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渣滓洞、白公馆、大足石刻、武隆天坑、芙蓉水库观感

2.一个封建的做法,古代的缠足有何危害?

3.昆虫记精彩语段

大足一周天气预报七天查询结果_大足一周天气

水泡鱼是金鱼里的俯视金鱼品种,需要浅水宽水体,热带鱼是原生鱼,最好不要和金鱼一起养,很容易导致交叉感染和打架伤亡。

养鱼重在养水,只有优良的水环境才能养好鱼。 中国自古有养鱼先养水,我也赞同是没错的。哪么如何养水?怎样判断水养好了?对于刚入门的新手来说要从色香味亮度性状等这方面判断着实有点困难。那么我就在这边给大家说说一种方法,一步步去做,应该可以减少金鱼死亡情况,又能把水安全养好。

中国国粹金鱼养殖重在养心养性,这点在开缸养水时就已经体现了。如果想靠一天之类把水啊仪器设备啊各种菌都弄好,几乎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们得一步

步来,安全保险又有效。首先,尽可能准备好你所能接受的最大面积的养鱼容器,如水槽、玻璃缸,水族箱、周装箱、木海、泥盆瓷盆等等,然后有条件的话准备好

过滤设备(自制过滤槽,买成品过滤槽水泵等都可以)。然后把养鱼容器洗干净后灌满自来水,把过滤设备丢进去后再撒点高锰酸钾(水成紫红色)后浸泡十几分钟

或几十分钟都可以。注意过滤槽里的陶瓷环和过滤棉最好就开水烫泡下,不需要泡高猛。

浸泡后把高猛水倒掉,在用清水把容器和过滤槽清洗两遍洗干净就可以了。这里需要提醒一下的是如果是新做的自制玻璃缸,需要等胶干3天或以上后,把玻

璃缸注满水泡几天再用。其作用一是去除玻璃胶的毒素,让新较和玻璃把毒素散发干净;二是试试玻璃缸粘贴的牢固度和是否有破裂的危险,预防可能会发生的缸破

鱼死地板坏的水漫金山悲剧。所以新做的玻璃缸要放3天或以上等胶干,然后放满水几天没问题后再考虑搬到家里使用。

养鱼容器和过滤槽都处理干净后,现在可以开始放水养水了。把容器和过滤设备都安装接好后,容器里注入新自来水到你养鱼的水位(根据你养的鱼品种和大

小而定),如果有准备,可以丢几颗大苏打颗粒进去,用气泵气石24小时不停打氧(这里建议过滤系统和氧气24小时都不要停,让水循环一直持续)。过一天

后,就可以放闯缸鱼了。

放闯缸鱼,我在这里建议不要贪多贪快贪大,也不要选择对对质要求比较高的珍珠、水泡等之类闯缸。闯缸鱼我建议是先只选择1-2只5-10厘米的健康

金鱼闯缸,因为此时可以说过滤槽里几乎没有硝化细菌,水系统也是新水生水,没有硝化系统,所以先只选择1-2只小鱼闯缸,取少喂(一天最多早晚各一次,

每次以鱼5分钟内吃完为量)的方法。让鱼便便也少点,硝化系统慢慢建立起来。就这样一直养着,最好再宽敞明亮的地方,让太阳东升或西落时能够照射到(不建

议全天照射,特别是大夏天,中午更需要遮阳)。

持续上面这个状况一周左右时,如果水很浑,可以隔天少量(四分之一左右)换新水,换水量少,可困水也可直接用自来水,但要注意水温差不要过大。当一

周左右后感觉水比较干净,水质如同油一样发亮时,说明硝化系统已经初步建立了,这时可以考虑有的分期增加闯缸鱼或自己喜欢的练手鱼(新手最好还是先别

买高价的精品鱼为好,好鱼需要好水好养功才出彩)。这个增加鱼量千万不能一下猛的增加十多条。最好是1-2条的慢慢增加,3-5天左右增加一次,喂食量也

是慢慢增加到5分钟内吃完,每日暂定2餐,等你鱼增加完后系统稳定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少食多餐。

这里要说下的一个问题是一个鱼缸这样到底能养多少鱼?新手很关注,但由于金鱼太吸引人太诱惑了,往往新手容易贪多贪杂。这个容器的养鱼量,没有死规

定。个人养功不同水质不同,能容下的鱼量也不同。如果仅仅只是养活,可以密度稍微多点,如果是要把鱼养好,还是需要大水体低密度高溶氧的。如果真要定个

量,我只能拿自己的情况给大家一个比例参考:我一70*50*50的玻璃缸配的自己做的过滤和反气举,刚开始时只养了10公分以下的狮子凤高这些能混养的

4-5只左右,不超过5只。当一年后我对这水质把握比较熟悉后,里面的鱼增加到了10公分左右的8只。可能10只也可以,但只能勉强维持养活,养好比较

难,而且水质不太平衡。

到此,新手开缸养金鱼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我把个人心得体会告诉大家了。最好再提个杂养的建议:珍珠水泡这些要求水质比较高,最好不要混养,特别是不要和鎏金狮子等混养。第二,提倡一缸一品种,如果真想混养,也最好是狮子和凤高等这些大尾巴鱼养一起。

重庆、渣滓洞、白公馆、大足石刻、武隆天坑、芙蓉水库观感

解放碑,朝天门广场。

解放碑,原名抗战胜利纪功碑,是全中国唯一的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国家纪念碑,以纪念重庆对于国家的伟大贡献。

朝天门广场,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朝天门码头。朝天门是重庆水上门户,襟带两江,壁垒三面,气势雄壮。重庆朝天门广场由时任中央总书记题写。1891年重庆辟为商埠,朝天门始设海关。1927年因修建朝天门码头,将旧城门撤除。

一个封建的做法,古代的缠足有何危害?

2012.09.15,我参加了5天重庆线活动。具体路线是:参观当年国统区渣滓洞、白公馆、国共时期***驻重庆办事处、指挥中心红岩旧址,重庆直辖市区游览点,儒家传统文化的大足石刻,武隆天坑,张艺谋执导《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拍摄现场:真实唐朝驿站,芙蓉洞,芙蓉水库等。希望本文能对选择该线路活动者有所帮助。

金秋九月,天气晴朗。9月15日上午7时,我们10名党员开始坐车,携带的大包小包随便放车上,精神抖擞地向着大西南重庆直辖市进发 ,当天16点50分飞机到达重庆。

重庆是全国四个直辖市之一,早在民国时期,其工业已有一定规模。抗战初期,华东前线的很多兵工厂和重大工矿企业的厂房设备都被有步骤分批次迁往大西南。国民党的陪都重庆,也就顺理成章成了重工业的发展地。西南大后方和国民党的迁都所在地重庆的重工业及城市建设步伐得以加快,有了相对稳固的政治经济基础。八十年代中后期,我在成都上学坐车经过重庆,被夜晚山城的繁星点点,暗淡不耀眼的火树银花所迷。夜色中的重庆长江大桥两排灯光构成一道光景,也能让人打醒精神注目。白天远望,山城光秃秃灰蒙蒙,未能引起经过的人们进城一探的欲望。十年前,我有机会匆匆进过一次山城,感觉没啥特别,不过一个普通旧城,水泥路面高低起伏,没有标志的道路弯弯曲曲,尘土飞扬。总算有亚洲最长最陡的扶梯引以为傲。这次重来山城,惊感其变化之大出乎意料,其城建的步子之大着实令人瞠目:巨大块的土地开发,密密的高楼耸立,立体交通线纵横交错,顺着波浪起伏的道路也能建成在居民区无缝穿梭的轻轨铁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此得到了印证,人的智慧和高科技力量的有机结合,带动了山城的汽车、摩托车、化工工业制造及配套服务等的展。观后感叹,这几大工业支柱和国家财政能支撑起这超高速发展起来的,具有艺术含量的房地产业,蜂蛹而上的壮伟窗口能吸引周边及热切的投资者,轰动效应有时前景是不可估量的。

? 起源于贵州乌蒙的乌江和嘉陵江与长江汇合于重庆。滔滔长江东流水,长江两岸的经济被带动,华东前沿的物资供应能有这个后方保障,船舶水运交通起了重要的作用。重庆的位置是重要的,发展也是有根据的。

? 16日上午,通过参观渣滓洞、白公馆等,了解了国统时期***员在血雨腥风的镇压下的艰难艰辛斗争情况,我们也更应珍惜现在工作生活的来之不易。估计到此参观的人数决不是少数,也都会读懂开设此展览其中的含义。腐朽的国民党穷途没落之时所暴露出的欺压残害革命者之手段的极度凶残,被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所憎恶,其最终也不会有好下场,事实证明也如此。从中也得到启发,现实生活中,只要我们充分认识警惕识破暗藏革命队伍中的坏分子,并对其各种伎俩加以防范,他们的阴谋就会败露,我们也就无往而不胜。四川外语学院和西南政法学院也坐落在歌乐山下,离参观点不远,这也是教育学生很好的地方。

然后,参观了当时中国***在国统区的指挥中心红岩村,下午,参观1950年建成的人民大礼堂和重庆三峡博物馆及观看最新科技成果360度银幕**。

? 17日上午,参观大足石刻-宝顶山石刻。中国儒家传统教育的博大精深尽在石刻中,石刻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南宋是个流亡朝廷时代,政治上风雨飘摇,经济也不景气,历经70多年石刻才建成,执此牛耳的建设者南宋的赵智凤的确不简单,毅力惊人。中央***在此参观后留影的旧照片很多。除了国内的许多旅游者,参观人群中还有不少外国友人,导游滔不绝的英文解说,极尽语言之能事,说得个个目不转睛,大足石刻的知名度是挺高的。我们只参观了大足宝顶山石刻,还有三处石刻也很有名,因时间有限我们没有参观,只能留在以后有机会再解解搀。

18日参观武隆,坐仙女山小火车游仙女山森林草原。一个县城有一片原生态的大草原,真的难能可贵,看一看,瞧一瞧,让你心旷神怡,所有的烦恼忧愁都抛到九宵云外,坐坐仙女山小火车,一路的生态美景尽收眼底,感觉挺别致的哦。

天坑,是几百万年前的某个时期由于地下水干沽,泥土中形成空洞,经地质变动,上层土的重力作用最终塌陷,又经几个时期的演化若干年间的山洪冲刷而出现的自然景观,有的地表层土石质坚硬,没塌而变成桥。参观天坑自然景观,感触良多。坑顶望坑底的人如蝼蚁一般大小,鬼斧神工的神奇,天公造物的大手笔,景象非比寻常能见得到。站坑顶腑视,一幅方正小画镜趴在山野绿丛中,到至天坑底,见到了庞大的唐朝时期驿站,修建得古色古香,名导演张艺谋看中此地此大宅,移镜于此,拍摄了《满城尽带黄金甲》,没来过者,看看影片也可领略此地此风景名胜了。

19日早上,参观芙蓉洞。洞中的钟乳石,经过千百万年的沉淀,化作耐人寻味的、惟妙惟肖的各色形态。石形无奇不有,钟乳石末端生花,圆珠欲滴,似滴非滴,洞中曾经浸水的明显水渍,地质演变的沧海桑田就发生在眼前。

坐船游芙蓉江电站水库。水库因电站发电而蓄水,同时,也成了人们坐船游玩的好去处,一举两得。虽然没有长江三峡的虎啸猿啼,神女峰的画意,山川的雄伟,历史悠久的景观,但江边青山含岱,山峰峭壁,江水碧绿,游船上热情的美女照相,也是值得一游的。

正午时分开始返回阳江。在返程的飞机上,注意到紧挨我后排坐着异于我们的陌生外籍南洋中年小个头男子,样子有些象李小龙,但面短些,脸色略显些许灰,面容显得有些倔犟,坐我最后,后面几排空无一人,女乘务员空姐从机前走到他身旁,问他确定是他将在广州转机南洋后,给个英文表格让他填。

活动回顾。15日下午13时左右,在广州白云机场登机前,我们一队人的随身行李经安检。应为她们细致的安检工作点赞。某人托运的物品,某天早餐见到的人,游历中的某些人和事,等等,所见所闻,也算也不算惊心动魄的一个经历吧。心情平静后,猛吸一口气,心中忽然涌现出耳熟能详的两诗,大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的“神机妙算古名词,师承前人沿用之。",伟人的“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昆虫记精彩语段

缠足不仅严重影响了女性足部的正常发育,还让人们形成了畸形的审美心理。

缠足减少了女性从事舞蹈和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比如朝鲜和日本从中国引进的舞蹈艺术一直持续发展,而与此相反,在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随着缠足的发展而越发停滞不前。

缠足时代女子多以“没脚蟹”自比。脚小难行,动必扶墙摸壁,拄杖持杆,有条件则是婢女扶持,甚至‘扶婢仅能到中庭’,而完全依仗他人抱持背负的也时有所闻,倘若孤立无助,那么由此室移至相邻的彼室也难以做到。至于出门行路, 即使持杖扶婢,也是行不了多远便已气喘吁吁。

缠足使女子无端遭受折磨和痛苦。步履维艰,妨碍了女子正常参加社会工作,阻扰了女子的社交活动。女子困守闺阁,孤陋寡闻,又失去了谋生本领,从而滋长了女子的依赖心、骄惰性和自卑感,也就使得女子的社会地位愈加低下。

扩展资料: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缠足方法、年龄、要求、顺序都不尽相同,因此也造成了各地各具特色的莲形,一般而言北方人身材较高,脚形先天就比南方人长,所以裹起来还是会比南方人的脚长些。

但是因为北地天气寒冷,双脚久裹不容易溃烂生癣,也不须要经常洗涤,所以比起南方妇女容易缠得更加使力,加上北方鞋子较厚,裹布也能多裹厚些,这样的条件下有利于把脚掌裹瘦。

北方小脚的特色在尖瘦上,因为包缠较为紧密,一般而言也较南方人的小脚软绵。这是大体上的分布情形,实际情况也依各地而有不同的变化,中国在清代时有几个以小脚闻名的地区,各地区小脚各具特色。

百度百科-缠足

它们身体鼓鼓的,像半粒豌豆,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的斑纹,或红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但有些瓢虫,鞘翅**、红色或棕色,没有斑点,这些鲜艳的颜色具有警戒的做用,可以吓退天敌。

品析:这段话是《昆虫记》中描写虫子的一段话,通过比喻,列举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将昆虫的样子展现在读者眼前,将它们“可以吓退天敌”的原因淋漓尽致得表现了出来,起到点明主旨的作用。

见过螳螂的人,都会十分清楚地发现,它的纤细的腰部非常的长。不光是很长,还特别的有力呢。与它的长腰相比,螳螂的大腿要更长一些。而且,它的大腿下面还生长着两排十分锋利的像锯齿一样的东西。在这两排尖利的锯齿的后面,还生长着一些大齿,一共有三个。总之,螳螂的大腿简直就是两排刀口的锯齿。当螳螂想要把腿折叠起来的时候,它就可以把两条腿分别收放在这两排锯齿的中间,这样是很安全的,不至于自己伤到自己

蜣螂第一次被人们谈到,是在过去的六七千年以前。古代埃及的农民,在春天灌溉

农田的时候,常常看见一种肥肥的黑色的昆虫从他们身边经过,忙碌地向后推着一个圆

球似的东西。他们当然很惊讶地注意到了这个奇形怪状的旋转物体,像今日布罗温司的

农民那样。

从前埃及人想象这个圆球是地球的模型,蜣螂的动作与天上星球的运转相合。他们

以为这种甲虫具有这样多的天文学知识,因而是很神圣的,所以他们叫它“神圣的甲虫”。

同时他们又认为,甲虫抛在地上滚的球体,里面装的是卵子,小甲虫是从那里出来的。

但是事实上,这仅是它的食物储藏室而已。里面并没有卵子。

这圆球并不是什么可口的食品。因为甲虫的工作,是从土面上收集污物,这个球就

是它把路上与野外的垃圾,很仔细地搓卷起来形成的。

做成这个球的方法是这样的:在它扁平的头的前边,长着六只牙齿,它们排列成半

圆形,像一种弯形的钉把,用来掘割东西。甲虫用它们抛开它所不要的东西,收集起它

所选拣好的食物。它的弓形的前腿也是很有用的工具,因为它们非常的坚固,而且在外

端也长有五颗锯齿。所以,如果需要很大的力量去搬动一些障碍物,甲虫就利用它的臂。

它左右转动它有齿的臂,用一种有力的扫除法,扫出一块小小的面积。于是,在那堆集

起了它所耙集来的材料。然后,再放到四支后爪之间去推。这些腿是长而细的,特别是

最后的一对,形状略弯曲,前端还有尖的爪子。甲虫再用这后腿将材料压在身体下,搓

动、旋转,使它成为一个圆球形。一会儿,一粒小丸就增到胡桃那么大,不久又大到像

苹果一样。我曾见到有些贪吃的家伙,把圆球做到拳头那么大。

食物的圆球做成后,必须搬到适当的地方去。于是甲虫就开始旅行了。它用后腿抓

紧这个球,再用前腿行走,头向下俯着,臀部举起,向后退着走。把在后面堆着的物件,

轮流向左右推动。谁都以为它要拣一条平坦或不很倾斜的路走。但事实并非如此!它总

是走险峻的斜坡,攀登那些简直不可能上去的地方。这固执的家伙,偏要走这条路。这

个球,非常的重,一步一步艰苦的推上,万分留心,到了相当的高度,而且它常还是退

着走的。只要有一些不慎重的动作,劳力就全白费了:球滚落下去,连甲虫也被拖下来

了。再爬上去,结果再掉下来。它这样一回又一回地向上爬,一点儿小故障,就会前功

尽弃,一根草根能把它绊倒,一块滑石会使它失足。球和甲虫都跌下来,混在一起,有

时经过一、二十次的继续努力,才得到最后的成功。有时直到它的努力成为绝望,才会

跑回去另找平坦的路。

有的时候,蜣螂好像是一个善于合作的动物,而这种事情是常常发生的。当一个甲

虫的球已经做成,它离开它的同类,把收获品向后推动。一个将要开始工作的邻居,看

到这种情况,会忽然抛下工作,跑到这个滚动的球边上来,帮球主人一臂之力。它的帮

助当然是值得欢迎的。但它并不是真正的伙伴,而是一个强盗。要知道自己做成圆球是

需要苦工和忍耐力的!而偷一个已经做成的,或者到邻居家去吃顿饭,那就容易多了。

有的贼甲虫,用很狡猾的手段,有的简直施用武力呢!

有时候,一个盗贼从上面飞下来,猛地将球主人击倒。然后它自己蹲在球上,前腿

靠近胸口,静待抢夺的事情发生,预备互相争斗。如果球主人起来抢球,这个强盗就给

它一拳,从后面打下去。于是主人又爬起来,推摇这个球,球滚动了。强盗也许因此滚

落。那末,接着就是一场角力比赛。两个甲虫互相扯扭着,腿与腿相绞,关节与关节相

缠,它们角质的甲壳互相冲撞,摩擦,发出金属互相摩擦的声音,胜利的甲虫爬到球顶

上,贼甲虫失败几回被驱逐后,只有跑开去重新做自己的小弹丸。有几回,我看见第三

个甲虫出现,像强盗一样抢劫这个球。

但也有时候,贼竟会牺牲一些时间,利用狡猾的手段来行骗。它装帮助这个被驱

者搬动食物,经过生满百里香的沙地,经过有深车轮印和险峻的地方,但实际上它用的

力却很少,它做的大多只是坐在球顶上观光,到了适宜于收藏的地点,主人就开始用它

边缘锐利的头,有齿的腿向下开掘,把沙土抛向后方,而这贼却抱住那球装死了。土

穴越掘越深,工作的甲虫看不见了。即使有时它到地面上来看一看,球旁睡着的甲虫一

动不动,觉得很安心。但是主人离开的时间久了,那贼就乘这个机会,很快的将球推走,

同小偷怕被人捉住一样快。使主人追上了它——这种偷盗行为被发现了——它就赶快

变更位置,看起来好像它是无辜的,因为球向斜坡滚下去了,它仅是想止住它啊!于是

两个“伙伴”又将球搬回,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

使那贼安然逃走了,主人艰苦做起来的东西,只有自认倒霉。它揩揩颊部,吸点

空气,飞走,重新另起炉灶。我颇羡慕而且嫉妒它这种百折不挠的品质。

最后,它的食品才平安的储藏好了。储藏室是在软土或沙土上掘成的土穴。做的如

拳头般大小,有短道通往地面,宽度恰好可以容纳圆球。食物推进去,它就坐在里面,

进出口用一些废物塞起来,圆球刚好塞满一屋子,肴馔从地面上一直堆到天花板。在食

物与墙壁之间留下一个很窄的小道,设筵人就坐在这里,至多两个,通常只是自己一个。

神圣甲虫昼夜宴饮,差不多一个礼拜或两个礼拜,没有一刻停止过。

二、梨

我已经说过,古代埃及人以为神圣甲虫的卵,是在我刚才叙述的圆球当中的。这个

已经我证明不是如此。关于甲虫被放卵的真实情形,有一天碰巧被我发现了。

我认识一个牧羊的小孩子,他在空闲的时候,常来帮助我。有一次,在六月的一个

礼拜日,他到我这里来,手里拿着一个奇怪的东西,看起来好像一只小梨,但已经失掉

新鲜的颜色,因腐朽而变成褐色。但摸上去很坚固,样子很好看,虽然原料似乎并没有

经过精细的筛选。他告诉我,这里面一定有一个卵,因为有一个同样的梨,掘地时被偶

然弄碎,里面藏有一粒像麦子一样大小的白色的卵。

第二天早晨,天色才刚刚亮的时候,我就同这位牧童出去考察这个事实。

一个神圣甲虫的地穴不久就被找到了,或者你也知道,它的土穴上面,总会有一堆

新鲜的泥土积在上面。我的同伴用我的小刀铲向地下拼命的掘,我则伏在地上,因为这

样容易看见有什么东西被掘出来。一个洞穴掘开,在潮湿的泥土里,我发现了一个精制

的梨。我真是不会忘记这是我第一次看见,一个母甲虫的奇异的工作呢!当挖掘古代埃

及遗物的时候,如果我发现这神圣甲虫是用翡翠雕刻的,我的兴奋却也不见得更大呢。

我们继续搜寻,于是发现了第二个土穴。这次母甲虫在梨的旁边,而且紧紧抱着这

只梨。这当然是在它未离开以前,完工毕事的举动,用不着怀疑,这个梨就是蜣螂的卵

子了。在这一个夏季,我至少发现了一百个这样的卵子。

像球一样的梨,是用人们丢弃在原野上的废物做成的,但是原料要比较精细些,为

的是给蛴螬预备好食物。当它从卵里跑出来的时候,还不能自己寻找食物,所以母亲将

它包在最适宜的食物里,它可以立刻大吃起来,不至于挨饿。

卵是被放在梨的比较狭窄的一端的。每个有生命的,无论植物或动物,都是需

要空气的,就是鸟蛋的壳上也分布着无数个小孔。如蜣螂的卵是在梨的最后部分,它

就闷死了,因为这里的材料粘得很紧,还包有硬壳。所以母甲虫预备下一间精制透气的

小空间,薄薄的墙壁,给它的小蛴螬居住,在它生命最初的时候,甚至在梨的中央,也

有少许空气,当这些已经不够供给柔弱的小蛴螬消耗,它要到中央去吃食,已经很强壮,

能够自己支配一些空气了。

当然,梨子大的一头,包上硬壳子,也是有很好的理由的。蜣螂的地穴是极热的,

有时候温度竟达到沸点。这种食物,经过三四个礼拜之后,就会干燥,不能吃了。如果

第一餐不是柔软的食物,而是石子一般硬得可怕的东西,这可怜的幼虫就会因为没有东

西吃,而饿死了。在八月的时候,我就找到了许多这样的牺牲者,这苦东西烤在一个封

闭的炉内,要减少这种危险,母甲虫就拼命用它强健而肥胖的前臂,压那梨子的外层,

把它压成保护的硬皮,如同栗子的硬壳,用以抵抗外面的热度。在酷热的暑天,管家婆

会把面包摆在闭紧的锅里,保持它的新鲜。而昆虫也有自己的方法,实现同样的目的:

用压力打成锅子的样子来保藏家族的面包。

我曾经观察过甲虫在巢里工作,所以知道它是怎样做梨子的。

它收集建筑用的材料,把自己关闭在地下,可以专心从事当前的任务,这材料大概

是由两种方法得来的。照常例,在天然环境下,甲虫用常法搓成一个球推向适应的地点。

当推行的时候,表面已稍微有些坚硬,并且粘上了一些泥土和细沙,这在后来是很多见

的,不只在离收集材料很近的地方,可以寻找到用来储藏的场所,在这种情况下,它的

工作不过是捆扎材料,运进洞而已。后来的工作,却尤其显得稀奇。有一天,我见它把

一块不成形的材料隐藏到地穴中去了。第二天,我到达它的工作场地时,发现这位艺术

家正在工作,那块不成形的材料已成功的变成了一个梨,外形已经完全具备,而且是很

精致的做好了。

梨紧贴着地板的部分,已经敷上了细沙。其余的部分,也已磨光得像玻璃一样,这

表明它还没有把梨子细细的滚过,不过是塑成形状罢了。

它塑造这只梨时,用大足轻轻敲击,如同先前在日光下塑造圆球一样。

在我自己的工作室里,用大口玻璃瓶装满泥土,为母甲虫做成人工的地穴,并留下

一个小孔以便观察它的动作,因此它工作的各项程序我都可以看得见。

甲虫开始是做一个完整的球,然后环绕着梨做成一道圆环,加上压力,直至圆环成

为一条深沟,做成一个瓶颈似的样子。这样,球的一端就做出了一个凸起。在凸起的中

央,再加压力,做成一个火山口,即凹穴,边缘是很厚的,凹穴渐深,边缘也渐薄,最

后形成一个袋。它把袋的内部磨光,把卵产在当中,包袋的口上,即梨的尾端,再用一

束纤维塞住。

用这样粗糙的塞子封口是有理由的,别的部分甲虫都用腿重重的拍过,只有这里不

拍。因为卵的层端朝着封口,如塞子重压深入,蛴螬就会感到痛苦。所以甲虫把口塞

住,却不把塞子撞下去。

三、甲虫的生长

甲虫在梨里面产卵约一个星期或十天之后,卵就孵化成蛴螬了,它毫不迟疑地开始

吃四周的墙壁,它聪明异常,因为它总是朝厚的方向去吃,不致把梨弄出小孔,使自己

从空隙里掉出来。不久它就变得很肥胖了,不过样子实在很难看,背上隆起,皮肤透明,

如你拿它来朝着光亮看,能看见它的内部器官。如果是古代埃及人有机会看见这肥白

的蛴螬,在这种发育的状态之下,他们是不会猜想到将来甲虫会具有的那些庄严和美观

了。

当第一次脱皮时,这个小昆虫还未长成完全的甲虫,虽然全部甲虫的形状,已经能

辨别出来了。很少有昆虫能比这个小动物更美丽,翼盘在中央,像折叠的宽阔领带,前

臂位于头部之下。半透明的**如蜜的色彩,看来真如琥珀雕成的一般。它差不多有四

个星期保持这个状态,到后来,重新再脱掉一层皮。

这时候它的颜色是红白色,在变成檀木的黑色之前,它是要换好几回衣服的,颜色

渐黑,硬度渐强,直到披上角质的甲胄,才是完全长成的甲虫。

这些时候,它是在地底下梨形的巢穴里居住着的。它很渴望冲开硬壳的甲巢,跑到

日光里来。但它能否成功,是要依靠环境而定的。

它准备出来的时期,通常是在八月份。八月的天气,照例是一年之中最干燥而且最

炎热的。所以,如果没有雨水来软一软泥土,要想冲开硬壳,打破墙壁,仅凭这只昆虫

的力量,是办不到的,它是没有法子打破这坚固的墙壁的。因为最柔软的材料,也会变

成一种不能通过的坚壁,烧在夏天的火炉里,早已成为硬砖头了。

当然,我也曾做过这种试验,将干硬壳放在一个盒子里,保持其干燥,或早或迟,

听见盒子里有一种尖锐的摩擦声,这是囚徒用它们头上和前足的耙在那里刮墙壁,过了

两三天,似乎并没有什么进展。

于是我加入一些助力给它们中的一对,用小刀戳开一个墙眼,但这两个小动物也并

没有比其余的更有进步。

不到两星期,所有的壳内都沉寂了。这些用尽力量的囚徒,已经死了。

于是我又拿了一些同从前一样硬的壳,用湿布裹起来,放在瓶里,用木塞塞好,等

湿气浸透,才将里面的潮布拿开,重新放到瓶子里。这次试验完全成功,壳被潮湿浸软

后,遂被囚徒冲破。它勇敢地用腿支持身体,把背部当作一条杠杆,认准一点顶和撞,

最后,墙壁破裂成碎片。在每次试验中,甲虫都能从中解放出来。

在天然环境下,这些壳在地下的时候,情形也是一样的。当土壤被八月的太阳烤干,

硬得像砖头一样,这些昆虫要逃出牢狱,就不可能了。但偶尔下过一阵雨,硬壳回复从

前的松软,它们再用腿挣扎,用背推撞,这样就能得到自由。

刚出来的时候,它并不关心食物。这时它所最需要的,是享受日光。跑到太阳里,

一动不动地取暖。

一会儿,它就要吃了。没有人教它,它也会做,像它的前辈一样,去做一个食物的

球,也去掘一个储藏所,储藏食物,一点不用学习,它就完全会从事它的工作。

最后,这个庞大的大家庭消失了。这些小蛛纷纷被飘浮的丝带到各个地方。原来背着一群孩子的荣耀的母蛛变成了孤老。一下子失去那么多孩子,它看来似乎并不悲痛。它更加精神焕发地到处觅食,因为这时候它背上再也没有厚厚的负担了,轻松了不少,反而显得年轻了。不久以后它就要做祖母,以后还要做曾祖母,因为一只狼蛛可以活上好几年呢 望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