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气为什么这么不稳定如题 谢谢了

2.拉尼娜现象怎样引发洪灾?还能引发干旱

3.2020年是最热的一年吗?拉尼娜现象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4.台风是怎么形成的?

5.为什么今年上海雪这么大哦?

华南海域天气报告预报_华南海域天气报告预报查询

形成台风的原因是海面水温在26.5℃以上;一定的正涡度初始扰动;环境风在垂直方向上的切变小;低压或云团扰动至少离赤道几个纬度。

台风的初始阶段为热带低压,从最初的低压环流到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达八级,一般需要2天左右,慢的要三四天,快的只要几个小时。在发展阶段,台风不断吸收能量,直到中心气压达到最低值,风速达到最大值。而台风登陆陆地后,受到地面摩擦和能量供应不足的共同影响,台风会迅速减弱消亡。

热带海洋上低层大气的温度和湿度,主要决定于海表面水温(SST),SST越高,则低层大气的气温越高、湿度越大,位势不稳定越明显。台风形成于SST≥26~27℃的暖洋面上,一般来说,全球热带海洋面上全年都满足此条件,只有赤道东南太平洋全年SST≤26.5℃。

扩展资料

台风都生成于距赤道5个纬距以外的热带海洋上,只有西北太平洋有个别台风形成于3°N附近。但在赤道附近3个纬距以内鲜有发现台风形成。

对给定的辐合值,涡度随时间的变化正比于绝对涡度的大小。在赤道上f=0,如果扰动的相对涡度也为零,则无论辐否有多大,扰动的涡度也不会增加。在离开赤道一定纬度的地区f≠0,辐合能引起涡度的增大,并且对相同的辐合,离开赤道越远涡度的产生率越高。

对流层风速垂直切变的大小,决定着一个初始热带扰动中分散的对流释放的潜热,能否集中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之内。如果垂直切变小,上下层空气相对运动很小,则凝结释放的潜热始终加热一个有限范围内的同一些气柱。

而使之很快增暖形成暖中心结构,初始扰动能迅速发展形成台风。反之,如果上下切变大,潜热将被很快输送出扰动区的上空,不能形成暖性结构,也不可能形成台风。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条件仅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百度百科-台风

天气为什么这么不稳定如题 谢谢了

五月初阳光明媚,天气不冷不热。并且连休四天。可以到处去玩了。

黄山

去黄山看的是奇绝变幻的云海,追的是气势磅礴的日出。带上勇气和梦想,登上天都峰,当一个云游四方的“霞客”吧!

泰山

不少人会连夜或是起大早爬泰山日观峰,为的就是那一抹日出的霞光。温柔的霞光如同一条丝质的缎带,让泰山顿时多了一份柔情。

雨崩

不去天堂,就去雨崩。群山排列涌入眼前,经幡和岁月一起随风飘扬,澜沧江奔腾不息。去雨崩徒步,把身体放在地狱,把眼睛搁在天堂。

古堰画乡

这里有丽质天成又磅礴大气的水乡景色,街边经常可以看见写生的画家,让整个古堰画乡既古朴又文艺。

丹巴藏寨

丹巴藏寨是嘉绒藏寨中最具特色的一个地方,几百幢民居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地融于自然环境中。

锦溪古镇

锦溪古镇是以江南水乡为主要风貌的古镇。同为古镇,同样柔情,但锦溪古镇尤其柔美,就像一位温婉如玉的女子。

涠洲岛

涠洲岛上植被茂密,风光秀美,奇特的海蚀、海积地貌,火山熔岩让人称绝。

南麂岛

在这个处处浸透着蓝色的海外仙山,似乎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只要放开自己的心灵与身体,尽情地与这无垠的蓝色融为一体。

拉尼娜现象怎样引发洪灾?还能引发干旱

环境污染造成天气不好,现在的大自然天气之所以这么糟糕,无疑是人类的毫无节制的自我行为造成的,譬如温室效应,酸雨等等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和抗议,而这其中发达国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以美国为主,美国为了一己之利,不顾其他国家的意见,迟迟不在保护环境的《京都议定书》上签署停止排放二氧化碳标准的协议,导致国际环境保护进度停滞不前,总之大自然的天气的改善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它需要漫长的进程和所有支持环境保护的国家的通力合作,当然也包括我们从小事开始一点一滴做起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与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与居住环境。

前不久,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就地球变暖向人类发出迄今为止最严厉的警告。报告认为,过去50年来全球气温的升高至少有90%是由人类活动导致的。气温升高导致更为频繁的洪灾、热浪、干旱以及海平面上升。专家预测,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8至4摄氏度,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9至58厘米,部分太平洋岛国将被上升的海水淹没。在2080年将有2亿至6亿人受到饥荒影响,11亿至32亿人受水荒影响。全球变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数以亿计人的生活。当人类正在遭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困扰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面对全球变暖的可怕后果,人们至今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全球变暖的含义尚处于一知半解状态。有许多人并不关心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事,什么全球变暖、海平面升高。笔者曾随机做过采访,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全球变暖意味着什么,有些人知道一点,却也没当回事,甚至有人还认为气候变暖冬天舒服,没什么不好。这些人,嘴里也常常念叨着环境如何如何变坏了。可是,他们所关心的环境是自己身边的环境。确切地说,他们所关心的是危害他们眼前利益的小环境,他们对生态环境的大环境意识淡薄,不甚关心。

今冬反常的气候,引起了世界舆论前所未有的关注。这让人们突然感觉到,异常气候的频频出现,使人类处于危险之中,原以为可以驾驭自然界的人类开始坐立不安。气候变暖究竟给人类带来什么祸害?一是水供需矛盾加剧:全球变暖导致降水变化,全球水资源供需矛盾愈加明显。二是天灾威胁加重:热带风暴与飓风的次数与强度都可能增加。三是岛国命运堪忧:地球两极冰雪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众多岛屿将被淹没,一些岛国可能不复存在。四是夏天热浪频现:报告显示,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3摄氏度,北美地区受热浪侵袭的次数将增加3至8倍。五是生物链被打乱:生物物种活动范围的变化将导致迁入地与迁出地生物链出现混乱。六是传染病肆虐:许多通过昆虫、食物与水传播的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范围将扩大。七是经济发展蒙阴影: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年均经济损失从60年代的40亿美元飙升至290亿美元,人类正在遭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困扰,这已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现实。

造成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人类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说起来有人会难以理解。随着对全球变暖科学理解的加深,人类对全球变暖的意识正逐步增强,气候变暖已经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并威胁人类安全。我们对此再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了。不论是为自己,还是为子孙后代着想,我们都应该积极应对,寻求行之有效的对策。古人尚有“先天下之乐而乐,后天下之忧而忧”的胸怀,何况是21世纪的人们。

气候变暖虽然人类无法左右,但它毕竟是人类活动引起的。如果地球上的人类都在大力削减污染物的排放,并能利用各种方式降低能耗,推广能源新技术,就可影响局部地区以至整个地球的变化,减少灾害性天气的发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其实可从许多小事做起,比如坐飞机时少拿份报纸,开车时不带非必需的东西等等。温室气体减排,关系地球上每一个人的生存环境,这些小事虽小,但大家都应该“勿以善小而不为”。

应对全球变暖,人类该如何发展,才能让气候灾难的预警化险为夷?毋庸置疑,只有改变发展观,学会与自然与谐相处,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实现可持续发展,气候危险预警才能逆转。作为生存在地球上的人类,应该承担起维护地球家园的责任。面对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形势,我国各级政府与专家学者极为关注与重视,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应对措施,为解决全球变暖的问题寻找途径。但是,我国的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我们应从建设与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认识问题,寻求更佳的解决途径,使应对气候变暖问题成为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

2020年是最热的一年吗?拉尼娜现象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2008年年初的南方雪灾可以看出,拉尼娜仍未消失。

目录

概述名词解释

拉尼娜现象

形成原因

词义

现象表现近期播报

影响

现状厄尔尼诺、拉尼娜远离热带

“拉尼娜”正在衰退

拉尼娜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上半年气候变化

历史对照

北方高温少雨

长江以南局部地区

2008年气候异常与拉尼娜的关系

拉尼娜如何影响今年春夏气候对南方早稻播种的影响

对春季北方地区沙尘暴的影响

对干旱及森林火险的影响

对夏季区域性洪涝灾害的影响

2009年拉尼娜预警:我国多个省市大旱一、关于旱情的紧急报告

二、拉尼娜气候的共同特征

三、拉尼娜的发展趋势

概述 名词解释

拉尼娜现象

形成原因

词义

现象表现 近期播报

影响

现状 厄尔尼诺、拉尼娜远离热带

“拉尼娜”正在衰退

拉尼娜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上半年气候变化

历史对照

北方高温少雨

长江以南局部地区

2008年气候异常与拉尼娜的关系

拉尼娜如何影响今年春夏气候 对南方早稻播种的影响

对春季北方地区沙尘暴的影响

对干旱及森林火险的影响

对夏季区域性洪涝灾害的影响

2009年拉尼娜预警:我国多个省市大旱 一、关于旱情的紧急报告

二、拉尼娜气候的共同特征

三、拉尼娜的发展趋势

展开

编辑本段概述

名词解释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是气象和海洋界使用的一个新名词。意为“小女孩”(圣女婴),正好与意为“圣婴”的厄尔尼诺相反,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

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环流叫做沃克环流,当沃克环流变弱时,海水吹不到西部,太平洋东部海水变暖,就是厄尔尼诺现象;但当沃克环流变得异常强烈,就产生拉尼娜现象。一般拉尼娜现象会随着厄尔尼诺现象而来,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1988年-1989年,1998年-2001年都发生了强烈的拉尼娜现象,1995年-1996年发生的拉尼娜现象较弱,有的科学家认为,由于全球变暖的趋势,拉尼娜现象有减弱的趋势。

形成原因

那么拉尼娜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厄尔尼诺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增暖、信风的减弱相联系,而拉尼娜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度变冷、信风的增强相关联。因此,实际上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海洋表层的运动主要受海表面风的牵制。信风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水被刮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进行补充,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比西太平洋明显偏低。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翻现象更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西部的上升运动更为加剧,有利于信风加强,这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引发所谓的拉尼娜现象。

词义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a”(注意不是La Nina,因为百度百科无法正确显示带西班牙文特有字母,带拗音符的n,所以这里的西班牙文原文无法正确显示,而La Nina并非西班牙文,这样写的原因是不懂西班牙文)——“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图解

。 气象和海洋学家用来专门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海水表层温度低出气候平均值0.5℃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拉尼娜也称反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冷暖交替变化的异常表现,这种海温的冷暖变化过程构成一种循环,在厄尔尼诺之后接着发生拉尼娜并非稀罕之事。同样拉尼娜后也会接着发生厄尔尼诺。但从1950年以来的记录来看,厄尔尼诺发生频率要高于拉尼娜。拉尼娜现象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频率趋缓,强度趋于变弱。特别是在90年代,1991年到1995年曾连续发生了三次厄尔尼诺,但中间没有发生拉尼娜。 一般拉尼娜现象会随着厄尔尼诺现象而来,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1988年~1989年,1998年~2001年都发生了强烈的拉尼娜现象,令太平洋东部至中部的海水温度比正常低了1至2℃,1995年~1996年发生的拉尼娜现象则较弱。有的科学家认为,由于全球变暖的趋势,拉尼娜现象有减弱的趋势。

编辑本段现象表现

近期播报

最近一次拉尼娜现象出现在最近一次的西南干旱。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通常交替出现,对气候的影响大致相反,通过海洋与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改变大气环流而影响气候的变化。从近50年的监测资料看,厄尔尼诺出现频率多于拉尼娜,强度也大于拉尼娜。 图解

拉尼娜常发生于厄尔尼诺之后,但也不是每次都这样。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相互转变需要大约四年的时间。

影响

中国海洋学家认为,中国在1998年遭受的特大洪涝灾害,是由“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和长江流域生态恶化两大成因共同引起的。 中国海洋学家和气象学家注意到,去年在热带太平洋上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我国附近海洋变冷)已在一个月内转变为一次拉尼娜现象(我国附近海水变暖)。这种从未有过的情况是长江流域降雨暴增的原因之一。 这次厄尔尼诺使中国的气候也十分异常,1998年6月至7月,江南、华南降雨频繁,长江流域、两湖盆地均出现严重洪涝,一些江河的水位长时间超过警戒水位,两广及云南部分地区雨量也偏多五成以上,华北和东北局部地区也出现涝情。拉尼娜也会造成气候异常。中科院院士、国家海洋环境预报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巢纪平说,现在的形势是:厄尔尼诺的影响并未完全消失,而拉尼娜的影响又开始了,这使中国的气候状态变得异常复杂。一般来说,由厄尔尼诺造成的大范围暖湿空气移动到北半球较高纬度后,遭遇北方冷空气,冷暖交换,形成降雨量增多。但到六月后,夏季到来,雨带北移,长江流域汛期应该结束。但这时拉尼娜出现了,南方空气变冷下沉,已经北移的暖湿流就退回填补真空。事实上,副热带高压在7月10日已到北纬30度,又突然南退到北纬18度,这种现象历史上从未见过。 “拉尼娜”它是一种厄尔尼诺年之后的矫正过渡现象。这种水文特征将使太平洋东部水温下降,出现干旱,与此相反的是西部水温上升,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偏多。科学家认为:“拉尼娜”这种水文现象对世界气候不会产生重大影响,但将会给广东、福建、浙江乃至整个东南沿海带来较多并持续一定时期的降雨。

编辑本段现状

厄尔尼诺、拉尼娜远离热带

2000年9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称,在过去的3年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引起天气异常。 它们将不再影响热带地区,但其它地区还将受其影响。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热带地区的气温和水位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太平洋中部的海水水位比正常值高14~32厘米,而白令海和阿拉斯加湾的水位却低于正常值5~13厘米。该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海洋学家威廉·帕策尔特说,目前这种平静状况始于3个月前的拉尼娜的消逝。他认为全球气候系统已恢复到3年前的状态。

“拉尼娜”正在衰退

以下内容均在2007年发表,但事实已经推翻这个理论,从2008年年初的南方雪灾可以看出,拉尼娜仍未消失。 ———2008.01 法美两国“海神”卫星发回的最新海洋观测数据表明,过去两年里影响太平洋的“拉尼娜”现象已经明显减弱,世界第一大洋将恢复往日的“宁静”。 “拉尼娜”的字面意思是“女孩”,它指的是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变化的一种现象。“拉尼娜”是由“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庞大冷水区域在东太平洋浮出水面后形成的,因其特征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也被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的征兆是飓风、暴雨和严寒,它与“厄尔尼诺”现象均会使全球气候出现严重异常。 据法国专家介绍,“拉尼娜”一般出现在“厄尔尼诺”之后,通常情况下,两种现象各持续一年左右。然而1998年开始出现的“拉尼娜”现象却持续了两年,直到2000年6月才开始逐渐减弱。他们表示,目前的研究还无法解释此次“拉尼娜”现象和在其之前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为什么会异常强烈,也不能解释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拉尼娜”现象持续时间比以往延长了一年。 研究人员曾于1999年1月和6月两次观测到“拉尼娜”现象出现减弱征兆,但后来的结果证明,这些不过是假象。在稍稍喘息后,“拉尼娜”再次卷土重来。法国专家强调说,此次卫星发回的最新数据显示,“拉尼娜”现象确实已明显减弱,“女孩”这回是真的老了。

编辑本段拉尼娜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上半年气候变化

上半年我国气候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气候专家经过研究分析,初步认为拉尼娜现象是影响我国上半年气候的主要原因。 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赵振国认为,今年,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赤道东太平洋水温偏低,东亚经向环流异常,造成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偏北气流盛行,而东南暖湿气流相对较弱。于是,北方强寒潮大风频繁出现,而降雨量却持续偏少,气温也居高不下。 据统计,今春北方地区风沙天气频繁,3到4月一共出现了12次大范围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影响范围包括西北、华北、东北西部、黄淮地区,甚至波及到了江淮地区,5月份西北地区又出现了3次区域或局部地区沙尘暴天气,其频率之高、范围之广,为近50年同期所罕见。气候专家陈峪说,西北地区近50年来沙尘事件频数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历史对照

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陆均天说,从公元300年以来,我国一共出现过5个沙尘事件频发期,每个周期持续90年左右,近10年来沙尘事件又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 谈到沙尘暴出现的原因,陈峪认为,沙尘暴的形成及其规模取决于环境、气候两大冈素,从环境上讲,日益严重的荒漠化问题不容忽视。但“无风不起浪”,从气候上讲,今年北方地区自2月份开始,气温回升较快,偏高幅度达2至3℃,造成土壤解冻时间提前,干土层大量出现。这时,雨季尚未来临,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北方地区连续出现大风天气,土借风势,沙尘暴随即形成。

北方高温少雨

北方的高温少雨,也是人们的一个热门话题,今年3到5月,全国平均气温创下1961年以来的同期最高,特别是北方地区气温持续偏高。从2月开始,长江以北大部地区降水持续偏少,连续4个月总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华北、西北地区不足5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特别是2到4月,北方地区平均降水量仅23毫米,为建国以来最少。高温再加上少雨,使北方地区土壤墒情快速下降,形成了9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春旱。 赵振国说,1992年以来,除1998年外,其它年份2到4月北方降水量一直在多年平均值以下,特别是去年6月至今,北方地区降水持续偏少,土壤底层墒情已经很差。这时,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我国北方地区偏北气流盛行,而东南暖湿气流相对较弱,再加上冷暖空气配合不利,此消彼长,一直没能在北方地区形成理想的降雨条件,由此出现了持续少雨干旱的天气。

长江以南局部地区

在北方抗旱的时候,长江以南局部地区却是暴雨频繁。对此,陆均天指出,南方的暴雨天气是局部强对流天气的结果,从大范围流域性来讲,降水量尚属正常。 陆均天在谈到我国整体气候特征和发展趋势时说,从近年来全球气候的走势看,普遍表现出多样化趋势,这主要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交替作用的结果。在这种环境中,我国不可能成为风平浪静的“世外桃源”。他说,国家气象部门正密切关注今后的大气气候变化,及时预报,尽可能减少灾害性气候带来的损失。

2008年气候异常与拉尼娜的关系

我们今年处在一个拉尼娜的状态下,就是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海温要比常年偏低0.5°以下,而这个现象对中国的气候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造成东亚地区经向环流异常,这样一个环流形势非常有利于我国北方冷空气的南下。它使得我们会有一个冷冬,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今年这个冷的冬季就出现了。 拉尼娜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形成大雪的原因如下: 进入2008年以来,亚洲高压非常活跃,不断形成冷气团南下影响我国,造成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但是由于南方今年的暖气团也很活跃,大量来自太平洋、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频频光顾南方地区,当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强大冷气团迅速南下至南方地区,并与暖湿气团相遇后,这一冷、一暖两个正好结合在一起。受这两个气流共同影响,所以最近一段时间,特别是在长江流域雨雪天气比较多,而且长时间维持着低温天气。如果只有强大的冷气团,而没有暖湿气团提供的大量水汽,南方只会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如果只有暖湿气团提供的大量水汽,而没有冷气团光临,则根本没有什么灾害性天气。而两者齐备的时候,灾害就降临了。 同时,在中国遭受雪灾的严重打击时,美国中部出现20℃的剧烈降温,暴风雪不时出没(2008.01);百年未雪的中亚地区突降10mm大雪,刷新了巴格达100年未雪的历史(2007.12);西欧07夏季水患严重,英法损失巨大(2007夏),入冬以来,俄罗斯北部边缘地区温度连创新低,一度达到-50℃……拉尼娜仍未结束,事态依旧很严重…… 拉尼娜——你从哪里来 去年,持续了一年多的“厄尔尼诺”现象迅速消失后,“拉尼娜”随即粉墨登场了。那么什么是拉尼娜?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是气象和海洋界使用的一个新名词。意为“小女孩”,正好与意为“圣婴”的厄尔尼诺相反,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冷暖交替变化的异常表现,这种海温的冷暖变化过程构成一种循环,在厄尔尼诺之后接着发生拉尼娜并非稀罕之事。同样拉尼娜后也会接着发生厄尔尼诺。但从1950年以来的记录来看,厄尔尼诺发生频率要高于拉尼娜。拉尼娜现象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频率趋缓,强度趋于变弱。特别是在90年代,1991年到1995年曾连续发生了三次厄尔尼诺,但中间没有发生拉尼娜。 那么,拉尼娜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厄尔尼诺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增暖、信风的减弱相联系,而拉尼娜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度变冷、信风的增强相关联。因此,实际上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信风,是指低气中从热带地区刮向赤道地区的行风,在北半球被称为“东北信风”,南半球被称为“东南信风”,很久很久以前住在南美洲的西班牙人,利用这恒定的偏东风航行到东南亚开展商务活动。因此,信风又名贸易风。 海洋表层的运动主要受海表面风的牵制。信风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水被刮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进行补充,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比西太平洋明显偏低。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翻现象更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西部的上升运动更为加剧,有利于信风加强,这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引发所谓的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同样对气候有影响。拉尼娜与厄尔尼诺性格相反,随着厄尔尼诺的消失,拉尼娜的到来,全球许多地区的天气与气候灾害也将发生转变。总体说来,拉尼娜并非性情十分温和,它也将可能给全球许多地区带来灾害,其气候影响与厄尔尼诺大致相反,但其强度和影响程度不如厄尔尼诺。 但人类应该反省,为什么20世纪以来会出现这么多频繁的自然灾害

编辑本段拉尼娜如何影响今年春夏气候

受赤道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和欧亚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2008年1月10日以来,我国南方出现了四次历史罕见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据国家气候中心的最新预测,这次拉尼娜事件会持续到2008年夏季前,将会给我国带来春夏季干旱及森林火险等级偏高、北方地区沙尘暴天气偏多、夏季出现区域性洪涝几率增加等气象灾害。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小女孩”的意思,也称反厄尔尼诺现象,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表现为海水表层温度低出气候平均值0.5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拉尼娜现象的征兆是飓风、暴雨和严寒,它与厄尔尼诺现象均会使全球气候出现严重异常。 记者从国家气候中心获悉,历史上,1954年至1955年,1956年至1957年,1963年至1964年,1968年至1969年的冬季,我国也出现了很严重的低温雨雪异常天气。国家气候中心综合分析了这些年份的气候变化后认为,这个调皮的“小女孩”将对今年春、夏气候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对南方早稻播种的影响

预计2008年华南地区(两广及福建大部)在2月中旬至3月份的早稻播种期天气,华南南部较常年同期偏差;华南北部较常年同期偏好,仅在3月中旬前期有2至4天的低温阴雨天气,对早稻播种影响不大,江南地区春播气候条件偏差。

对春季北方地区沙尘暴的影响

预计2008年春季,我国北方沙尘多发区沙尘天气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少,但与2007年同期相比将有明显增加;出现强沙尘暴的可能性较大。内蒙古东部、河北北部沙尘天气日数偏多的可能性较大。

对干旱及森林火险的影响

2008年春我国东部地区以少雨干旱为主,东部大部地区可能出现春旱,其中吉林和辽宁大部、内蒙古东部、华北南部、黄淮、粤桂北部春旱可能较为严重,须加强抗旱工作;夏季,全国少雨范围比多雨范围大,整体形势旱重于涝,长江下游至江南北部可能出现高温干旱。此外,春季黑龙江北部、吉辽大部、湘赣南部、粤桂北部气温偏高,降水偏少,上述林区森林火险等级偏高。

对夏季区域性洪涝灾害的影响

2008年夏季,主要多雨带位于广西大部、云贵高原、重庆、湖北西部、河南南部、山东东部、河北北部、京津地区、吉辽大部,这些区域发生洪涝的可能性较大。 对台风活动的影响 拉尼娜年,由于热带太平洋海温西暖东冷的结构,造成西太平洋暖池区对流活跃,容易造成夏季台风活动偏多,初夏生成台风和汛期影响我国的台风可能较为活跃,并有利于北上台风的活动。

编辑本段2009年拉尼娜预警:我国多个省市大旱

一、关于旱情的紧急报告

安徽省气象局于2月1日将春节前夕发布的干旱橙色预警信号变更为红色预警信号。此前的1月29日,河南省已经发布该省首个干旱红色预警。据国家气候中心有关专家介绍,红色预警信号为干旱预警中的最高级别,代表着未来一周内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50年一遇的特旱,或者某一县(区)有6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而橙色预警信号则表示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25年至50年一遇的重旱,或者某一县(区)有4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 其实,早在2008年入冬以来,干旱就已席卷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其中,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西中南部、陕西中部、山东西部、浙江东南部、福建中部等地,都出现了重度气象干旱情况。 不过,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与服务室主任、高级工程师高歌告诉《财经》记者,由于1月下旬降水量增加,目前中国南方地区的干旱情况已有所缓和;但华北大部分、黄淮、江淮、江汉等北方冬小麦主要种植区的旱情,却仍十分严峻。 来自河南省气象局的信息显示,河南省南部降水量偏少,而河南省北、中部则基本无降水。在安徽省,自1月25日以来,冬麦主产区也基本无降水。据了解,目前安徽省的沿淮淮北地区累计降水量仅为21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52毫米,仅次于1974年,为1961年以来同期次少年。而河北、山西、河南、北京等地降水量偏少程度甚至接近或突破历史极值。 事实上,冬季的干旱情况在中国北方地区并不罕见。高歌告诉《财经》记者,1999年中国就曾出现过严重的“旱灾”。当时,中国华北、黄淮、华南等大部分地区出现特大干旱现象。此后的三年,中国北方又连续三年少雨。其中,2000年全国受旱面积更是高达4054万公顷。虽然目前仍无法精确估计旱情的进一步发展趋势,但高歌坦言,就目前的情况看来,今年将会是干旱情况比较严重的年份之一。 目前,有关专家目前仍无法确定导致此次降水量偏少的直接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次的干旱并不是正常的大气波动,而是大气异常。”高歌表示。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林而达告诉《财经》记者,从全球的气候变暖大背景来看,气候变化造成的极端气候现象中,干旱灾害尤其严重。他警告说,在过去20年中,干旱造成的损失占到中国整个GDP的1.2%,如果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那么干旱造成的农业损失将不可小觑。 据了解,目前根据气象干旱指标估算,全国气象干旱面积约为2350万公顷,尤其对北方冬小麦的生产带来严重影响。数据显示,截至1月19日,河北、山西、安徽、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七省冬麦区受旱面积总计已达1.04亿亩(约693.33万公顷),其中重旱2428万亩(约161.87万公顷)。

二、拉尼娜气候的共同特征

我们在2008年1月31日总结中国南方冰冻灾害教训时指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全球气候异常的最强信号,1998年中国大洪水就与1997年4月-1998年6月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1998年6月-2000年8月持续两年的强拉尼娜事件有关[2]。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与服务室主任、高级工程师高歌指出,1999年中国就曾出现过严重的“旱灾”。当时,中国华北、黄淮、华南等大部分地区出现特大干旱现象。此后的三年,中国北方又连续三年少雨。其中,2000年全国受旱面积更是高达4054万公顷[1]。与之对应的就是1998年6月-2000年8月持续两年的强拉尼娜事件(有人把2001年也定为拉尼娜年)。 2007年8月发生了拉尼娜事件,2008年末2009年初拉尼娜现象又开始增强。伴随拉尼娜的到来,中国的沙尘暴、台风、旱涝灾害将变得强烈,中国新闻界有责任让公众尽早了解气候变化的趋势,做好预防的准备。厄尔尼诺是一种全球气候变化的“暖事件”,拉尼娜是一种全球气候变化的“冷事件”。中国新闻界对“暖事件”跟风报道,对“冷事件”不闻不问,这有失于新闻的公平和公正。 世界气象组织说拉尼娜现象导致欧洲严寒天气。中国北方遭遇的严重干旱也与拉尼娜密切相关,我们在1月10日已给出了灾害预警,做好拉尼娜事件中的防灾准备:旱涝不均、低温冷害、台风暴雨和生物灾害值得关注。

三、拉尼娜的发展趋势

我们在10月28日指出,7月30日-11月6日(109天)为地球季节性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11月18日-1月23日(66天)为地球季节性自转加速阶段,是季节性的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原因。所以,今年8-10月厄尔尼诺进展缓慢与季节性气象不利因素阻碍有关,表明各种因素相互抗衡,季节性因素决定了异常变化的方向。这意味着厄尔尼诺的快速进展将发生在2008年11月18日-2009年1月23日(66天)的地球自转加速阶段,与季节性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相一致。 2008年11月18日-2009年1月23日(66天)的地球自转加速阶段,并没有改变7月30日-11月6日(109天)地球季节性自转减速阶段所造成的中东太平洋海温下降趋势,表明2007年8月至2008年5月拉尼娜事件的能量还未完全释放,并可能在1月25日-4月7日(72天)地球自转减速阶段形成拉尼娜事件。我们在2008年年初就指出拉尼娜增强厄尔尼诺后延的可能性。2000年全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拉尼娜增强的原因。 最新天气资讯显示,尽管本周末会局部出现降雨,但难以缓解干旱格局,之后仍会再度出现炎热干燥天气,阿根廷、巴西和巴拉圭三国机构已经分别下调了对于本国2008/09年度大豆播种面积的预估,因而对美豆形成短期强支撑。另一方面拉尼娜现象所造成的美国中西部天气寒冷的状况,可能要持续到春播前后,是否会造成美豆播种的不利值得关注。 2009年1月29日和2月2日海温异常比较(白色为海冰),显示拉尼娜现象正在加强。可能在1月25日-4月7日(72天)地球自转减速阶段形成拉尼娜事件的预测尚待证实(有关部门预测,此次拉尼娜现象不会超过3个月),拉尼娜现象所造成的美国中西部天气寒冷的状况可能要持续到春播前后的估计,表明拉尼娜现象持续到4月7日的可能性增大。中国北方的春旱已经不可避免。2009年3-4月为弱潮汐时期,与春季弱潮汐南北震荡叠加,增大了干旱的几率。 拉尼娜预警:关注拉尼娜发展,警惕2000年严重旱灾重演!(光明网 杨学祥)

台风是怎么形成的?

2020年底,世界气象组织的数据显示,2020年底标志着有记录以来最热十年的结束,今年可能仍是最热的一年。那么今年是最热的一年吗?让我们来看看最新消息。

2020年或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之一

世界气象组织指出,虽然拉尼娜现象总体上对全球气候有降温作用,但2020年仍将异常炎热,它将影响世界许多地区的天气模式。大多数模型显示,拉尼娜现象的强度预计将在12月或明年1月达到峰值。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表示,破纪录的高温年通常发生在2016年这样的厄尔尼诺事件期间。我们现在正在经历拉尼娜现象,它对全球气温有降温作用,但不足以阻止今年气温的上升。今年的高温接近2016年的纪录水平。

世界气象组织基于五个全球气温数据库,将于明年1月发布2020年的综合气温数据。这些信息将包含在明年3月发布的《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最终报告中,包括气候影响。根据世界气象组织12月初发布的《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中期报告,今年前10个月的数据都将2020年定为迄今为止气温第二高的年份,仅次于2016年,高于2019年。

世界气象组织也表示,长期趋势比年度气温排名更重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个十年都比前一个十年更暖和。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创纪录水平,这一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特别是二氧化碳会在大气中存在几十年,从而导致未来地球变暖。

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10月底,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新版《全球季节性气候更新》,指出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预计今年拉尼娜现象的强度将为中到强,并将持续到明年,影响全球多个地区的气温、降水和风暴模式。

前不久,原气象局副局长贾晓龙表示,今年我国冷空气影响比较频繁,影响比较强。北方有可能出现大范围的低温雨雪气候。今冬北方气温普遍偏冷,降水呈现“北多南少”的局面,气候变化较为强烈。

贾晓龙说,目前,国家气候中心正在密切监测重点海域的指数。一旦数值连续五个月以上低于-0.5,则定义为拉尼娜事件。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冬季中期(2021年1月)冷空气活动将变强,中东部地区气温将远低于去年同期,尤其是华南、东南、西北大部分地区的很多地方。气温会明显下降,大家会感到异常寒冷。

北方可能出现大面积的降温雨雪气候,南方出现持续性冰冻雨雪天气的可能性不大。江南、西南地区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凝冻气候。总的来说温度比19年年初低很多。

华北要做好应对雪灾和低温的准备。今冬,新疆北部、内蒙古西部和东北部、西北地区中东部、东北地区中北部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和强降雪。要做好雪灾和低温防御工作。

防范南方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不利影响。今冬西南地区东部、江南西部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冰冻雨雪天气,需做好其对交通运输、电力、农业春耕的不利影响。

为什么今年上海雪这么大哦?

台风的形成原因:

台风发源于热带海面,那里温度高,大量的海水被蒸发到了空中,形成一个低气压中心。随着气压的变化和地球自身的运动,流入的空气也旋转起来,形成一个逆时针旋转的空气漩涡,这就是热带气旋。只要气温不下降,这个热带气旋就会越来越强大,最后形成了台风。

延伸:

1、台风

台风(Typhoon),指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26℃以上广阔海面上的热带气旋。

世界气象组织定义: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至13级(即32.7~41.4m/s)的热带气旋为台风(typhoon)或飓风(hurricane)。

日本气象厅定义:中心持续风速118~156km/h(32.8~43.3m/s)?称之为台风。

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国际日期线以西,东经100度以东)地区通常称其为台风,而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地区则普遍称之为飓风。每年的夏秋季节,我国毗邻的西北太平洋上会生成不少名为台风的猛烈风暴,有的消散于海上,有的则登上陆地,带来狂风暴雨,是自然灾害的一种。

2、台风源地

台风源地,指经常发生台风的海区,全球台风主要发生于8个海区。其中北半球有北太平洋西部和东部、北大西洋西部、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5个海区,而南半球有南太平洋西部、南印度洋西部和东部3个海区。从每年台风发生数及其占全球台风总数的百分率的区域分布图中可以看到,全球每年平均可发生62个台风,大洋西部发生的台风比大洋东部发生的台风多得多。其中以西北太平洋海区为最多(占36%以上),而南大西洋和东南太平洋至今尚未发现有台风生成。西北太平洋台风的源地又分三个相对集中区:菲律宾以东的洋面、关岛附近洋面和南海中部。在南海形成的台风,对我国华南一带影响重大。

台风大多数发生在南、北纬度的5°~20°,尤其是在10°~20°占到了总数的65%。而在20°以外的较高纬度发生的台风只占13%,发生在5°以内赤道附近的台风极少,但偶尔还是有的,如福建省气象台就发现1970~1971这两年中,西北太平洋共有3个台风发生在5°N以南区域。据近十多年来卫星资料的分析,发展成台风的扰动云团,在几天前即可发现,所以实际上扰动的初始位置比以前发现的位置偏东。如北大西洋上,以前认为发展成台风的初始扰动大多数产生在大洋的中部,而有人根据云图分析,认为每年有三分之二台风的扰动起源于非洲大陆。这些扰动一般表现为倒V形或旋涡状云型,它们沿东风气流向西移动,到达北大西洋中部和加勒比海时,便发展成台风。北太平洋西部和南海台风的初始扰动位置,也要比以前发现的位置偏东。

3、台风分类

过去我国习惯称形成于26℃以上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s)为台风,按照其强度,分为六个等级: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自1989年起,我国采用国际热带气旋名称和等级划分标准。

国际惯例依据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分为:

热带低压(Tropicaldepression),最大风速6~7 级,(10.8-17.1 m/s);?

热带风暴(Tropicalstorm),最大风速8~9 级,(17.2~24.4m/s);

强热带风暴(Severe tropical storm),最大风速10 ~11 级,(24.5 ~32.6m/s);

台风(Ty-phoon),最大风速12 ~13级,(32.7m/s~41.4m/s);

强台风(severe typhoon),最大风速14~15级(41.5m/s~50.9m/s);

超强台风(Super Typhoon),最大风速≥16级(≥51.0m/s)。

“全国平均气温又创历史新高。”“局部地区降雨强度刷新历史纪录。”“雷电灾害导致的人员死亡是历年之最。”

8月8日,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预测减灾司司长宋连春在“网上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年以来我国气候异常,极端天气频繁发生,多项气象记录被打破,气象灾害呈现出多灾并发,范围广,强度大等特点。

———现象———

细数异常天气几宗“最”

1月至7月,我国全国平均气温比去年同期偏高1.4度,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新疆等省市区平均气温均创历史新高。

强雷暴天气频发。7月17日,重庆24小时降水量达到267毫米,是重庆有气象记录115年来的最大值。7月18日,山东济南市一小时最大降水量达151毫米,突破历史极值。

雷电、风雹等强对流天气点多、面广、频次高,雷击致人死亡为历年之最。

……

细数今年气候之“最”时,一组数字恰恰反映出今年气候之“罪”———

截至7月24日,淮河洪灾造成安徽、江苏、河南3省3037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113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71.9亿元。

湘、赣、浙、闽4省作物耕地受旱面积106.7万公顷,有193万人、101万头大牲畜饮水出现困难,其中江西、湖南两省旱情更为严重,分别有21.3万公顷和20.7万公顷晚稻无水栽插。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高辉博士说:“我国今年的异常天气集中表现为两点,一是强对流天气,如雷电、极端暴雨等;一是高温、干旱。”

———原因———

为何我国高温区扩大?

随着气象部门发布的气温数字不断窜高,民间也出现了新“三大火炉”名单:福州、广州和杭州。姑且不论排名的权威性,但是今夏传统意义上不发生高温的地区也发生热浪灾害却是不争的事实。

对此,高辉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全球变暖的大背景。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部分极端气候事件尤其是极端暴雨,高温、干旱等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二是前期高温、积雪和近期大气环流的异常。去年8月至今年1月,赤道东太平洋发生弱厄尔尼诺事件,青藏高原2006年、2007年冬季积雪偏多,近期副高偏南以及夏季风偏弱都使得今年降水偏于黄河以南。同时,新火炉的出现与副高稳定控制华南、江南,导致这些地区持续高温也密不可分。

为何全国局部水灾频发?

国家气象中心主任、中央气象台台长矫梅燕认为,今年的主汛期相对于常年是一个雨情汛情偏重的年份,特别是江淮到沿江这一带以及西南地区东部出现长时间持续性的强降水,引起局部洪涝。同时我国是全球受季风影响最明显的国家之一,在夏季易产生强降水。而夏季降雨表现为在某一时段相对比较集中在某一地区或流域,这样一个特点决定了我国夏季雨带影响的地方容易出现局部洪涝和流域性的洪涝灾害。6月开始,我国主要降雨带经历了“华南开始—北抬—南落—再北抬”的变化过程。

为何重庆涝旱如此分明?

去年,重庆大旱,今年,又遭遇110多年不遇的暴雨灾害。专家认为主要是因为2005年12月至2006年2月,青藏高原积雪面积比常年偏少近10%,积雪日数也比常年偏少10—30天,积雪的异常状况使整个冬季高原上空地表气温比常年偏高2—4摄氏度。而由于东亚夏季风偏强,风雨带位置偏北,导致重庆降水相对偏少。今年情况刚好相反,从而导致重庆降水偏多。

———预测———

异常天气短时间不会消失

对于未来的高温走势,气象专家表示,虽然已经立秋,但“秋老虎”的威力不可小视,灾害性天气短期内不会消失,江南、华南东北部以及东北等地旱情可能持续或发展。“高温期间,容易产生局部地区的灾害性天气,比如雷阵雨;而在高温过后,热带气旋说不定又会出现,带来大风大雨。”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后一段时间,黄淮西部、西北地区东南部部分地区可能有洪涝发生;雷雨大风、冰雹、雷击、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可能多发,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做好相关预防工作。

台风何时能够给“高烧”的华南、江南降温?国家气候中心预测,8月份在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海域将有4至6个台风或者热带风暴生成,有2到3个可能在我国沿海地区登陆。9日—12日,受今年7号“帕布”和8号“蝴蝶”热带风暴影响,广东雷州半岛、山东半岛遭遇特大暴雨,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国家防总12日最新统计显示,广东省116.5万人受灾,倒塌房屋3600多间,直接经济损失13.4亿元;山东省25.14万人受灾,倒塌房屋357间,直接经济损失2.72亿元。

人们首先要适应气候变化

有关专家指出,为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将防御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置于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位置。但气候变化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目前对气候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因此人们首先要做的是适应气候变化,即在承认气候变化的基础上,了解其对生态、环境、经济、人类健康等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而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不光需要科学家、政府部门的努力,更需要社会公众的集体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植树造林、运用先进节能技术、随手关灯、开小排量汽车等都是我们为减缓气候变化影响所能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

———观点———

宋连春(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预测减灾司司长):今年出现极端天气气候现象比较多,这跟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因为根据IPCC第四次科学评估报告,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发生的频率将越来越多。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应该说我们国家也是一个全球气候变暖的受害国,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大气环流的异常,从而导致了我们气象要素的一些异常变化,造成了一些气象灾害。我们可以预估,未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将越来越频繁。

高辉(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博士):8月份是台风活跃的一个月,热带风暴或者台风活动明显增多,台风容易登陆的东部沿海要加强对强台风的防御工作;针对黄淮西部、西北地区东南部部分地区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应加强对暴雨洪涝及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防御工作;在雷雨大风、冰雹、雷击、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的多发时期,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8月份江南东南部和华南东北部等地偏高1摄氏度以上,有关部门及公众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注意防暑降温;江南中部和大兴安岭南部森林草原火险等级偏高的情况也要特别注意。

-相关链接

近年来,我国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有明显的提高。目前全国已建成110多部新一代天气雷达,一万五千多个自动气象站,我们有风云的系列气象卫星,依据这些现代探测手段,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得以提高,建立在数值预报模式基础上的预报水平也有所提高。气象服务的手段得到改进,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宽,气象信息公众覆盖率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