洲,海拔38米,为全市最低处。

宜都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6.7℃,无霜期273天,降雨量1350毫米,日照年均时数约1705小时,主导风为东南风。全市土壤质地以中性为主,共有红壤土、黄壤土、黄棕壤土、石灰岩土、紫色土、潮土、水稻土七个土类。

植被类型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有杉木、马尾松、青冈栎、栓皮栎、竹林、乌桕、油桐、油菜、胡枝子、马桑、茅草和蕨类等。 宜都,是湖北省承东启西的最佳口岸。

它隶属于三峡宜昌“半小时经济圈”,鄂、渝、湘三省市交界处,随着国家生产力布局由东至西转移,宜都区位交通优势进一步显现。境内建有两座长江大桥、两座清江大桥,从市区到三峡机场只需20分钟,贯穿南北的焦柳铁路及两江航道,形成了空中、陆地、水上立体运输网络,为人流、物流提供了方便、低成本的运输服务,有利于发展大进大出的工业项目。

宜都,矿产贮藏丰富。现已探明煤炭储量7500万吨,水泥石灰石6.8亿吨,重晶石、粘土、石英砂等矿产种类繁多,且品位高、易开,非常适合基础工业的发展。

宜都,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县级能源生产基地之一。它地处三峡、葛洲坝和清江水电梯级开发的中心地带,境内建有2个22万、8个11万伏变电站,其供电网络完备齐全、供电质量稳定可靠,可以满足每年30亿度左右的负荷量。

市内还建有中南地区最大的成品油油库,河流星罗棋布,水充足,对于发展那些高耗能、无污染的大型工业项目,提供了便利条件。 工业是宜都经济的主体,占三分之二以上,并且将继续充当增长的“脊梁”。

作为湖北省较早的“五小”工业基地和全国乡镇企业中西部合作示范区,宜都传统产品具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在不断的技术改造中表现出不俗的业绩。建材、化工、医药、电子及农副产品加工是其主导产业。

随着龙头加工企业带动,宜都农业得到了巩固发展。全市围绕水果、茶叶、畜牧、蔬菜、水产、黄姜六个特色产业,先后培育引进了8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个、宜昌市级2个。

宜都还是全国首批园艺产品和茶叶出口示范区,农业精品名牌荟萃,像宜红功夫茶、天然富锌茶、松云有机茶、波尔羊、光明柑、清江鱼等,都在全国享有盛名,远销海内外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旅游业正成为宜都极具发展潜力的领域。

这里山川秀美,水天一色,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历代文人墨客都曾留连于此,写下传芳百世的壮丽诗篇。古潮音洞素有“水旱相连、云雾缭绕、钟乳万千、潮音响彻”之妙景,号称“巴楚第一奇洞”。

梁山层峦叠翠、奇峰屹立,佛道两教并存,香火络绎不绝,有“南武当”之美誉。新近发现的王家畈奥陶纪石林错落有致、姿态万千,古海洋生物化石形态逼真、保存完整,是一处集观光旅游、生态旅游、科普旅游于一体,展示地质奇观的天然博物馆。

近年来,市委、市 *** 坚持工业立市、项目强市不动摇,突出工业主导地位,锲而不舍狠抓招商引资,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县域经济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0.8亿元,财政收入2.72亿元,人均GDP和财政收入进入全省县市前列。

与此同时,市里注重用现代工业理念统筹城乡经济,通过工业化带动产业化和城镇化,让产业化和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呈现出三者良性互动、比。

请问谁知道大别山的历史

大别山长江与淮河水系的分水岭。

位於豫、鄂、皖 3省边境。 介於北纬30°10′~32°30′,东经112°40′~117°10′。

西接桐柏山,东延为霍山(也称皖山)和张八岭,西段作西北—东南走向,东段作东北—西南走向。一般海拔500~800米,山地主要部分海拔1500米左右,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

山地地质构造基础是古生代华力西中期的秦岭大别山褶皱带。主要由前震旦纪地层和侵入岩构成,以花岗岩、片麻岩等为主。

麻城以东部分受燕山运动影响更为显著。山地经褶皱后,曾一度准平原化。

现今山地轮廓为此后的断层运动所形成。断层运动至今仍在进行,1923年霍山大地震即为明显一例。

大别山中山面积约占全部山区15%,其余多为低山丘陵。山间谷地宽广开阔,并有河漫滩和阶地平原,是主要农耕地区。

山地多深谷陡坡,地形复杂,坡向多变,坡度多在25°~50°。大别山地势较高,南北两侧水系较为发育,分别注入长江和淮河。

注入长江的主要河流有□水、□水、大悟河、滠水、潜水等;流入淮河的主要河流有□河、竹竿河、潢河、灌河、史河等。大别山属北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典型的山地气候特徵,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温光同季,雨热同季,具有优越的山地气候和森林小气候特徵,具备森林的气候优势。年平均气温12.5℃,最高气温18.7℃,最低气温8.8℃,极端最高气温37.1℃,极端最低气温-16.7℃,1月份最冷平均温度0.2℃,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3℃,夏季平均温度22℃,冬季平均气温10℃,≥10℃积温4500-5500℃,气温年较差21.8℃。

平均降水量1832.8毫米,年降水日数161天,空气相对温度平均79%,年日照时数平均1400-1600小时,年雾日102天,太阳平均辐射量110千卡/cm2,无霜期179-190天,年平均气温比附近的市、镇分别低5.2℃,降水比附近的地区多360毫米。大别山森林海拔差异大,植被变化明显,高度从400多米至1700多米,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

低海拔杉木、柳杉、马尾松等人工林成片分布,浑厚辽阔,林相整齐,层次分明。林中杉木、柳杉主干挺拔,生长茂盛;马尾松枝干苍劲,郁郁葱葱。

栓皮栎、青冈栎、枫香、黄檀等生机盎然,欣欣向荣。间有小片修笪,掩映其中。

海拔渐高,景观迥异峭壁间陡岩上,黄山孤松饱经风霜,傲首从容。山坡上,黄山松林迎风而立,树干弯曲,枝成旗形,优美异常。

季节不同,景色各异。春天鲜花盛开,草木蔓发,松绿竹黄,百鸟相鸣;仲夏林木蓊翳,绿荫沉凝,凉风拂肌,几忘酷暑。

秋至松竹沉黛,枫叶如火,硕果缀枝,百草含香。冬临风荡林海,雪压劲松,山色凝重,似露峥嵘;山顶积雪经久难消,与繁花绿叶相融,故有“天堂积雪”的美景。

大别山10月底历史气温

大别山位于中国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交界处,介于北纬30°10′~32°30′,东经112°40′~117°10′,西接桐柏山,东延为霍山(也称皖山)和张八岭,东西绵延约380公里,南北宽约175公里。西段作西北—东南走向,东段作东北—西南走向,长270千米一般海拔500~800米,山地主要部分海拔1500米左右,是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主峰白马尖,海拔1777米,位于安徽省霍山县南。温度不会太高,世纪温度会比天气预报报告的温度低两到三度,考虑到大别山里昼夜温差大,有必要带登山外套,上到山顶会有点凉快!温度预计大概再15-20度左右!

大别山属北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典型的山地气候特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温光同季,雨热同季,具有优越的山地气候和森林小气候特征,具备森林的气候优势。年平均气温12.5℃,最高气温18.7℃,最低气温8.8℃,极端最高气温37.1℃,极端最低气温-16.7℃,1月份最冷平均温度0.2℃,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3℃,夏季平均温度22℃,冬季平均气温10℃,≥10℃积温4500-5500℃,气温年较差21.8℃。平均降水量1832.8毫米,年降水日数161天,空气相对温度平均79%,年日照时数平均1400-1600小时,年雾日102天,太阳平均辐射量110千卡/cm2,无霜期17。大别山位于中国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交界处,介于北纬30°10′~32°30′,东经112°40′~117°10′,西接桐柏山,东延为霍山(也称皖山)和张八岭,东西绵延约380公里,南北宽约175公里。西段作西北—东南走向,东段作东北—西南走向,长270千米一般海拔500~800米,山地主要部分海拔1500米左右,是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主峰白马尖,海拔1777米,位于安徽省霍山县南。温度不会太高,世纪温度会比天气预报报告的温度低两到三度,考虑到大别山里昼夜温差大,有必要带登山外套,上到山顶会有点凉快!温度预计大概再15-20度左右!

大别山属北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典型的山地气候特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温光同季,雨热同季,具有优越的山地气候和森林小气候特征,具备森林的气候优势。年平均气温12.5℃,最高气温18.7℃,最低气温8.8℃,极端最高气温37.1℃,极端最低气温-16.7℃,1月份最冷平均温度0.2℃,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3℃,夏季平均温度22℃,冬季平均气温10℃,≥10℃积温4500-5500℃,气温年较差21.8℃。平均降水量1832.8毫米,年降水日数161天,空气相对温度平均79%,年日照时数平均1400-1600小时,年雾日102天,太阳平均辐射量110千卡/cm2,无霜期179-190天,年平均气温比附近的市、镇分别低5.2℃,降水比附近的地区多360毫米。

大别山森林海拔差异大,植被变化明显,高度从400多米至1700多米,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低海拔杉木、柳杉、马尾松等人工林成片分布,浑厚辽阔,林相整齐,层次分明。林中杉木、柳杉主干挺拔,生长茂盛;马尾松枝干苍劲,郁郁葱葱。栓皮栎、青冈栎、枫香、黄檀等生机盎然,欣欣向荣。间有小片修笪,掩映其中。海拔渐高,景观迥异峭壁间陡岩上,黄山孤松饱经风霜,傲首从容。山坡上,黄山松林迎风而立,树干弯曲,枝成旗形,优美异常。季节不同,景色各异。春天鲜花盛开,草木蔓发,松绿竹黄,百鸟相鸣;仲夏林木蓊翳,绿荫沉凝,凉风拂肌,几忘酷暑。秋至松竹沉黛,枫叶如火,硕果缀枝,百草含香。冬临风荡林海,雪压劲松,山色凝重,似露峥嵘;山顶积雪经久难消,与繁花绿叶相融,故有“天堂积雪”的美景。

有人听说过橡子吗

栎树的果实 栎树又俗称“麻栎”或“柞树”

百度百科里有很详细的关于橡子的介绍 它的粉做出来的食物很好吃哦~

橡子,栎树的果实,形似蚕茧,故又称栗茧。《新唐书·杜甫传》:“客秦州,负蕲橡栗以自给。”唐张籍有诗云:“岁暮锄犁倚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每百斤橡仁可酿五十五度的白酒四十斤左右。鄂东山区都有橡子,可供摘。 学名栗茧、蒙古栎,别名橡子树、柞树、蒙古柞。

形态特征

橡树又名栎树,是对壳斗科栎属植物的通称。全世界共有栎树300多种,我国有60种左右。由于栎树能适应广泛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所以在热带、温带、寒带都有栎属树种分布。橡树生长迅速,抗干旱,少虫害,无需专人管理,荒山野岭,沙丘薄地,均可栽种。所结果实,易保存。加工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

橡子很大部分指的是栎属植物的坚果,鄂东山区比较多,形似蚕茧,故又称栗茧。橡子外表硬壳,棕红色,内仁如花生仁,含有丰富的淀粉。

历史:

橡子是号称比水稻、小麦“资格”还要老的粮食。人们食用橡子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多年。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橡子一直是许多山区人民的主要食物。唐代皮日休有一首《橡媪叹》,诗中写道:“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伛伛黄发媪,拾之践晨霜。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从诗中可以看出,唐代末期橡子还是民间的一种粮食。

实用价值:

我国北方著名的橡树有辽东栎、蒙古栎,南方有青冈栎、高山栎、刺叶栎等数十种,栓皮栎、麻栎、槲栎、柞栎南北均有。橡树浑身是宝,除果实可供食用外,其木材坚实、耐腐性能好,是制作家具、农具、枕木、矿柱、电杆的好材料。橡木烧出的木炭,火力旺盛,经久耐烧。橡树皮和橡子壳含有丰富的鞣质,是工业上提取栲胶的好原料。腐朽的橡木还可用来培植出营养丰富的鲜美可口的香菇和木耳。

营养分析

每100.0克营养成份含量如下: 成分名称 含量 成分名称 含量 成分名称 含量 可食部 70 水分(克) 42.3 能量(千卡) 600 能量(千焦) 967 蛋白质(克) 8 脂肪(克) 2 碳水化合物(克) 50.5 膳食纤维(克) 1.3 灰份(克) 1.2 硫胺素(微克) 0.03 维生素C(毫克) 7 钙(毫克) 112 磷(毫克) 64 铁(毫克) 5.8 橡子是一种栎树的果实,鄂东山区比较多,形似蚕茧,故又称栗茧。橡子外表硬壳,棕红色,内仁如花生仁,含有丰富的淀粉。当年杜甫穷困潦倒的时候,便不时以此裹腹。 橡子可以吃。但是一些橡子(尤其是红橡木的黑橡子)含有大量的单宁,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食用会感到苦涩,白橡木的青橡子单宁含量较低,口感较甜,可以生吃或烹调。橡子的基本做法是长时间烧煮并换水去除其中所含单宁,煮熟以后就能直接吃了。橡子也能烘烤或和面,橡子面粉常有一股特殊的清香味,由于橡子含较多油脂,橡子面粉一定要注意贮藏以免哈喇。橡子粉也可以作为咖啡伴侣。 橡子每100 克约含热量510 kcal。主要成分为6% 的水、54% 的碳水化合物、8% 的蛋白质以及32%的 油脂(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此外,橡子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钾和烟酸等矿物质和维生素。

橡籽能不能吃啊

当年诗圣杜甫穷困潦倒时,便时常以此果腹。

近年来,橡子的营养成分引起了科学家的兴趣,据测定,橡子中淀粉和蛋白质的含量略低于大米,每100克橡子可提供600千卡热量和8克蛋白质;橡子所含的氨基酸类似牛奶、豆类和肉类;橡子中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和苹果酸。橡子富含油脂,榨出的油类似于橄榄油,是一种很好的食用油。鉴于橡子的营养价值,国外一些植物学家还乐观地预言,橡树将成为未来的“粮食作物”。

橡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单宁、钾、钠、钙、镁等多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

橡树是一种野生的经济灌木,橡子仁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油脂、蛋白质等,属绿色食品。

橡子是号称比水稻、小麦“资格”还要老的粮食。人们食用橡子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多年。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橡子一直是许多山区人民的主要食物。唐代皮日休有一首《橡媪叹》,诗中写道:“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伛伛黄发媪,拾之践晨霜。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从诗中可以看出,唐代末期橡子还是民间的一种粮食。我国北方著名的橡树有辽东栎、蒙古栎,南方有青冈栎、高山栎、刺叶栎等数十种,栓皮栎、麻栎、槲栎、柞栎南北均有。

梭子是干什么用的

梭子:

1.古代织布所用的工具

2.机枪等武器的弹夹。

梭子,织布时往返牵引纬线(横线)之工具,两头尖,中间粗,枣核形。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出现了无梭织机。无梭织机是将纬纱卷装从梭子中分离出来,或仅携带小量之纬纱以小而轻之引纬器代替大而重之梭子。无梭织机车速高,噪音低且织物质量好,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渐替代了有梭织机。

当代无梭织机有剑杆织机、喷气织机、喷水织机、片梭织机等类型,是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精密机械技术和纺织技术于一体之高新技术产品。

步云山温泉怎么样

步云山位于庄河市西北46公里处,这里山势险峻,层峦叠嶂,怪石嶙峋,千姿百态。

西北有海拔1130米的辽南第一峰步云山,东南有海拔1080米的辽南第二峰老黑山,山上林木茂密,景观奇特。步云山的温泉历史悠久,丰富,是辽宁省最好的温泉之一。

位于辽南第一峰——步云山下的大连步云山温泉生态度区,现已建成温泉供水站7座,最高水温为61℃。经专家鉴定,属于低矿化度、碳酸钠型水,弱碱性。

水中含有26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定名为“中低温医疗矿泉热水”。可广泛用于沐浴、理疗、保健、等。

桃花源古镇里面有湖吗

桃花源位于湖南省常德市境内,南倚巍巍武陵,北临滔滔沅水,史称“黔川咽喉,云贵门户”,要居衡山、君山、岳麓山、张家界、猛洞河诸风景名胜中枢,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桃花源得以吞洞庭湖色,纳湘西灵秀,沐五溪奇照,揽武陵风光。

集山川胜状和诗情画意于一体,熔寓言典故与乡风民俗于一炉。桃花源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国家森林公园,并即将升格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拥有157.55平方公里面积。其中“世外桃源”主体景区15.8平方公里,“武陵渔川”沅水风光带水域44.85平方公里,保护区96.9平方公里,主体景区包括桃花山、桃源山、秦人村、桃仙岭。

风景16类。其中山峦、岩体、水体、河洲、洞穴、峡谷、天象、生物景观8类;游览图标准景点95个,内部景界分布丘峦脊岭35条,峡谷19条,溪涧18条,水库池塘72口,涌泉32穴。

人文景观古老神秘,自然景观丰富多彩,内部景界幽奥秀美,外部景界雄浑壮阔。 桃花源在历史上就是中国古代道教圣地之一,有第三十五洞天、第四十六福地的美誉。

千百年来,桃花源咸集文人墨客,忙煞古今游人,陶渊明、孟浩然、王昌龄、王维、李白、杜牧、刘禹锡、韩愈、陆游、苏轼等都留下许多珍贵的墨迹。公园内有神话故乡桃仙岭、道教圣地桃源山、洞天福地桃花山、世外桃源秦人村四大景区近百个景点。

每年一届的桃花源游园会,是湖南省“三节两会”的重要活动之一。公园内,环境气候,一年之间,一山之间,阴阳明暗变更,寒温不齐,被称为“洞天气候”,经测定,年平均气温14.2—15.7℃,比县城低0.8—2.3℃,大小桃花溪的深浅层雾可达130多天,故处处迷津。

桃花源森林公园桃花源旅游产品十分丰富,著名的有桃花源擂茶系列、桃源大叶茶、桃花源仙桃、蜜桔、沙田柚、桃源观、桃花源大门桃花源大门延泉黑猪、竹编工艺品、桃花源纸伞、根雕等,均为传统乡土特产,特别是桃源玉雕、桃花石雕塑工艺,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80年代以来,先后有日、美、新加坡等40多个国家的来宾前来洽谈订货。如今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已是商贸、旅游、的理想场所,也是投资兴业的黄金宝地,这里晨钟暮鼓、香烟缭绕、商贸云集、游人如织,“世外桃源”的太平盛世,得以真正再现,她象一颗璀璨的明珠,把神奇古老的桃花源装点得分外娇绕、妩媚。

2动植物编辑植物群落桃花源美景花源位于中亚热带北缘湘、鄂、川山地丘陵植被区和江汉洞庭湖,鄱阳湖平原植被区的过渡地带,基本处于华中区系与华东区系的过渡线上,森林植物以松属、杉木属、圆柏属、栗属、栲属、青冈栎属、栎属、润楠属、擦树属、枫香属、李属、花揪属、栾树属、杜英属、榆属、榉属占优势。共有木本植物446种,草本植物740余种。

观赏动物桃花源主体景区动物栖息环境优越,食物链网结构复杂,鸟、兽、虫、鱼丰富。美形美色声美姿观赏动物255种,其中野生种230种,占90%;驯养种25种,占10%。

3全球华人心中的桃花源编辑——同元,为城市打造历史记忆——古镇开发 运营专家,承传统,启未来重庆同元集团是以开发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人文文化为主的旅游地产开发商。经过多年耕耘,不仅在综合实力、规模扩张、整体运营开发和持续经营招商等方面取得了斐然的成就,2000年来更是在中国文化旅游地产领域载誉颇丰,影响力遍布全国。

20大古镇布局全国,所至即焦点根据集团开发战略,同元集团将在全国12个省市打造20个古镇项目,划定中国文化旅游地产版图!2014年继云南“彝人古镇”山西“黎侯古城”、重庆“长寿古镇”、福建“海坛古城”后,同元集团进军湖南常德,投资50亿巨构1600亩巅峰巨作,完美演绎“桃花源”绝世风。4梦里中国,传世古镇编辑为世界,唤醒东方文化瑰宝湖南·常德·桃花源,因陶渊明魏晋“名士风流”而闻名,以山水田园之美、寺观亭阁之盛、诗文碑刻之丰、历史传说之奇誉满中外,是仕隐文化象征,更是全球华人向往的田园诗、理想地、中国梦所在,当代都市人、成功者寄托情怀、寄“隐”为乐的首选。

桃花源古镇领踞江南田园风光极致秀美处,零距离“桃花源”唯美人文风光,凭借非凡规划和品位,势必扛鼎桃花源文化旅游半壁江山。市政千亿布局,升级世外桃源[1] 根据常德市 *** 《桃花源镇古镇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桃花源片区未来将形成东抵水溪,北止沅江,总面积约5.6平方公里,配备古镇休闲、观光旅游、疗养度等功能,具有山水田园特色、神秘而具有活力的生态型小城镇。

2014年桃花源古镇启动,正象征着这片土地上的文化景观游旅,正式升级!1600亩古镇,拾掇人间仙境于旅游产业版图核心,以国家5A标准,打造桃花源古镇。以1600亩庞大规模,统御6大要素,强势推出古建筑群、广场、宝塔、戏台、庙宇、亭台、河溪等特色美景,为世界鉴赏桃花源,贡献集商业、商务、居住、度、观光、休闲、文化为一体的“一站式”古镇生活。

自此,春赏桃花、夏游沅水、秋迎田园乐、冬举酒观雪……桃花源里、古镇上,放下身段、名利,乘万物以游心,逍遥驰骋,尽得人间自在。

有哪些是你去了安徽才知道的事情?

大别山位于中国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交界处,介于北纬30°10′~32°30′,东经112°40′~117°10′,西接桐柏山,东延为霍山(也称皖山)和张八岭,东西绵延约380公里,南北宽约175公里。西段作西北—东南走向,东段作东北—西南走向,长270千米一般海拔500~800米,山地主要部分海拔1500米左右,是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主峰白马尖,海拔1777米,位于安徽省霍山县南。温度不会太高,世纪温度会比天气预报报告的温度低两到三度,考虑到大别山里昼夜温差大,有必要带登山外套,上到山顶会有点凉快!温度预计大概再15-20度左右!

大别山属北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典型的山地气候特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温光同季,雨热同季,具有优越的山地气候和森林小气候特征,具备森林的气候优势。年平均气温12.5℃,最高气温18.7℃,最低气温8.8℃,极端最高气温37.1℃,极端最低气温-16.7℃,1月份最冷平均温度0.2℃,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3℃,夏季平均温度22℃,冬季平均气温10℃,≥10℃积温4500-5500℃,气温年较差21.8℃。平均降水量1832.8毫米,年降水日数161天,空气相对温度平均79%,年日照时数平均1400-1600小时,年雾日102天,太阳平均辐射量110千卡/cm2,无霜期179-190天,年平均气温比附近的市、镇分别低5.2℃,降水比附近的地区多360毫米。

大别山森林海拔差异大,植被变化明显,高度从400多米至1700多米,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低海拔杉木、柳杉、马尾松等人工林成片分布,浑厚辽阔,林相整齐,层次分明。林中杉木、柳杉主干挺拔,生长茂盛;马尾松枝干苍劲,郁郁葱葱。栓皮栎、青冈栎、枫香、黄檀等生机盎然,欣欣向荣。间有小片修笪,掩映其中。海拔渐高,景观迥异峭壁间陡岩上,黄山孤松饱经风霜,傲首从容。山坡上,黄山松林迎风而立,树干弯曲,枝成旗形,优美异常。季节不同,景色各异。春天鲜花盛开,草木蔓发,松绿竹黄,百鸟相鸣;仲夏林木蓊翳,绿荫沉凝,凉风拂肌,几忘酷暑。秋至松竹沉黛,枫叶如火,硕果缀枝,百草含香。冬临风荡林海,雪压劲松,山色凝重,似露峥嵘;山顶积雪经久难消,与繁花绿叶相融,故有“天堂积雪”的美景。

1、淮河(还有秦岭)是中国南北的地理分界线,在淮河边面北朝南真正体验了一下,啊祖国我的南方和北方。

2、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故事,味道真的不同啊。

3、皖南皖北不一样,皖南是南方,皖北是北方。皖南真比皖北美多了,皖南青山妩媚碧水长流白墙黑瓦徽派建筑如诗如画目不暇接。

4、安徽有美丽的黄山九华山齐云山天柱山琅琊山大别山霍山皖山。有大江大河如长江淮河,新新安江山水画廊,徽杭古道,有美丽的巢湖。

5、这里有大美徽州,屯溪老街黎阳老街,有歙县黟县老城,有宏村西递唐模呈坎鱼梁深度等古村落,有许国牌坊棠樾牌坊,逍遥津八公山石矶敬亭山谢眺楼醉翁亭六尺巷桃花潭虞姬墓青山李白墓大泽乡绩溪龙川上庄。

6、这里名人荟萃,朱元章曹操包拯华陀李鸿章陈独秀胡适王稼祥张治中李克农张恨水严凤英。

7、难忘痛彻心扉的皖南事变,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茂林皖南事变旧址。振奋人心的陈毅的“赣南游击词”和“梅岭三章”。

8、要吃米找万里 大包干 小岗村。

9、黄梅戏 天仙配 严凤英。

10、淮南牛肉亳州的酒符离集烧鸡砀山梨。

当某位来到安徽,首先抵达的是合肥,为何叫“ 合肥 ”?因合肥市属下有肥东、肥西两个附属县吧!也可能是合肥最早的始建点起步在南淝河和北淝河的交汇处吧!现巢湖市的庐江县划归合肥市了,能否将“ 合肥 ”改称“ 庐州 ”也很亲切,因为合肥在三国时代就叫庐州了,现在合肥市辖下有庐阳区,合肥市有“ 庐剧团 ”,且庐剧的唱腔念白都是合肥的官话叙白。

安徽面积14万平方公里,地域呈“目”字形,省域面积被淮河、长江一分为三,过去省气象台播报天气预报: 淮河以北的称“ 淮北地区 ”,中间的称“ 江淮之间 ”,长江以南的惯称“ 皖南山区 ”或叫“ 江南 ”。

在这个不大的省域面积上,淮河是中国的南北方分界线,淮河以北叫“ 北方地区 ”,淮河以南叫“ 南方地区 ”,虽只一河之隔,却是两重天,江南地区的年降水量是淮北地区的两倍还多;这一河之隔,两岸的饮食文化大有差异,北边的人喜面食,南边的人喜米食。

查安徽地理才知道,这“ 淮河 ”没有出海口,这淮河流经安徽,福泽江苏,还帮上游河南人排污。

过去来到安徽的人肯定知道,这个不大的省域原来有17个地级市( 现在是16个 ),走不上几步,就是手机通话漫游。

来到了安徽才知道,与安徽人打交道,淮北地区(通指)的人直爽、豪放,在外面抱团,喜欢打群架,由此损坏了安徽人的信誉度;江淮之间的人勤劳、自私、虚伪、好面子;皖南人淳朴、诚信、好客。( 以上所指这些不是绝对的 )

初来安徽会把许多地名混淆,有青阳、枞阳、凤阳、涡阳;有人分不开青阳县与枞阳县;有人分不开凤阳县与凤台县;有人分不开凤台县与石台县;有人分不开绩溪县与郎溪县;有人分不开旌德县与广德县,有人分不开太湖县与太和县;有人分不开太和县与五河县;有人分不开怀远县与怀宁县;有人分不开怀远县与定远县;有人分不开怀宁县与休宁县;有人分不开霍邱县与霍山县;有人分不开蒙城县与舒城县;有人分不开宿松县与宿州市;

还有泗县、萧县、和县、寿县、泾县、歙县、黟县;要说黄山市辖下的“ 歙县" 、“ 黟县 ”许多平常百姓都不认识这两个生僻字,把歙(音涉)县称“合县(谐音)”、把黟(音衣)县叫“黑多县”多的是,大众场合闹出了不少笑话。

来到安徽才知道,安徽有在全国最大的人口县“ 临泉县 ”,全县全口230万人;有在华东地区最少的人口县是“ 黟县 ”,全县人口才10万人。

来安徽游玩的人才知道,安庆的黄梅戏,真正的“ 黄梅县 ”在湖北省;到桐城六尺巷游玩,原来这条巷子的长度,是东头打个喷嚏西头都能听到这么长;到了太湖县,原来此太湖非江苏的彼“ 太湖 ”;到了黟县才知道,认为这里有许多 旅游 景点好挣钱,可这里人还要外出打工;到黄山游玩,才知道这里的物价比上海高;到凤阳县会觉得没有想象的那么富;到枞阳县会觉得没有想象的那么穷;到江淮各县走走,会发现农村稠密的房屋建筑,许多都是关门闭户的闲置。

过去外地人与安徽内地通信,把“安徽”写成“安微”的多的是;把“ 东至县 ”写成“冬至县”;把“ 祁门县 ”写成“邪门县”;把“ 萧县 ”写成“肃县”的,安徽有的地名太难懂了。

外省男孩娶安徽女孩才知道,合肥以南嫁女儿基本上是不要彩礼的,就是要也是象征性的一两万,象安庆市与江西省毗邻,江西彩礼高如山,而安庆这边岿然不动,零彩礼嫁女儿多的是。象沿江两岸的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等市县嫁姑娘都不要彩礼,就这一点,安徽人值得外省人敬佩。

到安徽沿岸走走,鱼米之乡的哺育,湿润气候的滋润,这里走出来的少女,个个身段妙曼,面貌水灵多姿,会让游客驻足不舍。

就回答到这里,不妥之处,欢迎大家点评!

安徽有很多外地人所不了解但安徽人却非常在意的事情。

一、安徽是安庆和徽州的组合

清朝乾隆年间,江南分省,取安庆和徽州二字为安徽名。安徽二字并不是一直存在的,只是从清朝才有的。安徽的简称既不是“安”也不是“徽”,而是“皖”,因为安徽境内有皖山(天柱山)和古代的皖国。

二、黄山市以前名徽州

很多外地都知道安徽有一座名山叫黄山。所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是一座蜚声海内外的名山。但是,安徽本地人尤其黄山市人却更认同徽州这个名字。黄山市以前叫徽州府。徽州地区的徽州文化极具特色。徽风之美,令人向往。所以,徽州改成黄山实属可惜。

三、合肥不是一开始就是省会

安徽省最早的省会是安庆市。但由于 历史 原因,安徽省会最终并没有定在安庆。1952年,合肥市正式成为安徽省会。从此,开启了一条逆袭之路。合肥给人的第一印象似乎并不是很有 历史 底蕴。但是合肥以前有一个更深意的名字-庐州。庐州与徽州,才是徽风皖韵相契合。

四、皖南皖北差异很大

安徽省跨越淮河和长江,地域差异非常大,总体上分为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和徽州文化。皖南皖北差异很大。皖南是典型的江南温柔,而皖北更多的是中原豪放。

五、安徽名山很多

安徽是 旅游 大省,境内的一座黄山足以吸引天下游客。此外,安徽还有九华山和天柱山两座名山。

六、合肥的科教实力非常强悍

安徽并不是发达省份,合肥也不是很强大的城市。但是合肥的科教实力非常雄厚。著名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坐落在合肥。而且合肥市还是中国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合肥市拥有一所985大学和2所211大学。

欢迎关注 @城市评论

我就是安徽安庆人,皖中和皖南交接的地方。

这个省真的超级尴尬的。

无论是它的地理位置还是它的饮食文化。

中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分出南方和北方,淮河以南就是南方,淮河以北就是北方,南方种水稻吃大米,北方种小麦吃面食。

我记得我去北京上大学,花了一个学期的时间适应了北方的面食,吃两口我就饱了,胀的那叫一个难受。但是我其他安徽阜阳的同学就不会,非常习惯。

安徽省处于中国中部,经济圈现在属于华东地区,它在地理位置上是非常接近江浙沪的,但是它远远没有这三位大佬有排面,人也不带着玩,其实以前都是一家,后来分了,现在又在一起了[捂脸]

淮河和长江都贯穿安徽,一分为三。淮河以北,皖北,靠近河南;淮河和长江中间那块,皖中;长江以南,就是皖南了,古徽州指的就是那一块,安徽排得上名得景点都在那里。

我觉得大家分的都还挺开的,不是太团结,省会合肥,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举全省之力在发展,结果除了房价暴涨,并没有其他拿得出手的,心累啊……底下的是谁都不服谁。所以,没有发展也就留不住人。去江浙沪的人居多,不是开玩笑说南京都快成了安徽的省会嘛,还有上海,估计也不少。

我家虽是安徽,但是很靠近湖北,所以饮食上,我们跟湖北很像,大家看我在家拍的短,有粉丝留言说饮食习惯很湖北很像,确实是这样的。小时候看天气预报,我妈妈看武汉或者江西南昌九江,从来不看合肥,这个地理位置也是没谁了。

在北京跟别人介绍家乡,挺尴尬的,说了根本不知道。幸亏还有几个名人典故风景名胜拿得出手,一说什么黄梅戏,天柱山,九华山什么的,都大概心里有个数了。在上海就不一样了,一说,人家就知道了。

其实,每个人都希望家乡发展好,这样大家就不用出来打工了,外面的世界再好再繁华也不及家乡的粗茶淡饭,毕竟对于中国人而言,从我们出生开始,家的概念就如三体描述的思想钢印,深深的刻在了我们的基因里,哎,好想回家呀!

到了安徽,你会发现你很快就会跟不上认知。南方吃稻米,北方吃面食。也很奇怪,怀宁人吃大米为什么在全国各个地方开包子铺。

到了安徽,你会发现,安徽人的口味较重。主要是爱吃咸的。

到了安徽你会发现,说话那真的是南腔北调。南方的软语,江淮之间的赣语系,淮河以北的中原官话,让你一时想不起来是在河南还是在安徽。

到了安徽你才发现,黄山和你家附近的山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到了安徽你才看到笔墨纸砚在江南到处都是。

到了安徽你会发现,原来青铜器工艺品也能做的惟妙惟肖。不懂行的人,上周的都可以说成东周的。

到了安徽你会发现有种钱叫哥子。

到了安徽你会发现,安庆人说话跟唱黄梅戏一样。好听。

3八十年代在合肥当兵,有一次外出,碰到一位十四五岁的小姑娘领着一个小孩,小孩管那个小姑娘叫姥姥,我们感到很诧异,怎么这么小年纪就当姥姥了,这不符合常理呀!一问才知道,他们那里管姑姑叫姥姥,管姥姥(外祖母)叫外婆![捂脸][捂脸][呲牙][呲牙]

曾经专门去合肥独自走了一个五日游,去之前总有人问我“合肥有什么好玩儿的,有什么好去的?又没啥特别有名的景点。”但我还是坚持去了,即使独行,因为我对走遍中国和征服陌生有强烈的兴趣。

五天里,我住淮河路,游玩了古逍遥津、李府、包公祠、徽园、博物院、中科大、合肥工大、女人街、香街、中隐于世等。

只要怀着一颗去感谢遇见的心情,愿意去体验各地文化,总能找到非常喜欢的景致。比如徽园的文房四宝文化、博物院的潘玉良作品展、中科大的学术沉淀,都是合肥的独特之处。

好吧,去了之后才知道安徽的徽派文化与合肥无关。

所有事事情都要体验了才知道是怎么回事,比如安徽人是啥样的?徽菜什么味道?安徽风景怎么样?安徽跨长江淮河,南北差异很大,语言饮食完全不一样,只去一个地方不能准确了解安徽。淮河以北和北方习惯接近,尤其和山东河南很相似,面食很多,说普通话。长江南,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徽文化发源地,是江南人的风格,我这个合肥人听他们说话很费劲,他们如果不特意跟我说地方普通话,我一多半都听不懂。江淮之间主要是合肥六安滁州,各方面介于南北特点之间,地方特征不明显,城市包容性比较强, 历史 原因,合肥建国后一直处于省会城市靠后位置,最近十几年高速度发展,城市建设搞的很快,发展空间正在打开。。。欢迎来安徽。。。哈哈

1、安徽的酒好喝,不贵还不上头;

2、安徽的人爱吃鸡,鸡汤面竟然连锁而且是早餐首选;

3、臭鳜鱼,毛豆腐,苦瓜蘸蜂蜜,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还挺好吃;

4、合肥美女真多,穿着素朴但讲究;

5、安徽人说话嘴巴基本都不张开,发音似乎不需要张嘴;

6、临泉县是不是能代表安徽?很多商场都挂“中国”名头,显得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