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双台风胚胎生成,距离21号、22号台风来还有多少天?

2.美发布8号台风巴威生成预警,为何东北有概率要刮台风

3.南海第23号台风“科罗旺”已经形成,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正在生成的台风胚胎_正在生成的台风胚胎17号2023

从风云卫星图像来看,如今西北太平洋地区的热带扰动扎堆发展,已经发展出来“双台风胚胎”和一个命名的台风,所以真的是台风胚胎扎堆。根据接下来的情况来看,预计海洋区域的热带扰动还会继续酝酿,所以新的台风可能又要来了。

首先我们来看看双台风胚胎的情况,第一个就是91W,这个台风胚胎成台已经不可能了,如今它已经进入到越南地区,初步预计还将持续偏西移动,所以准备往孟加拉湾方向靠近,那么就算是未来形成了风暴,那也是气旋了,所以91W虽然在我国海区发展出来,但是成为台风已经不可能。而第二个台风胚胎就是92W。

这个是一个新的台风胚胎,如今正在菲律宾地区发展,暂时风速还在15KT,不过根据超级计算机模拟情况来看,预计有概率发展成为今年的15号台风莲花。GFS预计在10月11日的时候,可能酝酿出9hpa气压值,预计会在我国南海地区发展,过后会波动性增强,有可能靠近我国广东或海南岛地区,所以这个台风胚胎如果形成了台风,将会影响我国华南地区,不过从GFS的模拟情况来看, 强度不是很大,算是比较,就看后面会不会发生进一步的改变。欧洲数值中心也支持这个台风胚胎的发展,预计在10月10日的时候,有可能达到999hpa。

所以从这个情况来说,如今的台风胚胎很大概率就是今年的15号台风莲花,并且预计会影响我国华南地区,大家都是预计会偏西移动,但是EC的路径稍微复杂一点,并且离广东或海南岛地区稍微较远,影响更小一点,所以到底是如何,就看后期的发展情况了,如今还有变化的空间。

综合情况来说,预计最快在10月10日的时候,有概率形成今年的15号台风莲花,并且大概率会影响我国华南地区。这就是“双台风胚胎”形成之后,暂时可能发展起来的92W情况,后期如果出现了变动我们再来看看。整体上来说台风还是不少,在10月从现有的热带扰动发展来看,还是比较多了。

然后就是今年的14号台风“灿鸿”,如今“灿鸿”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台风眼,这也是它增强的标准,12级之后预计还将持续增强,最强的时候可达台风级或强台风级(13-14级,38-42米/秒),并且逐步往日本本州岛南部沿海后,移入日本以东洋面,变性为温带气旋。所以这是一个影响日本较大的台风,并且几乎是沿日本岛一路北上的,所以对日本的影响地区还是较多。当然如今虽然该台风还没有最近距离靠近日本,但是风雨天气已经明显出现,其中大规模的风雨已经完全覆盖了日本大部分地区,这很明显就是一个“水台风”了。

所以加上如今日本的气候也是多变模式,潮湿的天气会在日本地区明显的发展,在日本旅游还没有回来的人需要多多注意下天气变化,这个台风也是不可小觑的。这就是如今海洋区域的发展,所以到了10月,我们还是要注意台风的模式,台风的发展也是越来越明显,这也说明了2020年的台风活跃期还没有结束,按照气候中心的数据显示,预计在10月份,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可能有4~5个台风生成,较常年同期(3.7个)偏多;其中有1~2个登陆或显著影响我国华南沿海地区,较常年同期(0.5个)偏多,终台较常年(10月6日)偏晚。

所以如果92W形成了今年的15号台风莲花,那么这也将是10月的第2个台风,而在10月对华南地区影响也将是第1个,这就是大概的情况。整体上而言,今年的台风确实不太多,总计才形成到14号台风,要是往年的情况,这至少都是20号左右的台风了,所以今年的气候确实比较特殊,并且在7月的时候还出现了无台风的情况,这是非常罕见的,很多人都是2020年气候异常多变,确实也验证了这个问题,如今又出现了拉尼娜现象,说明气候的进一步变化又要来了。

双台风胚胎生成,距离21号、22号台风来还有多少天?

作者:文/虞子期

根据欧美气象数据显示,今年西北太平洋地区的新台风胚胎95W又生成了,这台风胚胎真的是一个接一个,10月难道又要创新高?当然,如今说还有点早,虽然95W生成了,但是根据初步的模拟情况来看,台风胚胎增强的可能性并不大。科学数据显示,95W风速保持在15KT,中心气压值为1010hpa,所以还是一个非常弱的台风胚胎,在卫星云图上来看,也是比较散乱,所以不要着急。

EC和GFS都模拟出了该台风胚胎出现。到底会不会形成20号台风浣熊呢?最初GFS看好该台风胚胎,不过在最新的情况之中,预估95W可能会一直保持低压的模式进行前走。所以暂时看来形成台风的可能性比较低,而EC模拟也是一样的,大家参考即可,初步模拟方向是北上。如今最为关心的可能就是19号台风“海贝思”。根据日本气象厅数据显示,该台风已经出现了快速降低模式,风速已经降低到了50m/s,等级为15级。

所以说,单一的从数据上来说,该台风已经在降低对日本的影响。按照中央气象台的数据显示,“海贝思”即将从向北偏东到东北方向移动,然后趋向于日本东南部沿海,并将于12日傍晚到夜间登陆或擦过,最强可能会达到14级状态,而日本的东京也将是主要的影响区域之一。日本气象厅已经将19号台风定为“大型强台风”,判断是从会登陆东海地区或关东地区,并且登陆时候会保持高强度。

根据日本气象厅初步预估,本次19号台风的影响,将会在大范围内造成创纪录的大雨,可能会根据特殊情况发布大雨特别警告,所以去日本旅游的朋友多多注意下,尽量避开今年的19号台风风王,19号台风逼近日本已经是可以显而易见的了,从卫星图像上也可以看到,“海贝思”台风眼依然是看可以星期看到,风圈已经抵达日本了,所以对日本的影响已经出现,而这个时候还是未登陆日本的。

从路径上可以看到,19号台风正在“转弯”,也将迎来最大的一次“转弯”,就是对准日本关东地区的一个转弯,所以这次日本是避免不了台风的影响了,看这个趋势是直奔而去的。如今已经是“横穿”日本东京,至于后面还会不会改变,我也会持续根据,“横穿”日本东京的方向可能还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只要这里的朋友做好防御就行,大体方向暂时还没有改变。台风看完了,我们来看看我国陆地区域的变化。

这里就说一个广东较热区域的好消息,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广东的“喜雨”可能马上就要来了,在12日的时候,会出现一波小范围的喜雨,其中珠江三角洲区域最为明显。局部降雨量在45毫米,过后将会出现增强的情况,范围有扩大,在14日之后再次回归到无雨的情况,所以这波短暂的“喜雨”能够缓解下部分说较热的朋友,当然具体的范围后面再看看,就看预报会不会发生改变,暂时就这样,谢谢大家阅读!

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美发布8号台风巴威生成预警,为何东北有概率要刮台风

从如今的情况来看,这两个胚胎都是位于菲律宾附近,所以这说明今年的“暖水槽”地带的变化不大,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台风活跃期依然没有结束,还需要进一步地注意海洋区域的变化,同时如今的拉尼娜现象可能也在影响台风的状态

92W台风胚胎已经进入到了菲律宾地区,正在路过,中心坐标为12.7°N?122.6°E,风速已经达到了20KT,相当于10m/s,日本气象厅也显示了该台风胚胎,中心气压值为1005hpa。根据GFS的数据显示,92W在11月8日晚的时候就会增强出996hpa,过后往越南方向靠近,所以对我国完全没有什么影响,而欧洲数值中心与GFS一样,但是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时候才会达到999hpa。所以今年的21号台风艾涛有可能就是这个92W台风胚胎,当然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如果真的命名了,这个台风的强度也不会太大。

过后将持续增强,GFS已经给出了最强963hpa。也是穿过菲律宾,然后进入到越南,所以还是要路过我国海洋区域。而欧洲数值中心预计在,位于菲律宾近海的时候达到995hpa。路径与GFS一样的,都是穿过菲律宾进入到越南,所以综合这两个台风胚胎的情况来看,下一个台风马上就要来了,并且改变的空间已经不大,至少有一个会出现,同时有概率是两个台风同时出现。当然从两个综合分析的情况来看,预计都是会往越南方向靠近,所以完全不用过于担心,所以台风的活跃程度最近还是较大。

在这两个台风胚胎之后,暂时没有看到新的台风胚胎,这也是立冬之后的首个双台风胚胎,并且预计都会发展成为台风,综合两者至少有一个出现,这就是大概的情况,92W如今主要就是移动速度相对较快,然后往越南方向靠近很快。

所以会不会命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可以明确地说93W发展成为今年的一个新台风没有什么问题,因为趋势相当明确,同时如今所处于的区域也是非常有利于台风的发展,所以93W的发展基本成为定局,虽然改变的空间还有,但是改变的空间不大了。

预计,“环高”将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将转向偏西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最强可达强台风级或超强台风级(14-16级,45-52米/秒),12日凌晨到上午将在菲律宾吕宋岛东南部一带沿海登陆。登陆后,穿过吕宋岛南部,将于移入南海东部,然后趋向越南中部。

南海第23号台风“科罗旺”已经形成,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8月的“台风窝”坏了,西北太平洋的三大台风胚胎持续酝酿之中,编码分别为90W、91W、92W,而从现有的情况来看, 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台风的就是90W。美国联合预警中心已经发布了8号台风“巴威”生成预警,所以预警是会提前生成的。

根据日本气象厅数据来看,如今确实已经成为了一个低压区,中心气压值为1006hpa。预计在8月22日就会升级为TD,所以日本气象厅也支持这个台风胚胎的发展,接下来我们将重点来看看这个台风胚胎发展,基本上可以确定为今年的8号台风“巴威”,变化的可能性已经不大。

从卫星云图来看,如今90W结构非常的明显,正在酝酿或爆发之中,按照GFS的模拟情况来看,90W预计最快在8月22日发展成为990hpa气压值,如果风速达到了,所以最快明天可能成为今年的8号台风“巴威”。而GFS预计的巅峰强度为943hpa,所以很大概率这将可能是今年西北太平洋地区的第1个超强台风,也是8月的第1个超强台风,而较强时段路过的区域包含了日本,韩国,朝鲜。同时最终可能会路过我国东北地区,然后在俄罗斯境内消失,所以东北可能“刮台风”了。当然台风来了,风雨可能也会随之而来。

综合来说,依照GFS的情况来看,这可能是影响5国的台风,一路北上发展区域非常大,这就是GFS给出的结果。然后来看看欧洲数值中心的数据,依然是坚持在8月23日会达到994hpa气压值,也就是说EC还是保持在8月23日会形成8号台风“巴威”的可能最大,但是巅峰气压值并没有GFS这么强,只有2hpa,所以EC认为没有发展成为超强台风的可能性,过后也是韩国或者朝鲜,但是具体的靠近点有点模糊,只能后期来看,不过EC大家可能也看到了,离我国沿海的距离又要近一些了,基本上是从黄海北上而去的,不是GFS从东海北上。

同样欧洲数值中心的模拟路径也是要进入我国东北地区,然后在俄罗斯境内消失。所以两大机构都模拟要影响我国东北地区,就看后期会不会发生改变,综合情况来看,我国华东大范围地区出现下沉气流的可能性较大,这将可能会加剧如今的高温天气,后面我们将重点观察90W台风的发展情况。

大家可能也看到了,在90W成为台风状态北上之后,在日本附近似乎又会冒出来一个台风胚胎,其中GFS和EC都模拟出现了,其中GFS预计这个胚胎可能会在8月29日直接发展成为台风,同时EC也是模拟在8月29日会达到998hpa气压值,所以这有9号台风的迹象。

当然这个时间相对较远,后期可能出现变动,所以这里参考下即可,如今主要就是90W的情况,基本可以确定就是今年的8号台风“巴威”,这就是整体的情况。相对来说变化的空间还有,并且GFS和EC虽然路径大体上比较一致,但是台风胚胎最终发展的强度差异还是较大。

所以继续以观察为主,西北太平洋地区多多参考日本气象厅的数据就行,最终是否定义为8号台风“巴威”,还得看日本气象厅的说法,今年日本气象厅已经“抛锚”一次,在远海区域的一个台风胚胎超过了基本命名的标准,但是依然没有给出命名,这样的事情相当罕见了。

综合情况来说,8月的台风算是比较活跃了,在形成5个台风之后,如今又形成了3个台风胚胎,虽然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只有一个90W台风胚胎成为新台风,但是这依然能够说明如今的海洋区域波动很大,热带扰动发展速度相对较快,8月还有概率超过6个台风。如果90W成为了8号台风“巴威”,那8月就已经形成了6个台风,算是比较多了,而且这才是8月下旬的开始,我们从超级计算机的数据也看到了,9号台风“美莎克”可能突发出现并且形成,不过按照趋势来看也是在日本周围环绕,不太可能影响我国,后期我们继续跟进下。

12月才开始,没想到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台风胚胎就如此活跃,这可能是超乎大家的想象了,如今已经形成了 双台风胚胎,编码分别为95W、96W,正在共舞,这也是12月西北太平洋地区的第1个(首个)?双台风胚胎?。

我们下面来看看,是否会形成今年的23号台风科罗旺,当然如今出现台风胚胎活跃,除了我们常说的拉尼娜现象影响之外,还有就是副热带高压在影响之中,拉尼娜现象是可以确定进入到了冬季了,而副热带高压从我国华南沿海也完全退到了菲律宾东部远海区域。

所以这完全是给热带扰动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本身拉尼娜现象的发展也是有利于热带扰动的活动,所以副热带高压?放松?一下,那么发展必然就呈现出较强的趋势。首先我们来看看95W台风胚胎,该台风胚胎的变化情况还是不大,风速保持在15KT,中心气压值为1004hpa,所以完全没有变化,同时它还在逐步的往菲律宾靠近,这发展明显受到了限制。虽然说菲律宾东部地区的大部分区域都还是在26度以上的温度,但是靠近陆地发展就会受到限制,所以这个95W台风胚胎是成不了新台风的可能性了。

当台风趋近海岸,在其前进方向上的会出现弧形中尺度幅合带(台前飑线),这条雨带上就容易携带龙卷风,实质还是切变线上的强对流发展;台前飑线会受到地形作用增强幅合,加强对流活动,使得飑线中的风雨增强,有时台前飑线甚至能携带一系列的龙卷,所带来的强风甚至可以超过台风本身,这种相伴相随的台前飑线往往孕育着雷暴和龙卷等中小尺度对流活动,大大增强着台前飑线的破坏力。

龙卷风也可以出现在登陆台风之中,有的可以寄生在台风的主体环流之内,登陆台风的右前象限是龙卷风的高发区,据研究表明,龙卷带往往出现在低空的强垂直切变、强对流区、强幅合、强垂直运动的区域内,当台风靠近陆地或登陆之后,低空风切变因地面风摩擦减小而垂直风切增大,海岸山脉地形也可以增强幅合,因而在登陆台风中多发生龙卷风。

一般在大海上面的水汽是最足的,而且需要热带海洋地区,这也是为什么发生台风的地区都是东南沿海,同样地处沿海的东北亚一带,比如山东,辽宁这些沿海地区几乎没有台风,因为北方的海水温度还达不到形成水汽的要求,温度至少需要26.5度也可以达到要求,并且想要形成台风,还需要一个热带涡旋,就如同一个机器需要能量才可以运转得起来,台风也是如此,没有热带涡旋,台风也是无法形成的。

在我国南方沿海,因为海水经常容易受到太阳的直射,时间长了以后海水温度也不会低,到了夏天更是如此,当海水蒸发成水汽的时候,上升的气流也会慢慢的液化,最后形成乌云,而等到这个时候如果外面的气压还比较低,就会形成台风了,一般气压越低,形成的台风风力也就更大,到了陆地登陆了以后,因为摩擦和能力不足,台风才开始会慢慢的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