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最新天气预警_江苏最新天气预警消息
1.徐州发布重要天气应对工作提示(徐州发布重要天气应对工作提示函)
2.江苏一周的天气情况
3.强冷空气席卷全国?多地气温大幅下降!中央气象发布预警!
4.2022年寒潮最新消息暴雪蓝色预警
今年疫情终于得到控制了,但是天气又开始变化多端,实在是让人琢磨不透。现在已经是五月份了,按理说五月份即将要步入夏季,天气是非常暖和的。南方的一些高温城市,人们甚至都穿起了短袖,但是有一个地方的情况却及其特殊,那就是江苏南通。近日,江苏南通迎来极端天气,天气十分恶劣,导致多人伤亡,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4月30日18时至22时,江苏省南通市部分地区出现冰雹和大范围强雷暴大风天气,全市自动站最大风力超过10级的站点有66个,其中通州湾三友集团达到45.4m/s(14级强风)。据统计,截至目前,极端灾害天气已造成11人死亡,102人受伤,受灾人口超过3000人。受东北冷涡影响,江苏省沿江及以北地区出现大风天气,并伴有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湖北省气象局气候中心专家周月华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周月华告诉极记者,东北冷涡一般5至6月活跃于我国东北地区,它所控制的地区气层是上冷下暖的配置, 故可能造成气层的不稳定并产生强烈的对流性天气。
事后我们才知道,原来这次的恶劣天气,气象台是有提前预警的,但是为什么没有引起当地人的重视呢?
一.可能没几个人看气象台的预警
现在我们都习惯了,直接打开手机上面自带的天气预报。应该没有太多人去关注气象台的消息吧!
二.大家都急着过五一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此次南通的恶劣天气,正值五一时期,五一大家都着急着出去玩,可能无暇顾及。
三.对气象台的预警不以为意
我认为这与当地人对于此次恶劣天气的不重视也有关系,因为已经到了五月份,大家可能觉得,都五月份了,天气还能差到哪里?
徐州发布重要天气应对工作提示(徐州发布重要天气应对工作提示函)
台风天气要想做好防御工作。我认为应该要从多方面下手,比如群众应该要做好最基本的应急物资准备。而作为当地的政府以及救援部门,应该要加固河流堤坝,同时转移群众。
台风天气应该要做好相应的抗洪防台工作,这一点对于各地区的政府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城市,到时候台风袭击的频率会远远超过北方以及内陆地区。而且所带来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洪涝灾害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最主要的是会造成人员伤亡以及经济财产损失。
江苏提升防台风应急响应至Ⅱ级。由于此次台风梅花的体积较大,这也直接导致了台风梅花登陆浙江沿海地区之后,江苏以及上海地区都受到了影响。因此江苏地区为了应对台风的袭击,将抗洪防台预警消息提升至了第二级。可以看出当地政府对台风梅花的重视,要求各地群众做好相应的准备,预防台风的袭击和来临。
民众应该准备好相应的紧急物资。至于在台风天气,如何做好抗洪防台工作?首先要从群众下手,当地居民应该要提前准备好相应的救援物资。除了最基本的饮用水以及方便食品以外,最主要的是要准备好后备电源。因为台风天气到来,很有可能会导致洪涝灾害发生,使得当地出现大面积的断电以及断水情况。
政府也应该要引起重视。除此之外,当地政府也应该要巡查当地的水利设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也要加高加固河流的堤坝,确保不会因为水位的上涨,而导致溃堤的情况发生。因为溃堤发生之后,大量的洪水会冲毁农田以及养殖场,给农民的收入带来了很大影响。但是加固河流的堤坝,也需要更多的消防人员。
江苏一周的天气情况
徐州发布重要天气应对工作提示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我市将遭遇台风“梅花”影响,请各地、各部门认真参考应对工作提示单,结合《全市汛期极端天气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做好汛期极端天气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要求,切实做好当前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工作。
一、具体天气预报
今年第12号台风“梅花”预计将以每小时10~15公里的速度向北偏西北方向移动,强度缓慢增强,并可能于14日下午到夜间在浙江温岭到舟山一带登陆。登陆后,“梅花”将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穿过江苏。
预计今天我市受台风外围影响,下午到夜里多云转阴,部分地区有阵雨,明天早晨到夜里阴有阵雨或雷雨,中东部地区大到暴雨,西部中雨,北到西北风5到6级阵风7到8级,明天气温20℃到25℃。16日阵雨渐止转多云,西北风4级左右。
二、防范工作措施
12号台风“梅花”是今年首个对我市影响较大的台风,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省防指台风“梅花”防御视频调度会上许昆林省长讲话精神,落实王剑锋市长在续会讲话要求,克服麻痹思想,落实工作责任,充分借鉴我市今年“7·30”特大暴雨防范应对工作经验,提前部署防范应对措施,确保全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平稳运行。
气象部门要加强监测预警,实时掌握台风路径动向和对我市的影响,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住建部门要强化建筑工地管理,严禁大风期间进行户外高空作业,严防脚手架、基坑坍塌事故发生。部署加固围墙、活动板房和集装箱看护房,持续开展全市C级、D级危房检查,坚决防止撤离人员返回居住。动员物业小区提前准备防汛物资,发生内涝时快速从受淹地下空间撤人撤车。
交通、消防、公安部门要在城区立交道路、隧道涵洞、易涝点等关键交通节点前置队伍、警力,做好交通疏导。重点对高速公路、城镇公路加强监测,会同道路养护部门、城管部门及时处置树木倒伏等灾情险情,防止阻断交通造成隐患。
城市管理部门要对高空危险物,如广告灯、玻璃幕墙及道路施工围挡、临时搭建设施等开展灾前巡查和灾后检查,及时除险加固以防倒塌、掉落伤人。
水务部门要动员防汛排涝力量,结合易涝点分布情况,预置排涝队伍、设备、物资。加强全市水系管理,会同生态环境部门提前预降河湖涵道水位。强化台风期间对全市河湖堤坝、险工险段巡查检查,及时处置灾害险情。
教育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信息,及时调整上学放学时间,必要时督促各校严格落实停课措施,并通过工作群、家长群发布灾害天气预警信息,引导师生和家长主动防灾避险。
水上交通部门要注意收集天气信息,强化三大湖区安全管理,提示施工船及运维船等小型船舶应及早进港避风。禁止在恶劣天气下进行船舶供受油,残油、含油污水接收等高风险作业。
地铁集团要密切关注气象预警,备足应急救援物资,落实站点防汛措施,必要时及时停运地铁,有序撤离乘客和工作人员。
电力部门要加大对重点部位电力设施巡查力度,及时开展大风天修复电工作。提前动员抢险救援力量,联动公安、卫健、消防、应急部门确保涉电环境救援工作安全。
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要会同各地全面加快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整治,不能及时完成整治的,必须提前落实转移安置工作。
农业农村部门加强应对技术指导,提前加固易损毁设施、大棚。在强对流天气期间,对果园、农田里临时搭建工棚要果断撤人。
文旅部门要指导旅游景区做好大风防范工作,暂停或关闭高空游乐项目、室外旅游景区,确保游客安全。
各地基层要落实重点人群转移避险预案,及时处置灾情险情,不能自主处置的,要快速上报请求增援。严防汛期“水电相连”风险,部署易涝点、易积水点沿街门面房落实断电措施,及时隔离内涝积水水面,开展广泛宣传,提醒汛期涉水涉电安全风险。
各地疫情防控点位在未来大风降雨期间要保障核酸监测点、小区防疫点、交通卡点安全,对临时搭建的帐篷、工棚做好加固和保护措施。
各电力设施产权单位要密切关注地下电缆井、道路信号和视频监控设备等配套用电设施的电力风险,尤其是私拉乱接、飞线充电等违规用电现象在暴雨前必须落实拉网式排查。对易涝点、地下空间的配电设施要做好防护措施,防止受淹漏电风险。
各级气象、水务、应急部门要通过新闻媒体要做好社会面预警信息发布和宣传引导工作,重点普及暴雨、强风等灾害天气应对措施,强化企业和市民应对意识,提高防范水平。要利用电视广播、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发布平台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避险信息,确保到单位、到工地、到小区、到户、到人。
三、应急部门工作职责
各地应急管理部门
一是继续加强做好安全监管,督促监管企业落实安全措施。危化品方面,督促化工企业落实防水、防淹措施,停止剧毒、强腐蚀和遇水反应危险化学品露天装卸作业,严防遇湿发生火灾爆炸或泄露事故;督促危化品储存企业严防台风造成储罐壳体变形、倾倒、容器和管道连接断裂等,引发泄漏事故。工贸方面,全面落实防台风、防内涝、防触电、防涉水爆炸、防老旧厂房垮塌措施。矿山方面,对暴雨、影响区域,要求煤矿和非煤地下矿山不得安排人员入井,露天矿山全部停止作业,严防地下矿山淹井、露天矿山边坡垮塌等。同时,各级安委办要督促推动安委会成员单位做好台风期间行业安全监管工作,确保全市台风过境期间安全平稳。
二是及时动员各级、各类应急救援力量进入战备状态,提前准备好救援物资、设备;各地要按照全市应急救援队伍信息,结合辖区易涝点分布情况主动对接,在重点商圈、易涝点、重点道路等点位提前预置力量,构建属地和全社会各类救援队伍的对接、联动、调用机制。
三是做好灾情核查上报工作。强化与卫健、水务、公安、住建、交通、供电、城管农业农村等部门沟通,确保灾情上报快速、全面、准确。
四是督促相关部门和地区,做好地质灾害点位、城市内涝点位、险工险段周边等受灾部位群众转移避险工作。督促指导各镇及时组织对60岁以上孤寡老人、残障人士、孕妇儿童等重点人群落实“一对一”帮扶机制。
徐州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2022年9月14日
强冷空气席卷全国?多地气温大幅下降!中央气象发布预警!
江苏一周的天气情况:今11月6日起全省天气转好,本周除了周四、周五部分地区有雨,其他时段天气都不错。周三将进入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预计本周后期江苏还将受到一股冷空气影响,到了下周一江苏淮北地区最低气温将下降到0℃。
11月6日20时至11月7日20时,全省多云。最高温度:本省东北部地区15℃左右,其他地区16~17℃;最低温度:江淮之间东部和淮北地区3℃左右,有霜或霜冻,其他地区5~6℃。全省西北风转东南风,风力都是4级左右。
11月7日20时至11月8日20时,沿江和苏南地区多云到阴,其他地区多云。最高温度:沿淮和淮北地区20℃左右,其他地区21~22℃;最低温度:淮北北部地区7℃左右,江淮之间西部和苏南地区10~11℃,其他地区8~9℃。全省东南风4级左右。
11月8日20时至11月9日20时,淮河以南地区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其中沿江和苏南地区雨量中等,局部大雨,其他地区多云。最高温度:江淮之间地区21℃左右,其他地区18~19℃;最低温度:沿淮和淮北地区9~10℃,本省东南部地区14℃左右,其他地区11~12℃。
全省东南风转偏北风,风力:淮北地区4-5级逐渐增强到5-6级阵风7-8级,其他地区4级左右。10日,淮河以南地区阴有小雨并渐止,其他地区阴。11-12日,全省多云到阴。
寒潮来袭的防御措施
1、当气温发生骤降时,要注意添衣保暖,特别是注意手和脸的保暖。老弱病人群尽量不要外出。
2、关好门窗,固紧室外搭建物。
3、采用煤炉取暖的居民要安装烟囱风斗。
4、对室外水管采取防冻措施,防止水管冻裂。一旦遭遇灾害,及时报警,积极相互救助。
5、停止或减少高空、水上等户外施工作业。
6、遇到道路结冰时,尽量不要骑自行车或电动车上路,以免滑倒摔伤或发生事故。
7、机动车在冰雪路面行驶时,应给轮胎安装防滑链,并低速慢行,避免急转以防侧滑,踩刹车时不要过急过死。特别注意桥梁、涵洞、临水等易结冰积雪路段。
8、交通、公安等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道路结冰、积雪的应对工作,采取人工机械清除、撒融雪剂、撒沙等措施,尽快融冰除雪。
2022年寒潮最新消息暴雪蓝色预警
站在农民角度、收藏三农!农民兄弟们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2023年已经来到1月中旬。
随着新一轮冷空气的出现,未来一段时间南北各地将再次迎来一系列的寒潮降温天气。
对于我们种地农民来说,大家也要警惕这1次的天气变化,可能会对基层粮食储存带来的影响。
今天老道就给大家收藏一下,未来一段时间南北各地具体的雨、雪分布情况!新一轮大到暴雪、暴雨、极端寒潮将再次来袭。
今年我国是否会迎来60年一遇的冷冬?中央气象预警最新消息,已经发布,下面咱们一起来作个了解。
现在根据中国天气网下发的天气公告消息来看,南北各地在未来一段时间会再次迎来新一轮的寒潮雨、雪天气。
尤其是在之前新疆阿勒泰、塔城、伊犁河谷等地已经连续多日出现了小到中雪、局地大到暴雪的天气。
而广东中西部、广西南部、海南岛东部及浙江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也出现了中到大雨,广东西部甚至迎来暴雨。
从目前的大雾天气情况来看,河南北部、河北中南部、山西、陕西中部、宁夏北部、甘肃东部、内蒙古西部等地已经出现了轻至中度雾霾。
而安徽中部、江苏中部、河南南部、湖北东部、湖南东部、重庆西部。
四川盆地西部等地的局部地区也出现了能见度不足1km的大雾。
下面咱们继续来收藏一下未来三天,我国大部地区的寒潮雨雪天气的具体情况。
现在受到强冷空气及南支槽影响,从1月12日一直到15日,我国大部地区将先后出现雨雪、大风降温天气!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大部、江汉、江淮、黄淮、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北部等地就会出现小到中雨转小到中雪或雨夹雪。
部分地区会出现大雪,局地将迎来暴雪。
华南、江南中南部的部分地区,也将出现小到中雨和大雨天气,局部地区还将出现暴雨,并伴有雷电天气。
而从冷空气的发展趋势来看,从今天开始,强冷空气的出现会主要影响我国西北地区。
在今天夜间一直到15日,冷空气会进一步影响我国中东部。
届时我国大部地区的气温将先后出现8~12℃的降幅,尤其是贵州、华北、华南北部、江南、江淮、江汉东部、东北地区、甘肃西部、内蒙古中东部、新疆北部等地的降温将达到14~18℃。
黑龙江、吉林中东部、新疆北部的局部地区的气温降幅将高达20℃以上。
现在,中央气象台已经正式发布寒潮蓝色预警,这一次的天气形势格外严峻。
也希望大家警惕这一次大风降温天气的出现,会对基层粮食储存带来的冲击。
昼夜温差的加大,会进一步的提高粮食面临霉变的风险。
而最近网络上有一些传闻称,今年我国会迎来60年一遇的冷冬,针对这件事,老道也要给大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在我看来,网传消息并不可信,因为国家气候中心和中央气象台并未发布今年会出现60年一遇冷冬的相关预警。
所以网传消息仅仅是个别人员,结合目前的短期气象条件做出的预测,并不能代表科学预测的实际结果。
从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气温变化趋势来看,受到这一次的冷空气的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的平均气温会由前期的偏高逐渐转为偏低。
但是随着这一股强冷空气的结束,基层的天气的变化会逐步回归到往年的同期水平,所以今年总体的气象形势相对平稳,并不会出现所谓的极端寒潮天气。
对于我们种养殖户来说,这一次的雨雪天气的出现,会对基层粮食、生猪的调运带来新的冲击。
大家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理性看待粮价、猪价的涨跌变化。
而且要重点收藏地方气象台发布的详细气象预警消息,早做准备!
老道坚信有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地,在2023年,咱农民的切身权益也将得到更强力的保护。
在这里还是恳请大家行动起来,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一起为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各项惠农扶持政策点个赞。
根据天气预报,大暴风雪将于25日至29日卷土重来。据说2022年春节会冻哭,新一轮寒潮来袭。本次降雪主要集中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河南西部和南部、湖北、安徽、江苏中部、湖南北部等地区,已发布今年首个暴雪蓝色预警。
2022年寒潮最新消息
全国天气预报最新消息:预计25日至29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将再次出现大范围降温雨雪天气。本次降雪主要集中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河南西部和南部、湖北、安徽、江苏中部、湖南北部、贵州北部等地,部分地方有大雪或暴雪;湖北西南部、贵州、湖南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明显,将有冻雨。比如贵州、南京等地将迎来今冬第一场雪。可以看到,这次下雪的地方会更往南,雪线整个西段会从陕西南部推到贵州,雨雪强度会更强。
从最新的天气预报可以看出,第二轮雨雪范围更广,强度更大,一直持续到29日。多地有暴雨或暴雪,快过年了。过年的时候会很冷吗?看看农夫的谚语。
1.大寒下雪一直到年底,一直持续到上半月。
大寒节气在四月或九月左右,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寒潮冷空气将带来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根据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小寒更冷,而在南方地区,大寒是名副其实的,冷的程度比小寒好。
俗话说“大寒下雪到年底”,北方地区的大寒虽然没有小寒,但也很冷,冰冻,雨雪天气不断,一次持续很多天。大寒是年前的最后一个节气,所以一直下雪到年底是很正常的。“岁末”是指腊月的结束。那么,这预示着什么?过年还会继续吗?看看谚语是怎么说的。
俗话说“一直持续到正月上半月”,因为大寒的节气一般在农历一月初结束,据说过年会很冷,下雪是常事。这个说法的意思是,如果大寒节气那天下雪,会持续到年底,也就是说过年也会下雪,而且会下很多天,可能会下到正月上半月或者更久。这句谚语的主要表达是,如果在大寒中连续下雪,那么在春节期间也会一直下雪。
2.腊月二十下大雪,正月二十取暖。
“12月20日”指12月20日;“正月二十”是次年的1月20日。如果腊月二十下大雪,过年会下雪吗?下面这句谚语很清楚。
谚语说:“腊月二十大雪,正月二十天暖。”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如果在十二月二十日下雪,在正月二十日仍然会变暖。这是什么意思?
人们常说腊月是一个非常寒冷的月份。记得小时候腊月总有刺骨的北风,空中飘着鹅毛大雪。有时候,整个腊月几乎没有晴天。一直下雪到春节,春节期间还会继续下。即使正月不下雪,地面的冰雪也很厚,天气也会很冷。如果积雪融化吸收了地表热量,那就更冷了,所以人们会在春节期间在家里生火,驱走寒冷。正月二十还在回暖,意味着冷的时间更长。
字体2010年01月10日预计,甘肃东南部、西南地区东部的部分地区将有大雪
4.加固脚手架等易受雪压的临时搭建物,将室外牲畜赶进棚内饲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